文章
注意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出血热、流行性感冒、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转眼间,2022 年就要过去了,2023 年正向我们缓缓走来,疾控君在这里为您送上健康宝典,提示应警新冠感染、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感冒、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尽管自 2023 年 1 月 8 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但目前全国多地仍处于新冠感染发病高峰,建议群众应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健康提示: (1)提前接种疫苗,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降低重症发生风险。 (2)应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3)乘坐飞机、高铁、火车、空调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随时手卫生。 (4)在疫情流行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和伤残人士等人群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确需前往应全程佩戴口罩。 (5)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等人群如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及时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6)感染者居家期间,尽可能待在通风较好、相对独立的房间,减少与同住人员近距离接触,如条件允许使用单独的卫生间。避免与同住人员共用餐具、毛巾、床上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 (7)感染者非必要不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如需外出,应全程佩戴 N95 或 KN95 口罩。 (8)双节期间,减少出行安排,做好旅途防护,出差或旅行前,关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做好出行计划。减少聚餐、聚会、串门,做好公共场所戴口罩、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 二、流行性出血热 每年 10 月开始至次年 3 月,是我省关中地区出血热的高发季节,该病发病急、症状重、进展快、花费大、病死多。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动的农民、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 健康提示: (1)接种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高发地区 16-60 岁的适龄人群,尤其是接近 60 岁的农民和刚满 16 岁的学生,应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2)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不要夜宿在果园等户外场所;在村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等;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 (3)如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救诊。 三、流行性感冒 每年的 10 月份至次年的 3 月份是我省流感的主要流行季节,随着气温下降,进入 1 月份以后,我省流感发病仍可能继续增加。 健康提示: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年龄在 6 月龄以上所有愿意接种且无禁忌证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3)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和面部完全贴合。 (4)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四、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亦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人感染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应严防重点场所出现聚集性发病。 健康提示: (1)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按相关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2)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飞沫传播。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接触病禽、病畜,儿童要远离禽鸟,尽量不去禽类屠宰市场。 (3)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特别是症状较轻的病人应及早到社区医院就诊,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早期隔离,待痊愈后再返学返工。 五、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每年冬季各地都会发生数起因炭火取暖引发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10 月中旬到次年 3 月份为我省陕南地区使用火盆的集中期,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随着气温下降,进入 1 月份后会有明显升高。 健康提示: (1)家庭生活中煤炭要烧尽,不要闷盖,煤炉要安装烟筒,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使用天然气热水器时,不要密闭房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使用管道煤气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 (3)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空调车在停驶时开空调切不可将车窗全部关闭。 (4)如发现可疑患者,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同时叫救护车,随时送往医院抢救。
姜胜伟
住院医师
旬阳县仁河口镇卫生院
694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