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

别名:蔓状神经纤维瘤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神经纤维瘤病介绍
  • 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 表现为皮肤咖啡斑伴多发皮下软组织肿块
  • 对症治疗和手术切除为主,预后大多较好

简介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指染色体组中,除了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性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家族性和遗传性发病倾向,较少见,典型临床表现是皮肤牛奶咖啡斑伴多发的神经纤维瘤(神经来源的良性肿瘤,表现为皮下软组织肿块)。该病由位于常染色体的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一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过渡性多能细胞,经诱导后可发生迁移,并分化进入多种细胞谱系)发育异常所致,可导致皮肤、骨骼、肌肉、内脏、神经等多系统损害,临床上以对症治疗和手术切除肿瘤治疗为主,虽不能根治,但大多预后良好,较少发生恶变。

症状表现:

①几乎所有病例出生时可见皮肤牛奶咖啡斑,形状大小不一,边缘不整,不凸出皮面好发于躯干非暴露部位;青春期前6个以上>5mm皮肤牛奶咖啡斑(青春期后>15mm)具有高度诊断价值,全身和腋窝雀斑也是特征之一。

②大而黑的色素沉着提示簇状神经纤维瘤,位于中线提示脊髓肿瘤;

③皮肤纤维瘤和纤维软瘤在儿童期发病,主要分布于躯干和面部皮肤,也见于四肢,多呈粉红色,数目不定,可多大数千、大小不等,多为芝麻、绿豆至柑桔大小,质软;软瘤固定或有蒂,触之柔软而有弹性;浅表皮神经的神经纤维瘤似珠样结节,可移动,可引起疼痛、压痛、放射痛或感觉异常;丛状神经纤维瘤是神经干及其分支弥漫性神经纤维瘤,常伴皮肤和皮下组织大量增生,引起该区域或肢体弥漫性肥大,称神经纤维瘤性象皮病。

2、神经症状:

约50%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主要由中枢周围神经肿瘤压迫引起,其次为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增生和骨骼畸形所致。

①颅内肿瘤:听神经瘤最常见,双侧神经瘤是NFⅡ的主要特征,常合并脑膜脊膜瘤、多发性脑膜瘤、神经胶质瘤、脑室管膜瘤、脑膜膨出及脑积水、脊神经后根神经鞘瘤等,视神经、三叉神经及后组脑神经均可发生,少数病例可有智能减退、记忆障碍及痫发作等;怀孕可加速听神经纤维瘤生长;

②椎管内肿瘤:脊髓任何平面均可发生单个或多个神经纤维瘤、脊膜瘤,可合并脊柱畸形、脊髓膨胀出去和脊髓空洞症;

③周围神经肿瘤:周围神经均可累及,马尾好发,肿瘤呈串珠状沿神经干分布,一般无明显症状,如突然长大或剧烈疼痛可能为恶变。

3、眼部症状:

上睑可见纤维软瘤或丛状神经纤维瘤,眼眶可扪及肿块和突眼搏动,裂隙灯光可见虹膜粟粒橙黄色圆形小结节,为错构瘤,也称Lisch结节,可随年龄增大而增多。是NFI特有的表现。眼底可见灰白色肿瘤,视乳头前凸;视神经胶质瘤子可致突眼和视力丧失。

4、常见的先天性骨发育异常包括脊柱侧突、前突和后凸畸形颅骨不对称、缺损和凹陷等。肿瘤直接压迫可导致骨骼改变,如听神经瘤引起内听道扩大,脊神经瘤引起椎间扩大、骨质破坏;长骨、面骨和胸骨过度生长、长骨骨质增生、骨干弯曲和假关节形成也较常见;肾上腺、心、肺、消化道及纵隔等均可发生肿瘤。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尤其是家族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可确诊[1]

1.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符合以下2条或2条以上可确诊:

(1)6个或以上的牛奶咖啡斑或色素沉着斑,青春期前直径>5毫米,青春期后直径>15毫米;

(2)腋窝或腹股沟区的雀斑;

(3)2个或以上的任一类型的神经纤维瘤或1个丛状神经纤维瘤【生长在神经纤维束(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在一起)上的良性肿瘤】;

(4)视神经胶质瘤【发生于视神经内胶质细胞(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以外的另一大类细胞)的良性肿瘤】;

(5)2个或以上的虹膜(眼球壁中层的扁圆形环状薄膜,俗称“黑眼球”)错构瘤(器官内正常组织在发育过程中错误组合与排列,形成类瘤样畸形,并非真正肿瘤);

(6)特征性骨病变,如蝶骨【头骨之一,形状像蝴蝶,在脑颅的底部,枕骨(构成颅腔底部与后部的骨头,在头部后面正下方)之前】发育不良;

(7)一级亲属有确诊的Ⅰ型神经纤维瘤患者。

2.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满足以下其中1条即可确诊:

(1)影像学检查确诊双侧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末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最外层的被膜)的肿瘤】;

(2)一级亲属有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并有单侧听神经瘤;

(3)一级亲属有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和有下列中的两项:神经细胞瘤(常见的儿童颅外肿瘤)、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属于颅内肿瘤的一种)、胶质瘤和青少年后囊下(完整地包围在晶状体周围、厚度不均、透明而富有弹性的玻璃状膜)晶状体混浊(俗称“白内障”)。

神经纤维瘤病有哪些类型?

神经纤维瘤病按照临床分型如下:

  1.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Ⅰ)
  2.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Ⅱ)

是否具有传染性?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发病率为0.00029%~0.00033%。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发病率为1/2500~1/3000,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发病率约为1/60000[2][3][4]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治愈方法为对症治疗为主,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切除肿瘤。

是否遗传?

是。神经纤维瘤病是由于位于常染色体的基因缺陷所致,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是否医保范围?

神经纤维瘤病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我有个长时间的'鸡眼',但医生说不是,应该怎么办?

我一直以为自己脚上的那个小肉疙瘩是鸡眼,毕竟它已经陪伴我好几年了。每次穿鞋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时不时还会疼一下。直到有一天,我决定去看医生,想把这个小问题解决掉。 我来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在线问诊功能与一位皮肤科医生进行了交流。医生看了我上传的照片后,告诉我这个并不是鸡眼,而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跖疣。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既惊讶又释然。原来我一直在误解自己的身体。 医生建议我可以选择二氧化碳激光烧除或液氮冷冻的方式来治疗。我问是否有药物可以抹好,医生说擦药的话会很慢,推荐我查一下五妙水仙膏。虽然治疗周期比较长,需要2~3个月,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 在与医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也顺便问了一下自己身上长的咖啡斑。医生告诉我这可以通过调q激光进行治疗,但如果是多发的大面积的咖啡斑,需要排除神经纤维瘤病。幸好我的咖啡斑只是小点点,医生说可以通过调q激光一次就可以清理掉。 我问医生咖啡斑是不是越长越多,打了之后会不会复发。医生解释说咖啡斑不会越长越多,打完就是根治了。虽然我小时候只有很少的咖啡斑,现在感觉长了好多小点点,但医生说这只是随着生长,面积会逐渐增大,数量一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成年以后数目就固定了。 通过这次在线问诊,我不仅解决了脚上的小问题,还了解了更多关于自己身体的知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服务真的很方便和专业,我会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健康无小事,及时就医真的很重要。

精准医疗探秘

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神经纤维瘤引起的脊柱侧弯和腿疼怎么办?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仿佛世界都在为我庆祝生日。然而,我的心情却如同阴霾笼罩的天空。因为我知道,我的身体正在发生一些不寻常的事情。 从小,我就有很多小疙瘩在皮肤表面,医生说这是神经纤维瘤病,先天性的遗传性疾病。虽然我早已习惯了这些小疙瘩的存在,但最近我开始感到腿疼,尤其是在夜晚,疼痛会加剧,影响我的睡眠。更让我担忧的是,我的脊柱似乎也开始侧弯了。 我去老家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告诉我,神经纤维瘤可能已经压迫了脊髓神经,导致了这些症状。他们建议我做手术,但我还是想再去大城市的医院看看,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 我来到了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看了我的报告,告诉我,神经纤维瘤病没有特殊的药物治疗,只能是对症手术。手术难度大,因为涉及到脊髓神经。但是,医生也说,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我开始感到恐惧和无助。我的生活被这个病魔所控制,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是,医生的话也让我明白,不能逃避,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于是,我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医生们都说我很幸运,手术后恢复也很快。现在,我已经可以正常生活了,腿疼和脊柱侧弯的症状也都消失了。我很感激医生们的帮助,也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要害怕,不要逃避。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相信你也能战胜病魔。健康无小事,京东互联网医院很靠谱!

药事通

2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神经纤维瘤患者的新症状:黑色斑点变大了?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与众不同。我的皮肤上布满了黑色的斑点,像是一颗颗星星点缀在我的身体上。医生告诉我,这是神经纤维瘤病的表现。每当我在镜子前看到这些斑点,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无名的恐惧。 最近,这种恐惧感变得更加强烈。因为在我肩膀上,出现了一些新长出来的、圆圆的、像烟头烫伤一样的斑点。它们比以前的那些大得多,触摸起来也更粗糙。我开始担心,这是否意味着我的病情正在恶化? 我决定去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医生。通过视频通话,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症状。医生告诉我,神经纤维瘤病一型和二型的主要特征是皮肤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几乎所有病例出生时都可见皮肤牛奶咖啡斑,好发于躯干非暴露部位,形状大小不一、边缘不整,不凸出皮面。我的新长出来的斑点可能与原发神经纤维瘤病有关。 医生建议我去正规医院的皮肤科看下,并提醒我做好忌口,避免辛辣刺激。同时,医生也劝我放松心情,避免焦虑。因为身体其他地方可能也会时不时长出来,纹身遮盖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虽然我知道这条路可能会很漫长,但我也明白,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希望我们可以互相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医疗新知速递

2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