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症状为易兴奋、意向性震颤、口腔炎
- 可引发神经、消化、血液、泌尿系统并发症
- 可导致严重后果,如智力发育迟缓、肢体畸形等
简介
水俣病,是一种因食用了被有机汞污染的鱼、贝类,导致有机汞侵入到人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可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是慢性汞中毒的一种类型,也是世界上典型的公害病之一。因最早发现于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渔村,故而得名。治疗主要是驱汞及对症支持治疗。若治疗及时,预后较好,部分可遗留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
症状表现
典型表现是易兴奋、肢体不自主震颤、口腔炎等。
诊断依据
依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初步怀疑本病,通过尿汞和血汞测定,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汞的吸收量,可作为汞中毒的依据。同时需排除神经精神系统其他疾病,可以诊断本病。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本病不常见。汞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及渔民多发,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
是否可以治愈?
若尽早给予驱汞治疗,大多数病情可以控制,预后较好;治疗不及时,会遗留神经系统等相关并发症,还可造成孕妇的流产、胎儿畸形等。
是否遗传?
否,但孕妇汞中毒可引起胎儿先天性水俣病。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汞中毒:不只是雪碧
汞中毒:不只是雪碧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喝雪碧时感觉像是吃果冻?这并非梦境,而是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事情。近期,雪碧饮料中出现汞珠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去年十一月,有人饮用雪碧后出现大量银色小珠,并伴有口渴、头疼、眩晕等症状。三个月后,北京再次出现类似事件。经过检查,确诊为汞中毒,那些银色小珠正是汞珠,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水银。
汞是一种微量元素,同时也是工业上常见的金属毒物。汞中毒虽然不常见,但其危害不容忽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熊本县发生的“水俣病”就是由于附近水域受到工业污染的汞中毒所致。
汞中毒的症状及危害
汞中毒的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汞中毒主要由于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汞蒸气引起,症状包括头痛、头晕、乏力、发热、全身酸痛、急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等。慢性汞中毒则是长期接触一定量的汞蒸气引起,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健忘、心烦、两腿酸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
汞中毒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肾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汞中毒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症状。
如何预防汞中毒
为了预防汞中毒,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接触汞及其化合物。
- 妥善处理废弃的汞制品。
- 购买含汞量低的中药材。
- 使用含汞量低的化妆品。
- 注意个人防护,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
如何处理汞中毒
一旦发生汞中毒,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并尽快就医。在就医过程中,医生会根据中毒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如驱汞治疗、输液、保护肝肾功能、使用维生素B等。
总结
汞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加强预防,避免汞中毒的发生。
医疗趋势观察站
文章 水俣病:无法愈合的污染伤痛
水俣病,这一半个世纪前震惊世界的事件,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它不仅是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公害事件之一,更警示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水俣病是由于工厂排放的甲基汞污染了水俣湾,导致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受污染的鱼贝类,从而引发的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会出现手脚麻木、听力下降、语言障碍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瘫痪和死亡。
水俣病的发生,暴露了当时日本工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幸运的是,水俣病事件引起了日本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并促使日本开始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立法和监管。如今,水俣湾的环境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水俣病留给人们的教训却永远不能忘记。
本文将从水俣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并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未来医疗领航员
文章 引起水俣病的原因是什么
水俣病是一种由于长期摄入被汞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导致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这种疾病的病因主要与甲基汞等有机汞化合物的摄入有关。
甲基汞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天然矿床和海洋生物等。当人们食用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时,甲基汞会进入人体,并在体内积累。
甲基汞在人体内主要通过食物链传递,生物放大作用导致其浓度在食物链的顶端生物中达到最高。因此,长期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是导致水俣病的主要原因。
水俣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甲基汞进入人体后,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其具体机制包括:
1. 甲基汞与脑细胞中的蛋白质、酶和脂质结合,干扰其正常功能。
2. 甲基汞导致脑细胞膜损伤,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传递。
3. 甲基汞诱导神经元凋亡,导致神经元死亡。
水俣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等。严重病例可出现痴呆、瘫痪等严重后果。
预防水俣病的关键在于减少甲基汞的摄入。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避免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特别是来自受污染海域的鱼、贝类。
2. 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海产品,确保其来源安全。
3. 加强对水质的监测,确保饮用水安全。
4. 关注当地环保部门的公告,了解环境污染情况。
生物医疗创新站
马振兴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
李颖飞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河北燕达医院
李星锐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