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罕见的脉络丛良性肿瘤,10岁以下发病为主
- 主要表现为脑积水引起的颅内高压症状
- 可采取手术治疗,一般肿瘤全切除者可治愈
简介
脉络丛乳头状瘤是起源于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极少发生恶变。本病不常见,发病率低,占颅内肿瘤的0.4%~1.1%[1-2]。病因未明,平均病程为一年,可能与长期接触放射线、化学药剂等有关。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脑积水而引起的颅内高压症状,例如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也可能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等,可通过头部CT、MRI明确诊断。一般肿瘤全切除者可治愈,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切除全部的肿瘤。不能通过手术切除、复发及转移、恶变者,可采取放射治疗。
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脑积水而引起的颅内高压症状,例如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早期表现为一时性视物模糊甚至黑蒙,持续数秒,多发生在转动眼球时,长期可致视野缩窄),也可能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共济失调,例如动作笨拙、不协调、平衡障碍)等。
诊断依据:
依据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典型颅高压症状,以及CT(可见脑室明显增大,内有稍高密度影,增强后病灶均匀强化,肿瘤将正常脉络丛吞噬,呈叶状外观,内有点状钙化)、MRI(T1W像肿瘤呈等或低信号,T2W像为高信号)表现,病理诊断脉络丛乳头状瘤可以确诊。
脉络丛乳头状瘤有哪些类型?
无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不常见,发病率低,占颅内肿瘤的0.4%~1.1%[1-2]。
是否可以治愈?
一般肿瘤全部切除者可以治愈。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切除全部的肿瘤。不能通过手术切除、复发及转移、恶变者,可采取放射治疗。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文章 不同类型胶质瘤的症状有哪些
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脑部肿瘤,其症状复杂多样,与肿瘤的类型、位置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大部分患者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而就诊。部分患者则因癫痫、失语、精神障碍等症状就医。甚至有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常规体检中被发现。
胶质瘤可分为多种类型,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类型及其症状:
1. 星形细胞瘤:位于幕下,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病程长,症状出现较早。不同部位病变的症状各异。
2. 星形母细胞瘤:临床表现与星形细胞瘤类似,但发展迅速,平均病程约一年半。
3.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病程短,平均3个月左右。多数肿瘤伴有出血,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癫痫发作常见,症状突出,发展迅速。
4. 室管膜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壮年,肿瘤较大,偶有多发。平均病程一年,位于第四脑室者病程较短。常见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5. 髓母细胞瘤:常见于儿童,位于小脑蚓部,向第四脑室突出或充满脑室,形成阻塞性脑积水。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呕吐、步态不稳、站立不稳等。
6. 少枝胶质细胞瘤:临床表现与星形细胞瘤类似。
7. 松果体细胞瘤:儿童或青少年更常见,起源于松果体,位于第三脑室后部。临床表现有颅内高压和性早熟,可能引起视觉障碍和共济失调。
8. 脉络丛乳头状瘤:不常见,血管丰富,呈红色乳头状。临床表现为脑积水症状,伴轻度定位征,脑脊液蛋白含量高,红细胞少。
了解不同类型胶质瘤的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若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疗数据守护者
文章 怎么会有脉络丛乳头状瘤的
脉络丛乳头状瘤,一种发生在脉络丛上皮的良性肿瘤,其成因尚不完全明了。目前研究表明,SV40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E6和E7的癌基因等因素可能与脉络丛乳头状瘤的发生有关。然而,这些因素是否直接导致肿瘤发生,目前尚无定论。
脉络丛乳头状瘤通常表现为实质性肿瘤,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肿瘤沿脑室生长,体积较小,呈花椰菜状或结节状,表面有乳头状突起。肿瘤质地易碎,囊性变和出血坏死罕见。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常伴有先天性脑积水,与双侧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不同。
针对脉络丛乳头状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大量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可以恢复。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以防止肿瘤复发。
除了手术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适当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预防废用性萎缩和足下垂。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对于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来说,选择一家专业医院和科室非常重要。专业的医疗机构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小儿脉络丛乳头状瘤预防
小儿脉络丛乳头状瘤预防
小儿脉络丛乳头状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儿童脑部肿瘤,了解其预防方法对于保护儿童健康至关重要。以下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小儿脉络丛乳头状瘤的预防方法,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守护儿童健康。
1. 环境因素与预防
研究表明,环境因素与小儿脉络丛乳头状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以下环境因素需引起家长和医护人员的重视:
- 家庭装修材料:选择环保、无毒的装修材料,避免儿童长期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中。
- 家用电器:合理使用家用电器,避免儿童接触电磁辐射。
- 食品:选择新鲜、健康的食品,避免食用含有激素、农药残留的食品。
2. 生活方式与预防
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小儿脉络丛乳头状瘤的发生风险。以下生活方式建议供家长和儿童参考:
- 合理膳食: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油腻、高热量食物。
- 适量运动:鼓励儿童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定期检查与预防
定期进行儿童脑部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小儿脉络丛乳头状瘤。以下检查项目可供参考:
- 颅脑CT:检查脑部结构,发现肿瘤。
- 磁共振成像(MRI):观察脑部软组织,发现肿瘤。
4. 儿童教育与预防
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以下教育内容可供参考:
-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教育儿童不要随意触摸、玩耍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的物品。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作息、饮食和运动习惯。
5. 医疗支持与预防
对于已经确诊为小儿脉络丛乳头状瘤的儿童,积极接受治疗至关重要。以下治疗建议可供参考:
- 手术切除:根据肿瘤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 放疗和化疗: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放疗和化疗方案。
总之,预防小儿脉络丛乳头状瘤的发生需要家长、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改善环境、调整生活方式、加强儿童教育和接受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小儿脉络丛乳头状瘤的发生风险,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绿色医疗倡导者
郑志坤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李开国
主治医师
肿瘤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张文天
主治医师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