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因颅脑外伤或手术史引起,好发于青少年
- 表现为头痛、反应迟钝、意识淡漠、嗜睡、昏迷
- CT、MRI确诊,应用广谱抗生素,重者手术治疗
简介
颅骨骨髓炎(osteomyelitis of skull)是累及颅骨骨髓、骨和骨膜的炎症,好发于青少年,以颅盖骨最常见,颅底骨相对少见。开放性颅脑损伤是本病主要的发病原因,主要表现为头痛伴呕吐、意识淡漠、反应迟钝、烦躁、嗜睡、谵妄甚至昏迷,有时可出现视力减退。CT、MRI可确诊本病。本病可以治愈,急性期主要治疗方法是头皮清创结合抗生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感染迁徙不愈者需进行手术治疗[1-3]。
症状表现[1-3]:
常表现为头皮水肿、病灶局部红肿热痛,局部触痛,意识淡漠、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周身酸痛、乏力、烦躁、嗜睡、谵妄甚至昏迷,可出现有波动感的头皮下脓肿,其破溃后向外排出黄色、灰色、绿色等粘稠或稀薄的脓液及小块死骨。
诊断依据[1-3]:
依据患者头颅外伤史及发热、局部肿胀、压痛等表现,结合CT、MRI检查发现病灶区骨缺损及游离死骨和硬膜下、硬膜外病灶改变,可确诊疾病。
疾病类型[1-3]:
暂无公认的明确分型。
是否具有传染性[1-3]?
本病无传染性
是否常见[1-3]?
少见,好发于青少年,外伤或手术后颅骨骨髓炎较多见,占开颅术后伤后感染的25.6%。
是否可以治愈[1-3]?
可以治愈。急性期尽早进行头皮清创处理,应用强效广谱抗生素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感染迁徙不愈者需进行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1-3]?
否
是否在医保范围内?
是
文章 颅骨多发骨质破坏怎样治疗
颅骨多发骨质破坏是一种常见的颅骨疾病,其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这种疾病的病因多样,包括肿瘤的侵袭和炎症性疾病等。
首先,对于肿瘤引起的颅骨多发骨质破坏,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常见的肿瘤包括颅底肿瘤和脑转移瘤,它们会逐渐侵蚀颅骨,导致骨质破坏。针对这种情况,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同时,为了修复受损的颅底,可能需要进行颅底重建手术。术后,放疗和化疗也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其次,对于炎症性疾病引起的颅骨多发骨质破坏,如颅骨骨髓炎,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炎症和清除坏死组织。这通常需要使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清除坏死的慢性炎症组织,清除至正常颅骨屏障,也是控制疾病的关键。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进行手术清创和引流。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都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
在治疗颅骨多发骨质破坏的过程中,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和专业的科室进行治疗。颅骨外科是专门负责颅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科室,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设备。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总之,颅骨多发骨质破坏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通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日常保养,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文章 颅骨炎症状
颅骨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颅骨感染性疾病,其早期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痛、红肿、疼痛,并伴有发热、全身乏力、饮食不良等症状。
颅骨骨髓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对于早期颅骨骨髓炎,可以通过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并配合注射营养神经药物和消炎止痛药物,一般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处于慢性期,可能会出现皮肤破溃、流脓、坏死等症状,此时建议采用抗菌药物结合清创处理,清除残留的骨块,如有必要,可进行外科手术。
慢性骨髓炎患者会出现反复的皮肤破溃,并伴有脓性分泌物,甚至会有坏死的骨块从破裂处流出。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两周的时间进行消肿、止痛,并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在静止期,可通过清除病变部位、清除坏死的骨块,使用敏感的抗生素静滴两周,控制炎症。炎症控制后,根据具体情况处理缺损部位。抗生素需要持续服用6周以上,才能有效缓解炎症,防止复发。此外,局部物理治疗如烧烤灯照射,具有消炎、杀菌、促进局部循环等功效,有利于病情恢复。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适当进行室内活动,避免碰撞。特别要注意保护伤口,避免用手抓破,防止感染。如果患者出现伤口疼痛、红肿、脓水渗出等症状,说明感染严重。患者应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抽烟、喝酒。
颅骨骨髓炎的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复查。同时,患者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颅骨骨髓炎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皮肤损伤;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与感染源接触等。
颅骨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颅骨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引起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文章 颅脑损伤需要做手术吗 三种情况需手术治疗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脑部疾病,通常由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或工伤等意外事故引起。颅脑损伤的治疗方式主要取决于损伤的程度和类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颅脑损伤类型及其治疗方法。
1. 开放性颅脑损伤
开放性颅脑损伤是指脑部受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这种类型的损伤非常危险,容易导致颅内感染,增加死亡率。患者可能出现伤口出血、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症状。因此,一旦发生开放性颅脑损伤,应立即送往医院急诊,医生会清理伤口、检查伤情,并尽快安排手术。
2. 颅内血肿
颅脑受到重创后,患者可能出现颅骨骨折,从而增加颅内血肿的风险。患者可能出现清醒与昏迷交替出现、血压升高、瞳孔扩大等症状,这表明可能存在颅内血肿。此时,需要立即进行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3. 颅骨骨髓炎
颅脑损伤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颅骨骨髓炎。患者可能出现高烧、伤口红肿、化脓等症状。通过细菌培养可以确诊颅骨骨髓炎。一旦确诊,需要手术清创去除感染的颅骨,并配合抗生素治疗。
4. 术后护理
颅脑损伤的意外发生后,除了及时治疗,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保持防寒保暖,保证呼吸通畅。每天需要定时拍背清理痰液,预防呼吸道堵塞。对于不能活动的患者,需要经常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在医生允许进食后,应选择易消化流质食物,少量多餐。
5. 预防和康复
为了预防颅脑损伤,我们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参与高风险活动。对于已经发生颅脑损伤的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进行康复训练,争取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李昌友
副主任医师
中医骨科
泰州市中医院
丁辉
主任医师
血液科
丹东市中心医院
王建军
主任医师
中医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