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并发症及防治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并发症及防治
一、引言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骨感染性疾病,病程迁延,治疗难度较大。了解其并发症对于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并发症
1. 全身并发症
(1)贫血、低蛋白血症:长期反复发作导致全身慢性消耗性损害。
(2)全身性淀粉样变:全身脏器细胞间隙、血管基底膜上淀粉样物质沉积,导致脏器功能损害。
2. 局部并发症
(1)病理骨折:骨破坏严重,骨包壳不牢固时,可导致骨折。
(2)骨不连:病理骨折未及时治疗,可导致骨不连。
(3)化脓性关节炎:脓肿穿破关节软骨进入关节,导致关节炎。
(4)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化脓性脊椎炎可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导致截瘫或神经根受压。
(5)恶性变:病程长者,常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
三、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防治
1. 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及时治疗局部感染。
2. 治疗
(1)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2)手术治疗:清除病灶,修复骨缺损。
(3)物理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愈合。
四、总结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并发症较多,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加强预防,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降低发病率。
文章 骨髓发炎是怎么回事
骨髓发炎,又称骨髓炎,是一种骨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微生物感染引起。
这种疾病好发于长骨,尤其是长骨的干骺端,属于骨科疾病中较为严重和难以治愈的类型。
骨髓炎的病因多样,可能由感染组织扩散引起,如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感染、污染性骨折或骨折手术、开放性损伤等,使骨骼与外界相通,导致微生物侵入并引起增殖感染。
根据病情发展,骨髓炎可分为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通常以急性血源性传播为主,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高热、寒战等感染中毒症状,治疗主要以敏感的大剂量抗生素为主。慢性骨髓炎则可能长期迁延不愈,出现死骨排出、局部窦道、感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肢体的健康和引起畸形。
对于骨髓炎患者,以下方面需要注意:
1. 加强患肢护理:手术后,建议使用软枕头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卧床时,密切观察患肢的感觉、运动和颜色变化,预防静脉曲张。
2. 预防皮肤病:骨髓炎患者需要卧床一段时间,身体某些部位可能长期处于压力之下,容易患皮肤病,如褥疮。因此,在日常护理中,应经常翻身,避免长期皮肤压力造成的褥疮。
3. 进行功能锻炼:如果骨髓炎患者患肢受限,会影响某些功能的恢复。应及时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等不良反应。
4. 不要滥用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加重骨髓炎病情,患者应遵医嘱使用。
5.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骨髓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文章 放射性骨髓炎症状
放射性骨髓炎是一种由于放疗引起的骨髓炎症,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齿易发生龋齿、坏死、脱落,局部肿胀、疼痛,以及继发细菌感染等。
放射性骨髓炎通常发生在进行大剂量放疗后,由于局部免疫力低下而引起。其病程较长,放疗后半年至十年,患者可能出现唾液分泌减少、窦道形成、脓性分泌物等症状。严重者,软组织可溃烂坏死,齿骨暴露而不松动,长期慢性炎症还可导致张口受限、大块死骨形成、瘢痕等。
放射性骨髓炎不仅是一种常见病,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颅内并发症,如硬膜外脓肿,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脉搏减慢等症状。硬膜下脓肿可引发头痛、发热、脑膜刺激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肢体和上肢肌肉麻痹或痉挛,甚至化脓性脑膜炎。病灶向下感染,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气管炎等疾病。
放射性骨髓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免疫调节剂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清创、引流、骨移植等。
放射性骨髓炎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放疗前的评估,尽量减少放疗剂量;放疗期间注意保护局部皮肤和黏膜;放疗后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放射性骨髓炎患者的日常保养非常重要。建议患者清淡饮食,少盐、少酒,控制油炸食品、粉条薯类食品及水果的用量。多吃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同时,多吃含铬、锌、钙等元素的食物,以防止骨质疏松。
文章 大脚趾骨疼痛是什么原因
大脚趾骨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1. 外伤导致的疼痛
大脚趾部位的外伤,如砸伤、挤压伤等,可能导致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引起疼痛。患者可能会出现活动受限、肿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X光检查,确诊骨折后进行复位处理。在康复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并注意饮食调理,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2. 骨髓炎导致的疼痛
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骨骼感染,可能导致大脚趾骨头疼痛。若软组织感染或穿刺性损伤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骨髓炎。患者需及时就医,进行局部穿刺和细菌培养,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足量、全程治疗。同时,可进行理疗、热疗等辅助治疗,缓解症状。
3. 痛风导致的疼痛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大脚趾关节炎症,引起剧烈疼痛。痛风患者应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豆类、海鲜、动物内脏等,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促进尿酸排出。药物治疗方面,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4. 足部关节炎导致的疼痛
足部关节炎,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导致大脚趾骨疼痛。患者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5. 足部畸形导致的疼痛
足部畸形,如拇外翻等,也可能导致大脚趾骨疼痛。患者需及时就医,进行矫正治疗。
总之,大脚趾骨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患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文章 骨头积水怎么治疗
骨头积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髓水肿,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它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关节炎、感染等。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骨头积水的治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骨头积水的病因。常见的病因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炎症性原因,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这类疾病通常会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进而引起骨头积液。针对这类情况,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炎症。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抗风湿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等。
例如,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我们可以选择青霉素、红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同时,还可以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及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症状。
第二类病因是感染性原因,如化脓性骨髓炎。这类疾病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治疗难度较大。针对这类情况,我们需要使用大量敏感抗生素进行静脉滴注,以杀灭细菌。在必要时,可能还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引流,以清除感染灶。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首先,要避免长时间过度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其次,要避免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生活,以免感染细菌。此外,还要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牛奶、瘦肉、海鱼等,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对于骨头积水患者来说,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建议患者到骨科或风湿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文章 急性骨髓炎能治好吗
急性骨髓炎,也被称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骨感染疾病。它主要由化脓性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侵入骨髓内结缔组织引起。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骨骼结构破坏,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残疾或生命危险。
急性骨髓炎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开放性骨折或邻近软组织感染。根据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急性骨髓炎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亚急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和慢性复发性多灶骨髓炎。
针对急性骨髓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在急性发作期间,医生会根据致病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等。
2. 手术治疗:对于慢性骨髓炎患者,抗生素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此时,医生可能会考虑采取穿刺吸引术、开窗引流术或大块骨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3. 辅助支持治疗:医生会对患者的肢体进行石膏托固定或皮肤牵引,以减轻疼痛并预防关节畸形。
4. 抗生素串珠疗法:对于应用抗生素后仍无法控制感染的患者,医生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串珠疗法进行治疗。这种疗法可以直接、有效地消灭隐匿在病变骨组织以及周围软组织中的致病菌。
为了有效治疗急性骨髓炎,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并接受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使用支具或石膏进行固定,可以避免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如果出现明显的脓液,应及时进行切开引流,以防止死骨形成,避免慢性骨髓炎的发生。
文章 胸骨骨髓炎并发症
胸骨骨髓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1. 贫血、低蛋白血症: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长期低热和窦道脓性分泌物排出,会对全身造成慢性消耗性损害。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是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常见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降低全身及局部的抗病能力,对治疗造成不利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纠正贫血和治疗低蛋白血症至关重要。
2. 全身性淀粉样变:
淀粉样变是组织变性的一种病理表现,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全身性淀粉样变常见于长期反复化脓性炎症,如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病理表现为全身脏器细胞间隙、血管基底膜上淀粉样物质的沉积,沉积物为一种蛋白类物质,具有遇碘变蓝的性质。病变的脏器常发生严重的功能损害。
3. 骨不连:
病理骨折发生后未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能导致骨不连。此外,在骨包壳尚未完全形成之前进行手术治疗,摘除大块死骨,也可能造成骨缺损或骨不连。由于局部血循环差,病骨的破坏仍在继续进行,骨折愈合困难,日久将形成假关节,使整个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
4. 化脓性关节炎:
干骺端化脓性骨髓炎,脓肿可通过骺板血管交通支或穿破关节软骨直接进入关节腔,形成化脓性关节炎。
5. 其他并发症:
除了以上并发症外,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还可能导致关节僵硬、窦道形成、脓肿破溃等并发症。
预防与治疗:
预防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感染。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总结: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了解并发症,积极预防,规范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 婴儿起马牙怎么办
婴儿出生后,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常常会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这被俗称为“马牙”或“板牙”,在医学上被称为上皮珠。这些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并非真正的牙齿,它们的大小、形状以及内部结构与牙齿截然不同,也无法行使咀嚼功能。
马牙通常不会引起不适,但个别婴儿可能会因为局部发痒、发胀等不适感而出现摇头、烦躁、咬奶头或拒食等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们无需过于担心。
那么,当婴儿出现马牙时,家长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需要了解马牙的形成原因。乳牙胚发育到一定程度时,牙板会破裂,部分被吸收,部分逐渐增生角质化,形成小球状的白色颗粒,这就是“马牙”。
需要注意的是,马牙不能擦拭或挑破。有些年轻父母可能会用布蘸盐水或淘米水擦拭马牙,或者用针挑破,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新生儿口腔粘膜娇嫩,粘膜下血管丰富,而全身抵抗力极低,如果用针挑破或用布擦掉马牙,很容易引起粘膜损伤,导致细菌从破损处侵入,引起口腔炎、骨髓炎,甚至败血症,危及婴儿生命。
如果马牙过大,影响婴儿吸奶,可以使用2%红汞消毒,用消毒针挑破马牙,放出内容物,即可愈合。但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操作无菌,避免感染。
除了以上措施,家长们还应注意新生儿的口腔卫生。每天用柔软的纱布轻轻擦拭婴儿的口腔,避免食物残渣堆积,引发口腔问题。此外,合理喂养,保持婴儿营养均衡,也有助于马牙的自然脱落。
总之,当婴儿出现马牙时,家长们应保持冷静,正确对待。了解马牙的形成原因,避免不科学的处理方法,关注婴儿的口腔卫生,就能让宝宝健康成长。
文章 化脓性骨髓炎症状
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感染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患者常常感到关节部位剧烈疼痛,活动时加剧。局部肿胀明显,皮肤温度升高,有时伴有局部皮肤发红。
在疾病严重阶段,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惊厥等。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消瘦、面色苍白等症状。
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病菌可通过血液输送、伤口或外部异物的直接侵入以及邻近软组织感染的细菌传播等方式进入骨组织。
治疗化脓性骨髓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早期使用足量敏感抗生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此外,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适当活动四肢,预防病理性骨折。在疾病后期,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清除感染病灶、重建骨和软组织缺损。
预防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生,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伤,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
文章 急性骨髓炎怎么治疗
急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骨髓感染疾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这种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但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急性骨髓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原体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针对急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抗生素治疗:这是治疗急性骨髓炎的主要手段,通过使用抗生素杀灭细菌,控制感染。根据病情和病原体类型,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2. 手术治疗:当抗生素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目的包括清除感染组织、引流脓液以及减轻局部症状。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钻孔引流、开窗减压等。
3. 辅助治疗:除了抗生素和手术治疗外,还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热时给予退烧药物、补充营养和水分等。
4. 功能锻炼:在病情稳定后,患者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功能和预防关节僵硬。
5. 定期复查:急性骨髓炎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 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3.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4.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随意停药或换药。
5. 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李凯群
主治医师
骨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姜晨轶
主治医师
骨科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石青
副主任医师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