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有什么症状
一、症状
1、先天性内斜视的常见表现:
大多数先天性内斜视患者表现为交替注视,即向右看时左眼注视,向左看时右眼注视。部分患者无交替注视,斜视眼可能发生弱视,弱视发生率约为40%,且程度较深,伴有旁中心注视。
2、斜视角较大:一般大于30△,约50%患者超过50△,远近距离斜视角相等,且稳定,不受调节影响。应注意,患儿两眼常常不能外展,但这不是双眼外展神经麻痹,而是继发于交叉注视的结果。部分患者偏斜度较大,且有弱视,但无交叉注视,易误诊为一侧外展神经麻痹。
3、常合并垂直性斜视:先天性内斜视患儿至2~3岁时,可出现分离性垂直性斜视,表现为非注视眼上转、外旋,注视眼下转、内旋;78%患者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还可见眼球震颤,为旋转性或水平性。
4、屈光状态:睫状肌麻痹屈光检查证明轻度、中度远视占90%,双眼屈光相近似,散光或近视也可存在。
5、AC/A正常。
6、诊断方法:测量斜视角、散瞳验光、知觉试验等。
二、病因
先天性内斜视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发育、神经等因素有关。
三、治疗
先天性内斜视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矫正,部分患者可结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通常在5岁以后进行。
四、预后
先天性内斜视的预后良好,经过适当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满意的视觉效果。
健康百科
文章 宝宝斗鸡眼都是玩具惹的祸
斗鸡眼,学名为内斜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许多家长认为斗鸡眼是玩具惹的祸,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斗鸡眼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眼球发育异常、眼肌协调不良等。其中,婴幼儿时期的眼球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长时间注视固定物体、玩细小玩具、缺乏户外活动等,都可能导致眼球发育不平衡,从而引发斗鸡眼。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斗鸡眼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有助于促进眼球发育,减少斗鸡眼的发生。
2. 避免长时间注视固定物体:长时间注视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容易导致眼球疲劳,增加斗鸡眼的风险。
3.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斗鸡眼。
4. 选择合适的玩具:选择适合婴幼儿年龄的玩具,避免玩细小玩具。
5.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斗鸡眼,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斗鸡眼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佩戴眼镜、戴矫正镜、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总之,斗鸡眼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发现并治疗。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高度近视内斜视怎么矫正
高度近视内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近视度数较高且伴有内斜视症状。这种疾病多由遗传因素或高度近视眼轴变长引起。为了改善视力,患者可以选择戴镜或手术矫正。
高度近视内斜视多为限制性内斜视,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并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镜片压贴三棱镜保守治疗和眼科手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过度用眼,控制近视度数增长,注意劳逸结合。
对于调节性内斜视患者,需要在睫状肌麻痹下进行检影验光,并佩戴远视全矫眼镜。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通过戴镜矫正后眼位仍无法完全矫正,则需进行手术矫正。术后调节部分仍需佩戴眼镜。非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则应进行手术矫正。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需进行神经科检查,以排除颅内疾病。内斜视度数小、复视可耐受者,可观察或佩戴眼底向外的三棱镜。内斜视度数大、症状稳定者,可进行眼外肌手术矫正。
为了维护视力健康,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尤其是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增加户外运动,多看远处,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有助于调节视力。此外,多吃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A的食物,如肉、鱼、蛋、奶、乳类、豆类产品、虾皮、鸡蛋、枸杞、核桃、花生、胡萝卜等,也有助于视力保护。
药事通
文章 婴幼儿型内斜视的表现是什么
婴幼儿型内斜视,也称为先天性内斜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婴幼儿型内斜视的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一、婴幼儿型内斜视的表现
1. 发病时间早:婴幼儿型内斜视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由于婴幼儿型内斜视的发病时间难以确定,因此临床上通常将6个月以内发生的恒定性内斜视视为先天性内斜视。
2. 斜视角大:婴幼儿型内斜视的斜视角通常大于等于40度,平均在50度到60度之间。斜视角的大小不受注视眼、检查距离、调节等因素的影响,属于非调节性斜视。
3. 交叉注视:婴幼儿型内斜视患者具有交叉注视的现象,即向右侧看时使用左眼,向左侧看时使用右眼。但也有少数人没有交叉注视的现象。
4. 下斜肌功能过强:婴幼儿型内斜视患者可能存在双眼或单眼下斜肌功能过强的情况。在内上转眼位时,下斜肌功能过强时会出现向上现象。
5. 外转受限:婴幼儿型内斜视患者进行双眼运动检查时,会出现斜视眼内转过强、外转受限的情况。但需要排除假性外转不足以及患儿不配合外转的检查等情况。
6. 分离性垂直性偏斜:婴幼儿型内斜视患者可能存在分离性垂直性偏斜的现象,这种偏斜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表现出来。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分离性垂直性偏斜的现象可能会有所好转。手术治疗并不能彻底治愈,只能改善外观。
7. 隐性或显性眼球震颤:婴幼儿型内斜视患者通常伴有隐性或显性的眼球震颤、弱视、异常头位等。
二、婴幼儿型内斜视的诊断方法
1. 眼科检查:通过眼科检查可以观察到婴幼儿型内斜视的表现,如斜视角、交叉注视、下斜肌功能过强等。
2. 视力检查:视力检查可以评估婴幼儿型内斜视患者的视力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弱视。
3. 眼位检查:眼位检查可以确定婴幼儿型内斜视患者的眼位情况,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婴幼儿型内斜视的治疗方法
1. 戴镜矫正:对于婴幼儿型内斜视患者,戴镜矫正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可以改善患者的视力,缓解斜视症状。
2.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婴幼儿型内斜视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必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可以矫正眼位,改善外观。
3.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A型肉毒杆菌毒素可以用于治疗婴幼儿型内斜视患者的下斜肌功能过强。通过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可以暂时麻痹下斜肌,缓解斜视症状。
四、婴幼儿型内斜视的日常护理
1.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定期进行眼部休息,减轻眼睛疲劳。
2.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婴幼儿型内斜视的并发症。
3. 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小孩子对眼怎么办 视情况处理
对眼,又称斗鸡眼或内斜视,是婴幼儿常见的眼部异常现象。由于对眼对儿童形象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应对儿童对眼问题备受关注。
专家指出,对眼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生理因素引起的对眼,如婴儿眼部肌肉发育不完善、双眼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等,通常在出生后2-3个月会自行缓解。而护理不当、眼部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儿童对眼。
针对生理因素引起的对眼,家长无需过度担心,只需加强日常护理即可。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2.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疾病。
3. 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避免眼睛受到感染。
4. 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提高视力。
5. 如对眼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除了生理因素,护理不当和眼部疾病也可能导致儿童对眼。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家长避免这些问题:
1. 避免让孩子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
2. 确保孩子的用眼环境舒适,避免强光或暗光。
3. 注意孩子的用眼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书或玩手机。
4. 定期带孩子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疾病。
5. 如孩子出现眼部不适,应及时就医。
总之,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眼部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对眼问题,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视力。
运动与健康
文章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Nystagmus Blocking Syndrome,NBS)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主要表现为眼球震颤和内斜视。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病的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帮助家长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症状
1. 主要特征
(1)眼球震颤:眼球震颤是NBS的主要特征之一,表现为眼球不自主地快速摆动,方向多为水平或垂直。在注视目标时,眼球震颤会减弱或消失。
(2)内斜视:内斜视是指眼球向鼻侧偏斜,多发生在NBS患者中。内斜视与眼球震颤密切相关,两者呈反比关系。
(3)代偿头位:为了减轻眼球震颤和内斜视带来的不适,患者常常采取特殊的头位,如头偏向一侧或歪头等。
(4)假性眼外肌麻痹:部分NBS患者可能表现出假性眼外肌麻痹的症状,如外转力不足等。
2. 伴随特征
(1)单眼者较多:NBS患者中,单眼患病的情况较为常见。
(2)AC/A比率正常:AC/A比率是指调节与集合的比值,NBS患者的AC/A比率通常正常。
(3)可合并其他斜视:部分NBS患者可能合并其他类型的斜视,如共同性斜视等。
(4)手术效果难以估计:NBS患者进行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难以预测,术后可能存在过矫、欠矫或再手术的情况。
二、诊断
1. 眼科检查:通过眼科检查,可以观察到NBS患者的典型症状,如眼球震颤、内斜视等。
2. 三棱镜试验:通过三棱镜试验,可以评估NBS患者的眼位和调节功能。
3.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如视觉电生理、影像学检查等。
三、治疗
1. 矫正眼镜:对于有屈光不正的NBS患者,应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
2. 药物治疗:部分NBS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抗胆碱能药物等。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NBS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斜视矫正手术等。
4. 视觉训练:通过视觉训练,可以帮助NBS患者提高视力。
四、预后
NBS的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方法等因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NBS预后的关键。
医疗趋势观察站
文章 孩子对眼怎么矫正
儿童视力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对眼(内斜视)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视力问题。对眼,又称斗鸡眼,在医学术语中称为内斜视,表现为眼球向内倾斜,颞侧露出更多白色眼球。对眼可能先天或后天形成,其成因多样,包括屈光不正、眼肌发育异常等。
对眼的矫正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配戴眼镜:对于因屈光不正引起的对眼,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有效矫正视力,减轻或消除对眼症状。
2. 眼部训练:针对部分内斜视,通过眼部训练,如眼球运动训练、集合训练等,可增强眼肌力量,改善眼球运动协调性,从而矫正对眼。
3. 手术治疗:对于部分内斜视,如麻痹性内斜视、固定性内斜视等,药物治疗和眼部训练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4. 佩戴眼罩:对于假性对眼,即内眦赘皮或鼻梁较宽引起的对眼,可佩戴眼罩暂时遮挡内眦赘皮,改善外观。
对眼的矫正需要家长和医生密切配合,定期复查,根据孩子视力发育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预防对眼的发生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2.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保持正确的坐姿。
3. 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及早发现视力问题。
4. 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增加眼睛的调节能力。
总之,对眼的矫正需要综合治疗,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帮助孩子尽早恢复视力。
医疗故事汇
文章 远视眼有哪些临床特征?
远视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特点是眼球轴较短或角膜曲率较小,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形成模糊的图像。
远视眼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视力疲劳:远视眼患者在进行近距离工作,如阅读、写字、看电视等时,需要过度调节眼睛,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出现眼干、眼涩、眼酸、眼胀等症状。
2. 视力减退:远视眼患者看远看近都模糊不清,特别是近距离工作时会更加明显。
3. 内斜视:远视程度较高的儿童,由于过度调节和过多集合,容易导致内斜视或内隐斜。
4. 眼底改变:轻度远视眼眼底正常,中度以上的远视眼眼底可表现为视乳头较小、色泽潮红、边缘模糊等。
5. 儿童远视眼特点:儿童远视眼具有一定的调节代偿能力,轻度远视眼远、近视力都正常。但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力逐渐减弱,远视程度越高,视力越差。
针对远视眼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远视眼,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2. 眼镜矫正:对于中重度远视眼,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
3. 角膜塑形镜:通过佩戴特殊的角膜塑形镜,可以暂时改变角膜的形状,提高视力。
4. 激光手术:对于年龄较大、视力矫正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激光手术。
此外,远视眼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2.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了解视力变化。
3. 遵医嘱进行视力矫正,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的一般治疗方案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双眼视轴偏离,导致双眼视物不清。本文将为您介绍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的一般治疗方案,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治疗原则
1. 矫正视力:对于远视大于+2.00D的患者,应进行视力矫正,以改善视力。
2. 遮盖治疗:对于存在弱视的患者,可以使用遮盖治疗,帮助恢复视力。
3. 药物治疗:对于小于1.50D的患者,可以使用强缩瞳剂进行治疗。
4. 手术治疗:对于内斜视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以矫正眼位。
二、手术时机与术式
1. 手术时机:研究表明,先天性内斜视在1岁以后手术矫正眼位,可以获得两眼融合。一般认为,手术的最佳时机在生后12~18个月期间,最迟不宜超过2周岁。
2. 手术术式:常见的手术术式包括双眼内直肌后徙、内直肌后徙合并外直肌截腱等。
三、术后注意事项
1. 术后随访:术后5年内,患儿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观察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
2. 日常生活:术后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
四、预防与保养
1. 定期检查: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2. 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通过合理的治疗和保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老年健康守护者
文章 斗鸡眼是怎么回事
斗鸡眼,也称为内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问题,表现为看东西时双眼向内会聚。斗鸡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面部发育异常、斜视、眼外肌功能异常等。
面部发育异常是斗鸡眼的一个常见原因。例如,一些患者的鼻梁相对平坦,或者两眼之间距离较远,导致接触到眼睛的白色巩膜较少,从而形成斗鸡眼的外观。这种情况下,斗鸡眼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患者如果觉得外观影响,可以选择进行整形手术进行矫正。
斜视是斗鸡眼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斜视是指眼球偏离正常位置,导致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斜视可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和下斜视等类型。内斜视与远视密切相关,未矫正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通常需要过度调节,使视网膜上模糊的图像清晰,从而形成内斜视。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戴矫正眼镜、进行睫状体麻痹、散瞳和验光等。根据斜视的程度和原因,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眼外肌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斗鸡眼。眼外肌是控制眼球运动的关键肌肉,如果眼外肌附着点异常,会导致相关肌肉对眼球的支配过度或减弱,从而形成斗鸡眼。
预防和治疗斗鸡眼的方法包括:
1.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斗鸡眼。
2.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等。
3. 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戴矫正眼镜、进行斜视手术等。
健康百科
项道满
主任医师
小儿眼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刘敬
主治医师
眼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李川辉
主治医师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