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 与健康
提到高血压,一般人都会想到的是老年病,但现实是高血压也慢慢「盯上」了年轻人群……
冬季是高血压的高发季,为什么气温会对血压产生影响?保持血压正常该怎么办?
小心气温变化导致的高血压
如果外界天气比较寒冷,且身体比较虚弱,可能会使血管做出自然的收缩反应以保持身体温暖,从而影响血液循环,使血压升高。
而如果外界天气比较炎热的话,也可能会使体内水分蒸发速度过快,导致血管扩张,血压进而出现波动。
一般情况下,相较于夏季,在冬季人们的血压会有明显的升高。
当室外气温>5℃时,气温每下降10℃,收缩压平均上升6.2 mmHg,而当人体在-5℃的环境中暴露5分钟,血压则会升高10mmHg。
血压升高时,应该怎么做?
当高血压发作时,我们可以尝试镇静、坐位或平躺位,或者是放松呼吸等方法缓解,同时应避免过度活动,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药物治疗。
镇静:当血压突然升高时,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尝试让自己放松、镇静下来,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来或平躺,这样可以适当减轻胸腔内的压力和促进血液循环。
放松呼吸:深呼吸和缓慢呼吸都有助于放松和降低血压,尝试进行深呼吸的练习,例如吸气计数到4,然后呼气计数到4,反复进行可相对缓解血压的升高态势。
避免过度活动:过度的活动可能会使血压升高,所以在血压出现波动时要避免过多的活动,防止进一步升高血压。
紧急情况下:血压升高后应立即使用药物治疗,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果口服药物不能有效缓解的话,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静脉输注降压药物,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除了根据医生的指导定期服用降压药物之外,我们还应保持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管理压力和良好睡眠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些都是控制血压波动的关键,而且还对整个身心健康都非常有益。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高血压?
作息规律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维持正常血压至关重要,每晚最好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饮食均衡
健康均衡的饮食是维持血压正常的关键。
建议低盐饮食,减少加工食品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增加全谷物和鱼类等富含Omega-3的食物,这些都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血压。
补充营养
阿胶有补血滋阴的功效,适合血液循环不畅和气血两虚的人群。
蜂胶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增强身体抵抗力,净化血液、调节血脂,也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选择低脂、低糖的蛋白粉,可以帮助维持肌肉健康和体重控制,有助于成年人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好处。成年人可以尝试每周至少进行两个半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老年人则应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当的运动,散步或太极就是不错的选项。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疾病。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者可有头晕、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血压持续增高,若不积极治疗,可导致心、脑、肾等脏器损害。高血压可见于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高血压病人常有家族史。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起病隐匿,可无明显症状,因此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的杀手”;部分患者可有头痛、头晕、乏力、心悸等临床表现。另外,部分高血压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严重症状 。 因此,应积极对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倾向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
一、心理指导
保持平静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冷静,善于释放较大的精神压力,精神压力及心理因素:城市脑力劳动者、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者患,患有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大。此类高血压患者经休息后症状和血压可获得一定改善。
二、饮食指导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例如日常烹饪过程中放盐过多等,钠摄入增多引起心脏压力增大。饮食中高蛋白质、饱和脂肪酸,如食用过多肥肉、油炸食品等,也属于升压因素,另外,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相关性比较高,尤其与收缩压相关性更强。
三、作息指导
保持规律生活,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学会放松自己,选择适合的运动锻炼和放松疗法。运动宜以能耐受的有氧运动为主。
四、血压监测指导
如有条件,可用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了解动态血压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供医生指导用药及个人作息参考。注意24小时内血压变化中的两个指标:①两个峰值:10:00和18:00达最高。②两个谷值:3:00和14:00达最低。
五、用药指导
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口服将压药降压(禁忌自行停药),并坚持长期用药。了解降压药的副作用,症状明显时,应报告医生。用药过程中,坐位起立或卧位起坐时,动作应缓慢,以免血压突然降低而引起晕厥。
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标准:
1、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限制在2-4克,酱油10-20ml。忌用盐挂面、虾皮、油条等碱性、腌制的各种小菜及酱制品。
2、低脂饮食:避免选用含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肉、花生、芝麻、核桃等,限制烹调油的使用,每日不超过15克。
3、低胆固醇饮食:食物胆固醇的供给量每天200毫克以下。
4、控制体重 适当的运动,这种适当的运动是有氧运动,不是激烈的对抗性的运动或者竞技性的运动,这种运动也应该在血压平稳的情况下进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天气一冷,身边的高血压患者就纷纷反映血压不太稳定,如何控制好血压,成了不少高血压患者当下最关心的问题。
气温是如何影响血压的?
无论天气寒冷还是炎热,血压和气温的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
《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性变化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
通常情况下,冬季血压较夏季血压显著升高。室外气温>5 ℃时,气温每下降10 ℃,收缩压平均上升6.2mmHg。而当人体在-5℃的环境中暴露5分钟,血压则会升高10mmHg。
在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我们的血管会做出自然的收缩反应以保持身体温暖。
当血管收缩时,心脏就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把血液输送至全身上下,这就会导致血压的上升。在高血压患者或老年人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夏季高温可以扩张血管来散热,进而降低血压,但另一方面,高温也有可能导致身体脱水,反而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该如何稳住「失控」的血压?
都说高血压「猛如虎」,严重的话甚至会脑出血或脑梗死。因此当血压出现波动时,及时处理非常关键。
当血压突然升高时,我们首先要尝试让自己放松、镇静下来,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或平躺,并慢慢进行深呼吸,这样能够适当减轻胸腔内的压力和促进血液循环。
紧急情况下,血压出现波动后应立即使用药物治疗,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等降压药。
如果口服药物不能有效缓解的话,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静脉输注降压药物,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用药规律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维持血压的稳定是相辅相成的。
在寒冷的冬季,除了根据医生的指导定期服用降压药物之外,我们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管理压力和良好睡眠都是控制血压波动的关键。
做到这些不仅仅是调节了血压,更是对整个身心健康都非常有益。
如何预防血压升高?
提到高血压,一般人都会想到的是老年病,但现实是高血压正在逐步逼近年轻人群。
有调查显示,我国45岁以下的年轻患者正在逐年增多,甚至有「井喷」的发病趋势。
从当下开始就积极做好预防,才是对自己生命健康最负责任的方式。
控制好饮食作息
● 饮食
对所有人来说,健康的饮食是维持血压正常的关键。
建议低盐饮食,减少加工食品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增加全谷物和鱼类等富含Omega-3的食物,这些都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血压。
● 运动
适量的运动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好处。
成年人可以尝试每周至少进行两个半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老年人则应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当的运动,散步或太极就是不错的选项。
● 作息
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维持正常血压至关重要。
合理补充营养
● 蛋白粉
蛋白粉是一种很好的补充营养的选择,选择低脂、低糖的蛋白粉,可以帮助维持肌肉健康和体重控制,有助于成年人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 阿胶
阿胶有补血滋阴的功效,适合血液循环不畅和气血两虚的人群。它可以帮助改善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 蜂胶
蜂胶是一种天然的抗炎剂,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增强身体抵抗力,净化血液、调节血脂,也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天气一冷,身边的高血压患者就纷纷反映血压不太稳定,如何控制好血压,成了不少高血压患者当下最关心的问题。
气温是如何影响血压的?
无论天气寒冷还是炎热,血压和气温️的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
《高血压患者血压季节性变化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
通常情况下,冬季血压较夏季血压显著升高。室外气温>5 ℃时,气温每下降10 ℃,收缩压平均上升6.2mmHg。而当人体在-5℃的环境中暴露5分钟,血压则会升高10mmHg。
在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我们的血管会做出自然的收缩反应以保持身体温暖。
当血管收缩时,心脏就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把血液输送至全身上下,这就会导致血压的上升。在高血压患者或老年人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夏季高温可以扩张血管来散热️,进而降低血压,但另一方面,高温也有可能导致身体脱水,反而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该如何稳住「失控」的血压?
都说高血压「猛如虎」,严重的话甚至会脑出血或脑梗死。因此当血压出现波动时,及时处理非常关键。
当血压突然升高时,我们首先要尝试让自己放松、镇静下来,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或平躺,并慢慢进行深呼吸,这样能够适当减轻胸腔内的压力和促进血液循环。
紧急情况下,血压出现波动后应立即使用药物治疗,遵医嘱服用 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等降压药。
如果口服药物不能有效缓解的话,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静脉输注降压药物,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用药规律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维持血压的稳定是相辅相成的。
在寒冷的冬季,除了根据医生的指导定期服用降压药物之外,我们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管理压力和良好睡眠都是控制血压波动的关键。
做到这些不仅仅是调节了血压,更是对整个身心健康都非常有益。
如何预防血压升高?
提到高血压,一般人都会想到的是老年病,但现实是高血压正在逐步逼近年轻人群。 有调查显示,我国45岁以下的年轻患者正在逐年增多,甚至有「井喷」的发病趋势。 从当下开始就积极做好预防,才是对自己生命健康最负责任的方式。
控制好饮食作息
● 饮食
对所有人来说,健康的饮食是维持血压正常的关键。
建议低盐饮食,减少加工食品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增加全谷物和鱼类等富含Omega-3的食物,这些都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血压。
● 运动
适量的运动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好处。
成年人可以尝试每周至少进行两个半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老年人则应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当的运动,散步或太极就是不错的选项。
● 作息
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维持正常血压至关重要。
合理补充营养
● 蛋白粉
蛋白粉是一种很好的补充营养的选择,选择低脂、低糖的蛋白粉,可以帮助维持肌肉健康和体重控制,有助于成年人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 阿胶
阿胶有补血滋阴的功效,适合血液循环不畅和气血两虚的人群。它可以帮助改善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 蜂胶
蜂胶是一种天然的抗炎剂,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增强身体抵抗力, 净化血液、调节血脂,也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家庭血压监测适用于:一般高血压病人的血压监测;白大衣高血压识别;难治性高血压的鉴别;评价长时血压变异;辅助降压疗效评价;预测心血管风险及预后等。
一、测量步骤:
1、被测者取的端坐位,测量至少半小时前没有饮酒、饮用咖啡及剧烈运动等,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
3、将袖带紧贴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在肘弯上2.5cm。
二、测量方案:
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1天测量血压。最好能够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及所有血压数值,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
(1)24小时动态加压监测:可以测定白天与夜间各时间段血压的平均值,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血压水乎。判断血压的严重程度,了解血压昼夜节律性,指导降压治疗;诊断发作性高血压和低血压。
(2)X线或血管造影:X线可反映心脏外形、大小,发现大动脉病变如主动脉缩窄或扩张、主动脉瘤等异常。血管造影可协助诊断血管的狭窄、斑块、动脉瘤等病变。
(3)心电图:高血压致左心室肥厚后表现为 心室电压升高。出现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 、传导阳滞)、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表现。
(4)心脏彩超:可看有无左心室肥厚,发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测量射血分数等反映心功能的指标。
(5) 血常规:急进型高血压时可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畸形红细胞;血红蛋白高者血液黏度增加,易引起血栓形成并发症(包括脑梗死)和左心室 肥大。
(6)尿常规: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尿比重逐浙下降,可有微量白蛋白、红细胞,偶见管型。
(7)肾功能:肾受损到一定程度时尿素氮和肌酐可以升高。
(8)胸部X线:可见主动脉迂曲、延长或扩张。出现高血压心胜病时有左心室增大,全心衰竭时左、右心室都增大,并有肺淤血征象。
(9)眼底检查:视网膜出血、渗出、视盘水肿等。
滑雪之后泡温泉,大概是冬日里最令人期待的事情。
周围冰天雪地,水里烟雾袅袅,冰火两重天的极致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但是泡澡过后走出温暖如春的浴室,在浑身还散发着热气时,突然被冷风一吹,就很容易瞬间转变为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场景。
这些人需警惕「温泉病」
寒潮侵袭的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节。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梗塞、脑出血等多种危急病症,是心脏和外周血管系统疾病的统称。
冬天由于寒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人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水平上升,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各脏器供血不足。
同时寒潮下,户外活动量下降,人们更多习惯于安居室内,饮食习惯也偏向更重的口味,易导致血脂、尿酸水平增高,形成代谢不平衡状态——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元凶。
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不良是心血管疾病的明确危险因素,高血压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障碍,动脉弹性下降,血栓或粥样斑块形成。
血压大幅波动可能造成血管破裂,发生在心胸大血管则形成动脉夹层状态或动脉瘤破裂,发生在脑部血管则成为脑出血,都对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群血管条件差、弹性低、血压调控能力不足,受寒冷刺激后血管反应性收缩,易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脑梗塞、脑出血等急危重症。
除此之外,中老年人群抵抗力较弱,在气温骤降时更易感冒,严重者易发展为肺炎,对心肺功能造成极大负担,更容易发生急性心力衰竭。
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在冬天更难以被控制,而血糖控制不良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冬季高于夏季,且气温越低,血糖水平越高。
血脂异常者
血脂水平同样也存在季节性波动。
在四季气温变化分明的地区中,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存在周期性改变,这种变化甚至不能被他汀类药物治疗改变。
高密度脂蛋白冬季生成减少,令人体胆固醇水平随之上升。随着血脂水平升高,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也随之升高。
冬季养护要做好监测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代谢综合征及其它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由于血压、血糖、血脂的季节波动特点,在寒冷的冬季更应该密切监测这一系列指标的水平。
尤其家中要常备血压计、血糖仪,根据实际情况在医嘱下调整相应用药,来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的变动。
在最寒冷的时段,保暖不仅仅只是多穿,准确说来,是要避免环境温度骤然变化对身体造成直接刺激。
尤其在洗澡过后,从暖和的浴室出来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遇冷骤然紧缩,就很容易诱发一系列心律失常,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心脑血管高危事件。
所以一定要在冷热交替的场景转换之间做好保暖防风措施。
另外,冬季锻炼时要量力而行,做好热身。对于一些冬泳、长跑这样的高强度运动形式,有慢性基础病的人群,不建议贸然尝试。
饮食调整很重要
补水对于冬季来说,不仅仅能令皮肤更加滋润,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来说,更能起到防止体液浓缩,血液变粘稠,降低血管堵塞风险的作用。
另外,肥胖、血糖血脂异常的人一定要减少秋冬进补的频率,防止血糖、血脂、尿酸的异常变化。
另外冬季腌肉腊货轮番上场,也谨记不可多食含盐量极高,否则容易导致体液中水钠潴留,造成血压升高、心功能失衡。
为了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还可以补充一些营养素: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膳食中适当增加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是被《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所推荐的。
含有较多ω−3脂肪酸的油脂包括:鱼油、海藻油、鸡蛋黄油、磷虾油、亚麻籽油、大麻籽油等,例如每周食用1-2次富含鱼油的非油炸海产品等。
叶酸
叶酸与心血管事件的关联已被证实。
补充叶酸或者联合补充叶酸能通过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抗氧化应激作用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途径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补充叶酸既可以通过食物中获取(动物肝、肾、蛋、鱼、豆类、绿叶蔬菜及坚果类),也可以适量增补叶酸补充剂等。
冬季强冷空气活动频繁,断崖式降温让很多人猝不及防,保暖问题成了最「操心」的事。
当寒意逐渐渗入每个角落,我们应该如何全方位地保护自己免受严寒的侵袭呢?
身体各部位怕冷指数排行
这些部位,一定要注意,哪一个冷了问题都很大,再爱美也不能冻着这些位置!
这些疾病很可能是「冻出来」的
冰冷的气温下,一旦保暖措施不到位,真的是能直接把人冻出病。
心血管疾病
随着冬季气温变冷,很多人的血压会出现波动。高血压是诱发脑卒中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
口眼歪斜、看东西有重影、一侧上肢或腿没有力量或是说话说不清楚,都可能是脑卒中的表现。
呼吸道疾病
受天气影响,支原体肺炎、流感、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也会进入高发期。抵抗力低的人群更容易患病。
此外,气温骤降时,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
关节病
肌肉和柔韧性在冬季时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可能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
如果运动中稍有不慎,还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
老年人在寒冷天气应尽量减少出行,室外锻炼时,要尽量避开结冰的路面,室内运动也要充分进行准备活动。
皮肤病
「短裙+长靴」看似把腿包得严严实实,但寒气仍会透过衣裙缝隙渗进来刺激皮肤,容易引起下肢静脉血管血流不畅,从而出现冻疮。
冻疮多见于儿童、女性和末梢循环不良者,好发于手指、手背、脚趾、足跟等肢体末端处,呈蚕豆大红色肿块。
「保暖神器」助你健康过冬
天气虽冷,但保暖有法。遵循「内外原则」,让你温暖且健康一冬天。这些「保暖神器」你准备好了吗?
外原则:穿搭保暖
● 多层次穿着
分层穿搭是应对温差变化的有效策略。
内层服装吸湿排汗(秋衣秋裤),中间层保暖(毛衣、针织衫等),外层防风(羽绒服、棉衣、羊毛大衣等),有助于在白天时适应较高温度,夜晚保持温暖。
● 重要部位保暖
头部、手部和脚部等部位是体温散失最快的部位,做好这些部位的保暖,有助于减少热量流失,可以选择精油暖膝贴、发热护腰或艾草足贴等保暖佳品来御寒。
如果想要兼顾美貌与温暖,可以选择披肩、塑形护腰等保暖佳品。
此外,泡脚也能更好促进血液循环、安稳入睡,市面上的足浴泡脚包就是个不错的泡脚搭档。
内原则:营养补充
在寒冷的季节保持温暖,除了厚厚的外套,还需要补充必需营养素。
维生素C、维生素D和锌等营养素可以改善人体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在寒冷的冬季,让身体得到滋补,远离各种疾病。
● 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以促进白细胞的产生,增加免疫系统,保护身体不受病毒和感染的损害。
冬天寒冷干燥,对皮肤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血管壁,减少炎症并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而胶原蛋白是健康皮肤的必需蛋白质。
人类无法合成维生素C,需要依靠食物来获得。维生素C可以在多种食品中找到,包括橙子、芹菜以及柠檬。
● 维生素D
维生素D对骨骼健康很重要,因为身体对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若是缺乏,可能会引起睡眠问题、疲劳、抵抗力低下甚至情绪障碍。
很多食物中都含有维生素D,如苹果、橙子、西红柿以及土豆等。
● 维生素E
寒冷干燥的天气很容易使皮肤脱水并受到刺激,补充维生素E可解决这一问题。
维生素E有助于滋润皮肤,从而防止干燥,而且维生素E具有天然的抗氧化特性,这对皮肤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除此以外,维生素E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造血功能,改善免疫系统的健康。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很多,如苹果、柠檬、猕猴桃等。
● 锌
锌可以平衡激素,对血管至关重要,甚至在蛋白质合成和碳水化合物分解中也发挥着作用。
此外,锌对于视力也是很重要的。锌缺乏症与一系列症状相关,从痤疮等皮肤问题到抵抗能力差。
锌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南瓜籽、腰果以及牡蛎等食物的锌含量都是很高的。
为了保持健康,让免疫系统发挥最佳作用,需要补充必需的营养素。
这些营养素不仅可以帮助身体抵抗细菌和病毒,还可以促进皮肤健康,让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此外,冬季饮食宜温热,通过饮食方式御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早晨外出前,宜先喝些牛奶、豆浆、红枣粥等饮品以暖和身体,多选含有优质蛋白质和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品,如瘦肉、鱼、鸡、蛋类与豆制品等。
远离误区,科学管控血压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