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2013年9月24日,北京地区举办了一次关于气管狭窄和气管肿瘤的内镜及手术治疗研讨会。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十多位胸外科专家教授和50余位三级医院医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支修益主任主持,旨在推动气管外科的发展。会上,王洪武院长和李运主任分享了他们在内镜治疗气管疾病方面的丰富经验。内镜治疗包括多种手段,如冷冻、激光、光动力、射频、电灼、氩氦刀、球囊扩张、放射性粒子等,能够治疗各种气管疾病,效果显著。赵凤瑞教授则详细介绍了大段气管切除的麻醉和手术技术,并分享了他的“螺纹管现象”理论假设和预防措施。此外,他还展示了自己设计的新型人工气管——赵氏人工气管,通过二期手术制备成的“三明治式”、有血供、可以与自体气管形成生物学愈合的真正的人工气管,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必将对气管外科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点击查看
气管狭窄或肿瘤的治疗通常需要进行气管节段性切除手术。然而,这种手术极具挑战性,风险也相应增加。患者在寻找能够接诊的医生时常常面临困难,甚至可能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治疗而导致窒息死亡。气管切除手术的主要难点在于无法在手术前准确确定需要切除的气管长度。由于人的气管长度有限,切除过长的气管可能导致无法将其接合,给医生和患者带来巨大困扰。传统的人工气管(包括组织工程学人工气管)存在排异、血供问题和缺乏气管粘膜复盖等缺陷,无法真正应用于临床。赵氏人工气管是通过多年动物实验和现代材料工艺研发的新型人工气管,能够与患者自身气管实现生物学愈合,成为患者气管的有机部分。赵氏人工气管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皮下埋藏预先成形的记忆合金网;待皮肤与深层组织完全愈合后,进行二次手术,沿网边切开皮肤并卷起来缝合成管状,外层由结缔组织和肌肉血管蒂提供血供。最后,将其置于切断的气管上下端之间,并与气管上下端分别吻合。内面的皮肤与气管粘膜愈合,使人工气管与外界完全隔绝,人工材料完全封闭于无菌环境中,确保了人工气管与自身气管达到生物学愈合。赵氏人工气管的出现使得气管切除手术不再受到长度限制,所有患者都可以得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包括气管镜激光冷冻治疗、扩张治疗、手术治疗和支架治疗等,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点击查看
万大姐,家住五常,8年前因咳嗽被诊断为气管炎,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然而,4年前她的呼吸困难症状加剧,甚至一度出现意识不清和大小便失禁,误诊为哮喘并继续使用相关药物治疗。尽管如此,呼吸困难症状并未明显改善。2个月前,万大姐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稍一活动就更加严重,经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内肿瘤,气管狭窄近80%,随时可能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在过去,这样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开胸手术治疗,且气管肿瘤的麻醉风险极高。幸运的是,刘成副教授率先在东北地区采用了硬质气管镜技术,成功地将微创技术应用于气管肿瘤的治疗。该技术可以迅速解决呼吸道梗阻,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并且创伤非常小。经过术前准备后,万大姐接受了硬质气管镜治疗,术后第一天呼吸困难就完全消失了。气管肿瘤常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哮喘,因为它们的症状相似。对于长期咳嗽和喘息的患者,应进行气管镜检查以明确气管情况。硬质气管镜技术适用于气管良恶性狭窄,能够为气管狭窄患者建立生命通道,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有位肺癌患者的儿子向我求助,讲述了他二姐的症状。最近几年,她总是干咳不止,近期甚至出现了咳血的情况。虽然已经做过胸部CT检查,但结果显示一切正常。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她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有些人可能会误以为,胸部CT可以检测出肺部的所有问题。然而,实际上对于一些较小的气管肿瘤,胸部CT并不能完全捕捉到。只有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才能更精确地了解气管内部的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延误。因此,对于那些出现干咳、咳血等症状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点击查看
我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个普通的上班族,直到那天我被诊断出肺气肿。从那一刻起,我的生活就像被打乱了的棋盘。每天都在与呼吸作斗争,感觉就像有一块巨石压在胸口上。即使是最简单的日常活动也变得异常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慢阻肺的诊断让我感到绝望。但是,命运似乎对我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最近的CT检查显示我的气管中有一个不明物体,医生怀疑可能是肿瘤。我感到恐惧和无助,仿佛世界都在崩塌。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互联网医院成为了我的救命稻草。通过在线问诊,我得以与专业的医生进行沟通,获得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他们耐心地解答了我的问题,帮助我理解了我的病情,并提供了可能的治疗方案。虽然我知道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至少我不再孤单。如果你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请不要放弃。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利用互联网医院的资源,相信你也能找到自己的出路。记住,无论多么黑暗,总会有光明的那一天。
线上问诊:一场与肿瘤抗争的旅程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我接到家里的电话,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被诊断出气管瘤,且可能已经扩散到了肺部。我立刻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医疗战。 我通过网络平台联系到了一位来自肿瘤内科的专家。他耐心地听我讲述亲人的病情,并没有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显得冷漠。他详细询问了病情的细节,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他说,首先需要确定原发的肿瘤是哪里的,如果是肺来源的,那么治疗手段会相对有限。但如果是气管肿瘤,那么外科手术可能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收集了所有可能的资料,包括10年前亲人得过的胸部肿瘤的病历。专家告诉我,不能排除这些旧病与新病之间的关联,最好将这些资料带到肿瘤医院进行病理会诊。 在等待病理结果的日子里,我通过网络平台与医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不仅提供了专业的医疗建议,还给予了我极大的心理支持。他告诉我,即使面对困难,也要保持乐观,因为每一次的努力都可能带来希望。 终于,病理结果出来了。虽然情况并不乐观,但医生告诉我,还有一线希望。他建议我立即带亲人到肿瘤医院进行线下就诊,完善检查,看是否有手术的机会。 这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但我相信,有了医生的专业和耐心,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魔。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线上问诊的便利和高效,也让我对医生这一职业充满了敬意。
一位长期吸烟的老人因气管下段恶性肿瘤而面临生死抉择。由于其体质极差,无法承受传统开腔手术。医生们决定采用微创的全胸腔镜手术,成功切除3厘米长的肿瘤所在气管,创口小,并发症也低。这项手术被形容为“在鸡蛋上刻字”,是国内首例完全胸腔镜下进行的气管手术。老人从28岁开始吸烟,每天一包,直到去年下半年出现不停咳嗽和气息急促的症状。今年初,他吐出的痰里出现血丝,医生诊断可能是气管肿瘤、鳞癌。由于老人的气管肿瘤位于气管下段,周围紧挨着静脉、食管、返喉神经等重要组织,手术难度非常大。医生们提出大胆的治疗方案,采用微创的全胸腔镜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只能看着二维的电视屏幕,用各种器械,通过几个小孔来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每一步操作都要求技术娴熟、精确无误,在狭小的手术空间内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及其他重要器官。老人在医生建议下决定尝试这项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出血还不到100毫升。12天后,老人康复出院,目前情况良好。
原发性气管肿瘤相较于其他呼吸道肿瘤如肺癌的发病率较低,但由于其常常阻塞气道造成通气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成人原发性气管肿瘤多为恶性,而儿童多为良性。治疗气管肿瘤的最好方法仍是根治性切除与气管重建,但有些患者未被及时诊断而延误治疗或者发病隐匿,出现症状时已经到了晚期,肿瘤不能完全被切除,只能采用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在外科治疗方面,气管肿瘤的剔除术、气管侧壁切除修补术、气管或支气管袖式切除术、气管隆突切除术、人工气管置换术、同种异体气管移植术等手术方法已逐步开展。其中,气管隆突切除术手术复杂,手术风险性较大,术前应考虑病人身体状况,是否合并有其他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吸烟者应至少戒烟两周(急性呼吸困难除外)。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如动脉血气、肺量计检查及通气/灌注扫描等。参阅CT或MRI来评估病变的范围以便决定重建的方法。麻醉是隆突切除的重要环节,诱导是麻醉中最危险的阶段,原则上不用肌松药物快速插管,气管导管尽可能通过狭窄部。光动力治疗、气管内支架、内镜治疗、放疗及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也在气管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晚期气管内肿瘤患者,放置气管内支架可以解除气道梗阻;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气管梗阻的患者,放置气管内支架可以缓解气道梗阻;硬式支气管镜可以用活检钳直接将肿瘤组织钳除,或者用电刀或激光切除从而解除气道梗阻;放射治疗和化疗则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随着外科技术及麻醉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免疫学、组织工程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发展,气管肿瘤的治疗将有更好的方法。然而,气管肿瘤的复杂手术如隆突重建等由于手术技术及麻醉监护等条件限制,仅在国内少数权威机构开展,人工气管重建还涉及到许多诸如管腔塌陷、材料变性软化、再狭窄、排斥反应等问题。光动力、内镜及支架的应用仅仅是一种姑息治疗的手段,因此气管肿瘤的治疗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61岁的王老汉因气管肿瘤导致气管狭窄,仅剩3毫米,呼吸困难,生命危在旦夕。经专家诊断,传统治疗方法已无效,需要采取新技术进行治疗。医生们在著名介入专家的指导下,决定采用气管支架携带放射性碘粒子的组合式新技术进行治疗。该技术可以同时扩开狭窄的气管和局部近距离照射杀死肿瘤,实现双重叠加的治疗功效。经过精确设计和植入,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消除,血氧饱和度逐步恢复正常,成功康复出院。
我父亲被诊断出主支气管鳞癌,医生建议化疗和中药治疗。刚完成第一次化疗和冷冻后,几天后他吐血了。我们非常担心,立即联系了医生。医生解释说,呕血可能是由于肿瘤内血管破裂引起的,或者是化疗和冷冻治疗后肿瘤缩小,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医生建议我们在化疗期间,如果出现咳血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注意休息和饮食。我们也开始给父亲补充营养,希望他能尽快恢复健康。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面对疾病,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调理和保健,预防疾病的发生。感谢医生的指导和帮助,希望我的父亲能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