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点击查看
在人体生理活动中,血液凝固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迅速封闭伤口,防止出血过多,维持生命活动。然而,如果凝血系统过于活跃,就可能引发血栓等疾病,威胁生命健康。因此,抗凝血系统也应运而生,它能够有效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液循环畅通。 一、抗凝血系统中的关键物质 1. 抗凝血酶 抗凝血酶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约占血浆抗凝血活性的75%。它能够通过灭活凝血因子FXa和FIIa(凝血酶)来发挥抗凝作用,防止血液过度凝固。 2. 蛋白C系统 蛋白C系统由蛋白C、蛋白S、血栓调节蛋白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组成。其中,蛋白C和蛋白S是依赖维生素K的蛋白质,由肝脏产生;血栓调节蛋白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由内皮细胞产生。该系统通过激活蛋白C,进而灭活FV和FVIII,发挥抗凝作用。 3.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和巨噬细胞等产生。它能够直接抑制FXa和FIII/FVIIa复合物,从而抑制组织因子途径的凝血过程。 二、抗凝血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 1. 预防血栓形成 对于患有血栓疾病的高危人群,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患者,抗凝血系统可以预防血栓的形成,降低疾病风险。 2. 治疗血栓性疾病 对于已经发生血栓的患者,抗凝血系统可以帮助溶解血栓,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3. 预防术后血栓 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血栓,抗凝血系统可以有效预防术后血栓的形成,降低并发症风险。 三、抗凝血系统与日常保健 1. 注意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降低血脂,减少血栓风险。 2. 适度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风险。 3. 避免吸烟和饮酒 吸烟和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栓风险。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出院。然而,一些患者在“阳康”之后,会出现持续的咳嗽、憋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这可能是肺栓塞的信号,需要引起警惕。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阻塞,导致肺循环障碍。在新冠病毒感染过程中,由于病毒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患者更容易发生血栓形成,进而导致肺栓塞。 肺栓塞的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如果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康复后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肺CT、D-二聚体检测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对于肺栓塞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令等。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链激酶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为了预防肺栓塞,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康复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变换体位。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总之,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康复后,如果出现持续咳嗽、憋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肺栓塞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确保身体健康。
冻胚移植作为辅助生殖技术的一种,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与传统鲜胚移植相比,冻胚移植因其具有更好的胚胎质量、更高的妊娠率和更低的周期取消率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不孕症患者的青睐。 冻胚移植的整个过程包括胚胎冷冻、解冻和移植三个环节。其中,肝素作为一种抗凝药物,在冻胚移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素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妊娠成功率。 然而,肝素注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注射部位疼痛、瘀青、出血等。因此,在进行冻胚移植时,患者需要了解肝素的作用、注射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除了肝素注射,冻胚移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饮食: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监测:定期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及时了解身体情况。 遵医嘱: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总之,冻胚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生殖技术,但患者需要了解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提高妊娠成功率。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主要负责凝血和止血功能。当血小板数量异常增多时,称为血小板增多症。本文将介绍血小板增高的症状、原因、治疗及日常注意事项。一、血小板增高的症状1. 出血倾向:血小板增多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血尿等症状。2. 血栓形成:血小板增多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阻塞,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坏疽等症状。3. 脾脏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脾脏肿大,表现为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4. 肝脏肿大:少数患者会出现肝脏肿大,表现为右上腹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二、血小板增高的原因1.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2.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感染、炎症、缺铁性贫血、恶性肿瘤等疾病。3. 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三、血小板增高的治疗1. 抗凝治疗:通过使用抗凝药物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2. 改善凝血功能:通过使用促凝血药物或输注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3. 靶向治疗:对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可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四、血小板增高的日常注意事项1. 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姜等,以及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鸡鸭肉等。2. 饮食上应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类、乳类等。3.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4.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血小板数量变化。5. 出现出血、血栓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点击查看
免疫不孕症,一个让许多家庭痛苦不已的名词。它指的是由于母体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胚胎被攻击,从而引发不孕或反复流产的疾病。本文将围绕免疫不孕症展开,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日常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广大患者提供一些帮助。一、病因免疫不孕症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后天因素则可能与感染、药物、环境等因素有关。二、症状免疫不孕症的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出现反复流产或长期不孕后才被诊断出。常见的症状包括:反复自然流产长期不孕反复试管婴儿失败三、诊断免疫不孕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包括抗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I抗体等。四、治疗免疫不孕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治疗、免疫抑制剂等;手术治疗则主要针对严重粘连等。五、日常保养免疫不孕症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乐观的心态六、总结免疫不孕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了解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日常保养等知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点击查看
凝血机制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它负责在血管受损时迅速启动止血过程。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凝血因子及其在血液凝固机制中的作用。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又称凝血蛋白,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一系列蛋白质。它们按照发现顺序被编号,包括I、II、III、IV(钙离子)、V、VII、VIII、IX、X、XI、XII、PK(激肽释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和XIII等。其中,除了钙离子外,其余凝血因子均由肝脏合成,III由组织、内皮和单核细胞合成,VIII的合成部位尚不明确。二、血液凝固机制血液凝固机制主要分为三条途径:内源凝血途径、外源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1. 内源凝血途径:内源凝血途径是指过程中涉及的凝血因子全部来自于血液中存在的因子和钙离子。血管受损时,内皮下胶原暴露,FXII与之接触后被激活为FXIIa,随后激活FXI。在钙离子的存在下,FXI激活FIX。FIXa、FVIIIa以及PF3(血小板的膜成分)在钙离子的参与下形成复合物,激活FX。(简言之,就是从因子12→因子10的逐步激活)此外,FIX同时能被TF(组织因子)/VIIa复合物激活,FXI也能被凝血酶正反馈激活。内源凝血途径在生理性凝血过程中并不起主要作用。2. 外源凝血途径:外源凝血途径是指过程中涉及的凝血因子不完全来自于血液,这一过程主要涉及TF的入血。组织因子通过各途径(血管损伤、血液中细胞的释放表达等)进入血液,引起FVII的活化并与之构成复合物,进而激活FX,同时又能激活FIX来促进内源性凝血。(简言之,就是从因子8→因子10和因子9的激活)外源凝血途径是体内凝血的主要途径。3. 共同凝血途径:共同凝血途径是指从FX的激活到纤维蛋白的形成过程,包括凝血酶原酶(FIII)生成、凝血酶(FIIa)生成以及纤维蛋白(FIa)形成三个阶段。三、总结血液凝固机制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它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凝血因子及其在血液凝固机制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肺栓塞(PE)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可能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的障碍。为了提高对PE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本文将介绍PE的筛查方法、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共识制定治疗方案。首先,了解PE的筛查方法至关重要。常见的筛查方法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症状评估。血液检查可以检测D-二聚体等指标,影像学检查如CT肺动脉造影(CTPA)可以直观地显示肺栓塞的位置和程度。症状评估则包括对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的观察。医患沟通在PE诊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医生需要向患者解释PE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同时也要倾听患者的担忧和疑虑。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根据中国专家共识,PE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抗凝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口服抗凝药物或注射肝素来预防血栓的形成。溶栓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或伴有严重症状的患者,但需要谨慎使用,因为溶栓治疗存在出血的风险。介入治疗则适用于部分特定情况,如肺栓塞体积较大或伴有肺动脉狭窄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日常保养也是PE患者需要注意的。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控制体重、适度运动等。此外,患者还应该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总之,PE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了解PE的筛查方法、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点击查看
获得性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症(ACA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那么,ACAS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一、血友病患者反复输注血浆部分血友病A患者由于遗传性因子Ⅷ缺乏,需要通过输注血浆、全血、冷冻血浆或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制剂来替代治疗。然而,由于异体抗原的作用,部分患者会产生针对因子Ⅷ的抗体,导致ACAS的发生。二、自身免疫健康妇女在妊娠期间或产后数天至数年内出现因子Ⅷ抑制物,常见于产后2~4个月,可能是自身免疫所致。此外,某些健康老年人自发产生因子Ⅷ抑制物,机制未明。三、免疫相关疾病风湿病系列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等免疫相关疾病,在患病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因子Ⅷ抑制物。此外,血管性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异常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糖尿病患者等也可能出现因子ⅧR:WF抑制物。四、其他原因因子Ⅸ抑制物和因子Ⅴ抑制物也可能导致ACAS的发生。少数血友病B患者由于遗传性因子Ⅸ缺乏,反复输注血浆因子Ⅸ浓缩剂后出现因子Ⅸ抑制物。而因子Ⅴ抑制物较少见,曾见于外科手术后、链霉素治疗及健康人等。五、发病机制ACAS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免疫因素和抑制物特性两个方面。1. 免疫因素:血友病A发生因子Ⅷ抑制物的免疫反应有两种类型,即“高反应者”和“低反应者”。高反应者在接受异体因子Ⅷ后,即可发生高滴度超过10 Bethesda单位(BU)的抑制物;低反应者在替代治疗后所发生的抑制物滴度较低(约在5BU以下)。2. 抑制物特性:ACAS的抑制物主要为多克隆IgG,少数为IgM或IgA,或同时与IgG并存。目前认为,IgG4的特征与慢性抗原刺激的免疫反应有关,可能抑制内生性因子Ⅷ和外源性因子Ⅷ,故不发生肾脏和血管的并发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PCI手术过程中出血风险也是患者和医生关注的重点。本文将探讨PCI手术中如何降低出血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治疗。首先,选择合适的血管入路是降低PCI手术出血风险的关键。与传统的股动脉入路相比,桡动脉入路具有出血风险低、恢复快等优点。桡动脉入路可以减少局部出血和血肿的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次,合理的抗凝治疗也是降低PCI手术出血风险的重要措施。普通肝素、依诺肝素和比伐卢定等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降低术后缺血事件的发生率。然而,抗凝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出血风险进行个体化调整。此外,抗血小板治疗也是PCI手术中降低出血风险的重要手段。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等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降低术后缺血事件的发生率。然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出血风险进行个体化调整。支架的选择也是降低PCI手术出血风险的重要环节。药物洗脱支架具有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的优势,可以缩短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然而,支架的类型选择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出血风险进行个体化调整。最后,术后护理也是降低PCI手术出血风险的重要环节。患者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同时,医生也需要定期随访患者,评估手术效果和出血风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点击查看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房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房颤患者已超过1000万人,且每年新增患者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房颤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心脏功能下降:房颤会导致心房收缩减弱,从而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引起心功能下降。2. 心脏增大:长期房颤会导致心房扩大,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力衰竭。3. 心脏瓣膜病变:房颤患者心脏瓣膜病变的风险较高,如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等。4. 脑血管事件: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5-7倍,这是由于房颤易导致血栓形成,随血流进入脑部,引发脑卒中。5. 心律失常:房颤患者还可能伴随其他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严重威胁生命。针对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等;电生理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手术治疗包括迷宫手术、左心耳封堵术等。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重日常保养,如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以降低房颤发作频率,减少并发症风险。总之,房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了解房颤的危害,积极预防和治疗,对保障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