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点击查看
糖尿病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分期标准,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其中第四期被称为氮质血症期,是病情较为严重的阶段。在氮质血症期,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明显下降,表现为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升高,大量蛋白尿等症状。此时,患者不仅需要控制血糖,还需要积极采取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措施,以延缓病情发展。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ACEI/ARB类降压药、保肾药、利尿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此外,患者还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调整饮食,严格控制蛋白质和盐分的摄入。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此外,定期复查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延缓病情发展至关重要。在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期,患者需要到专业的肾病科就诊,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评估和指导。同时,患者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点击查看
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与诊断 一、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1. 一般表现 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常见的非特异性症状包括拒食、苍白、呕吐和脉搏细弱等。 2. 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少尿或无尿,以及补液过多导致的水肿、体重增加、心力衰竭、高血压、肺水肿、脑水肿和惊厥等。 3. 临床分期 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期包括少尿或无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少尿或无尿期表现为尿量减少,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和氮质血症等;多尿期尿量逐渐增多,但可能出现脱水、低钠或低钾血症等;恢复期症状逐渐消失,尿量恢复正常。 二、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 1. 主要表现 包括少尿或无尿、惊厥、拒奶、呕吐等。 2. 血生化改变 常伴有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血浆尿素氮升高、血肌酐升高、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血清钾增高、血清钠降低等。 3. Scr、BUN 持续升高 Scr≥88~142µmol/L,BUN≥7.5~11mmol/L,或 Scr 每天增加≥44µmol/L,BUN 增加≥3.57mmol/L。 三、预防与治疗 1. 预防 预防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关键是预防原发病的发生,如及时纠正新生儿脱水、感染等问题。 2. 治疗 治疗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关键是纠正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和氮质血症等问题,包括补液、利尿、透析等治疗。
点击查看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合理的饮食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种被誉为‘二低二高二适当’的肾衰饮食原则,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首先,‘二低’指的是低蛋白和低磷饮食。低蛋白饮食可以减轻尿毒症症状,改善并发症,延缓病情恶化。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乳制品、鱼类和瘦肉等,占总摄入蛋白量的50~70%,并均匀分配在三餐中。同时,为了保证蛋白质的最大利用,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入。低磷饮食则可以通过减少含磷食物的摄入来实现,如动物内脏、脑、蛋黄等。‘二高’则是指高热量和高生物效价饮食。高热量饮食可以防止组织蛋白分解,减少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从而减轻病情。高生物效价饮食则是指富含必需氨基酸的食物,如动物性食物。这两种饮食原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二适当’则是指适当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摄入。维生素主要指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而锌和铁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应适当补充。此外,水和电解质的摄入也非常重要。对于尿量正常的患者,应鼓励多饮水,保持出入平衡;对于有水肿、少尿、心衰等症状的患者,则应限制水分摄入,保持出入平衡。除了上述饮食原则,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避免食用高钾食物,如各种果汁、蘑菇、坚果、桔子、香蕉等。多尿或失钾、失钠的患者应适当补充钾、钠。控制食盐摄入,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4~6克以内。定期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总之,‘二低二高二适当’的肾衰饮食原则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饮食原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我最近在网上咨询了一位肾病内科的医生,因为我患有慢性肾衰竭,想咨询一下能不能喝一些营养品来帮助自己的康复。医生非常耐心地和我沟通,询问了我的病情和用药情况,然后给出了一些建议。医生告诉我,患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建议补充各种营养品,因为这些产品里面的钾和磷含量都比较高,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需要注意控制这些物质的摄入。医生还推荐了一种口服的药物罗沙司他,用来纠正肾性贫血,而且对血压没有太大影响。我非常感谢医生的耐心解答和专业建议,现在我会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我的饮食和用药,希望能够尽快康复。
点击查看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它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在早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不适,但到了后期,症状会逐渐显现。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糖尿病肾病分期如下:Ⅰ期:肾小球高滤过和肥厚增大,肾小球和肾脏体积增大,有一过性微量白蛋白尿,用胰岛素治疗后可以消失。Ⅱ期:肾脏损害,但无临床征象。此期出现在糖尿病发病后二年,有些患者在这一阶段持续很多年,甚至终身。Ⅲ期:是糖尿病肾病的“高危期”,典型者是在患糖尿病10-15年以后。微量白蛋白尿不断加重,血压开始增高。Ⅳ期:病程在15-25年以上,约40%%的T1DM患者发展到这一阶段。病理上出现典型的改变,尿蛋白排出量增多,大多数患者出现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V期:为终末期肾衰,特点是普遍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闭塞,伴有肾小球玻璃样变,肾小球滤过率已很低,氮质潴留,高血压明显。并非所有患者都会经历上述五个阶段,但一旦发展到Ⅲ期,病情就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为了预防糖尿病肾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定期进行体检,并注意饮食和运动。此外,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点击查看
高钠血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疾病,诊断鉴别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鉴别诊断方法:1. 尿崩症:尿崩症是由于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ADH)不足引起的疾病。患者表现为多尿、多饮、口渴等症状。诊断时可通过禁水试验、加压素试验等方法进行鉴别。2. 肾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与尿崩症相似。患者注射加压素后尿量不减,尿比重亦不增加,血浆ADH浓度明显升高。3. 间质性肾炎及肾浓缩功能严重障碍:间质性肾炎、药物、低钾、高钙、尿路梗阻、痛风等都可引起肾浓缩功能严重障碍,导致高钠血症。诊断时需结合病史、肾功能检查及血清电解质测定进行鉴别。4.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多见于老年患者,常因感染、应用利尿剂或糖皮质激素等诱发。患者表现为高钠血症、脱水、神经系统症状等。诊断时需与脑血管意外相鉴别。5. 特发性高钠血症:特发性高钠血症病因不明,诊断标准为:持续性高钠血症、无明显脱水和口渴感、禁饮时尿液变为高渗、肾小管对ADH仍有反应。此外,还需与原发性醛固酮症、皮质醇增多症等内分泌性疾患相鉴别。
点击查看
我的线上问诊经历 那是初夏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安静的客厅里。我,一位来自山东青岛的患者,因为工作的忙碌和对健康的关注,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寻求一位专业医生的建议。 医生***非常耐心地阅读了我的病情描述,他对我的病情非常关注,询问了关于肌酐、尿潜血、尿比重等指标的情况。在了解了我的服药情况后,他详细分析了我的病情,给出了专业的治疗方案。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新的药物疗程。虽然我之前已经确诊了氮质血症并使用过包醛氧淀粉胶囊,但在医生***的精确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下,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 在线上问诊的过程中,医生***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他不仅为我提供了详尽的药物指导,还告诉我如何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 如今,我已经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我深深感谢医生***的耐心和敬业,他让我感受到了医者仁心。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捷和高效。它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更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专业医生的关爱和温暖。
慢性肾衰竭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主要是由其他肾脏疾病逐渐发展而来。这种疾病的主要特征是肾脏实质损伤、肾脏明显萎缩,且无法维持基本的肾功能。临床上,慢性肾衰竭的危害较大,常见的有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还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问题。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促进新陈代谢。当肾脏发生慢性疾病,并且长期发展时,会导致肾脏实质性损伤,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肾衰竭。此时,肾脏已经无法维持基本功能,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潴留,机体内环境失去平衡。常见的症状有低钠、低钾、高磷血症等,还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病症等。以下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危害:1.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肾脏作为新陈代谢中的重要器官,在发生肾实质性损伤时,会直接导致机体内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早期肾小管功能损伤,会引起多尿、夜尿增多、低钾血症等。疾病晚期,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症状。同时,电解质排泄减少,可出现低钙、高钾、高磷血症。2. 代谢性酸中毒:肾脏可以调节机体内酸平衡。若肾脏实质性损伤,会导致机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常表现为恶心、呕吐,甚至昏迷。3. 心血管系统疾病:正常情况下,肾脏可以分泌肾素,调节血压。当肾脏实质性损伤时,会直接影响肾素分泌,影响血压的调节。同时,也可能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包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心率衰竭,这是慢性肾衰竭较为严重的情况。慢性肾衰竭的危害较大,给机体带来的伤害也很大。因此,一旦发生这类疾病,切勿忽视,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并配合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调养和锻炼,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防止出现更多的危害,帮助身体恢复健康。慢性肾衰竭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管理、生活方式的调整等。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建议: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尿剂、ACEI/ARB类降压药、磷结合剂等。2. 饮食管理:患者应遵循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的饮食原则,避免食用高钾、高磷的食物。3. 生活方式的调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4. 定期检查:患者应定期进行肾脏功能检查,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点击查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正坐在电脑前,准备在京东上购买我一直在使用的米氮平片。然而,突然间我意识到,我没有带处方,这让我有些担心。于是,我决定尝试在线上咨询一位医生。我打开了一个互联网医院的平台,看到了一位医生的头像,看起来非常专业。我鼓起勇气,发送了一条消息:“您好,我想咨询关于‘米氮平片’的问题。”医生很快回复了:“您好,您要咨询什么问题呢?”我详细描述了我的情况,并表达了我的担忧。医生询问了我一些问题,比如我在医院的治疗情况、病情恢复情况等。我告诉他,我之前有在医院开过这药,也一直在吃,但现在没有处方。医生提醒我完善复诊信息,并询问了我是否有哪些病例资料。我解释说,病例和处方都是电子版,只有主治医生那里有。医生告诉我,他们需要线下病例资料,包括门诊或者住院部病例,或者开药的处方单,或者是出院小结,或者是诊断证明。我表示我没有这些资料,因为我都是挂号去医院拿了药就走了。医生告诉我,没有这些资料,他们无法为我开具处方。虽然有些失望,但我也能理解医生的立场。医生告诉我,为了保证我的用药安全,他们只能为在线下医院经过明确诊断,并在线下处方用药,未出现明显药物副作用、不良反应,且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线上处方开药。我决定,还是应该去医院就诊,获取必要的病例资料。这次线上咨询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生的耐心和专业。虽然最终没有达到我的目的,但我对医生的服务非常满意。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在医生的帮助下,更好地管理我的病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CK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本文将介绍CKD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种疾病。 一、CKD的病因 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CKD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脏血管病变,影响肾功能。 2. 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是CKD的另一大常见病因,高血糖会损害肾脏血管和肾小球,导致肾功能下降。 3. 高血脂: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肾脏血管病变,引发CKD。 4. 药物和毒素:某些药物和毒素,如止痛药、重金属等,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引发CKD。 5. 其他因素:如遗传、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 二、CKD的症状 1. 蛋白尿: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是CKD的早期症状之一。 2. 血尿:尿液中含有红细胞,表现为尿液颜色异常。 3. 水肿:肾脏功能下降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引起眼睑、下肢等部位水肿。 4. 高血压:肾脏病变会导致血压升高。 5. 肾功能不全:晚期CKD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出现恶心、呕吐、乏力、贫血等症状。 三、CKD的诊断 1. 尿液检查:检测尿蛋白和红细胞,有助于发现CKD。 2. 血液检查:检测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 3.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可观察肾脏形态和结构变化。 4. 肾穿刺活检:可了解肾脏病理变化,有助于确诊CKD。 四、CKD的治疗 1. 原发病治疗: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2. 药物治疗:使用ACEI、ARB等药物降低血压,保护肾脏。 3. 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清除体内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 4. 肾脏移植:对于合适的患者,可考虑肾脏移植。 五、CKD的预防 1. 健康饮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减少肾脏负担。 2.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肾脏有害,应尽量避免。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4. 避免滥用药物:某些药物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应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