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阳痿早泄是一种常见的男科疾病,阳痿指过去三个月阴茎不能维持足够勃起,以进行满意性交,而早泄是最常见的射精功能障碍,通常以性交之始即行排精,甚至性交前即泄精,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为主要表现。

    对于阳痿早泄的治疗,在临床上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较为理想。

    常规治疗建议:

    • 患者大部分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针对这一部分患者应该进行及时心理的疏导。
    • 对于合并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甚至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应该同时进行治疗。
    • 药物治疗,包括麻醉药物、口服药物等进行治疗。
    • 心理行为治疗,包括一般的心理治疗、心理教育,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性生活的环境,从而降低射精的阈值。

    通过这些治疗,可以起到缓解焦虑情绪的作用,从而实现一个好的性生活。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阳痿、早泄时,通常采用复方治疗,即采取多种药物组成的方剂进行治疗。

    1. 首先,医生应明确患者属于阳痿、早泄或者同时存在的情况。
    2. 其次,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对患者疾病的证型进行区分,包括肾阳亏虚、阴虚火旺、湿热下注、气血两虚等,证型不同便采用不同的方剂予以治疗。

    中医治疗的辨证论治可使治疗更加精准,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 本期话题:左侧睡压迫心脏?这种睡姿才是真有害!

     

    更新时间:每周2、4

     

    视频来源:京东健康官方抖音号

  • 之前有专家公布新冠感染者,超过 90%都无症状,但是这个冬季完全放开我们以及身边的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后才发现几乎人人有症状,那是之前的调查数据不正确吗?我认为不是的,因为同一种毒珠,在夏季和冬季,在南方和北方,在一家人不同人身上都可能产生不同症状。

    这是为什么呢?需要从古籍上找答案。阳气,一种促进运动生长的力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皮肤毛孔夏开冬闭,人也是顺应自然的,冬季我们的阳气也收藏起来了,因此当感染新冠病毒后,我们的阳气不足,心脏像是蒙着一团乌云,感觉冷,血脉也因为阳气不足导致运行不畅,因此产生各种疼痛,正邪相争时,我们的身体很聪明通过产热让我们的血脉流通起来,帮助我们的阳清除病毒,但是由于冬季皮肤毛孔关闭,导致不易出汗,因此正邪争斗时间延长,此时如果不及时帮助身体发热发汗,邪容易压制我们的阳。

  • 男性不育可能和感染有关,可选择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盐酸坦索罗辛等药治疗,也可能和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等有关,则需要配合医生手术干预。

    1.感染因素:男性不育可能是由于生殖系统受到感染所引起的,会影响精子的发生,比如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可配合医生选择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盐酸坦索罗辛等药物治疗。

    2.精索静脉曲张:会导致男性不育和睾丸功能受损,单纯用药并不能达到改善作用,为了提高精子质量,恢复生育能力,可以配合医生选择精索静脉结扎术、精索静脉栓塞术治疗改善。

    3.鞘膜积液:这也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并伴随有阴囊肿大、排尿异常现象。一般不进行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自行缓解,也有部分患者则需要给予鞘膜翻转术、切除术、开窗术或折叠术治疗。

    此外,睾丸肿瘤、染色体异常、精道梗阻等也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建议患者要予以重视,不可私自乱用药物,需要前往正规医院,配合医生明确具体原因后再做治疗。

  • 乳腺癌患者,能吃豆制品吗?比如豆浆等。

  • 意识神志与表情

    • 休克早期,脑缺氧较轻,神经细胞的反应为兴奋,患者表现为烦躁、焦虑或激动。
    • 当休克加重时,脑组织血供进一步减少,缺氧更严重,此时神经细胞功能转为抑制,患者表现为表情淡漠或意识模糊,甚则出现昏迷。
    • 但亦有少数患者休克初期神志清醒,仅反应迟钝、淡漠、神志恍惚,诊断时易被忽略,应引起高度重视。

    皮肤

    • 当周围小血管收缩,微血管血流量减少时,色泽苍白,后期因缺氧瘀血口唇紫绀、斑状阴影,周围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四肢皮肤湿冷。大多数肤温低于正常。

    脉搏

    • 虚细而数,按压稍重则消失,脉率为 100~120 次/分钟,有时寸口部桡动脉不能明显触及,需在颈动脉或股动脉处测定。
    • 休克代偿期,周围血管收缩,心率增快,收缩压下降前可以摸到脉搏增快,这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 在休克晚期出现心力衰竭时,脉搏变慢而且微细。

    血压

    • 在休克代偿期,血压可无大的变化,随着休克的进展,必将出现血压降低。
    • 血压开始降低时以收缩压降低较舒张压明显,但血压的变化要参照患者的基础血压而定,一般来说,若血压下降超过基础血压的 30%,而脉压差又低于 4kPa,则应考虑休克。
    • 总之,对血压的观察,应注意脉率增快,脉压差变小等早期征象。

    中心静脉

    • 压正常值是 0.588~1.176kPa。在创伤休克时,由于血容量不足,中心静脉压可降低。
    • 临床上应与动脉压测定、脉搏、每小时尿量测定综合分析,判断血容量情况。

    呼吸

    • 休克时患者常有呼吸困难和发绀。
    • 早期代偿性酸中毒时,呼吸深而快。
    • 严重代偿性酸中毒时,呼吸深而慢。
    • 发生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

    尿量

    • 是表明内脏血液灌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尿量减少是休克早期的征象。
    • 若每小时尿量少于 25ml,说明肾脏血灌注量不足,常提示有休克存在。

    甲皱微循环

    • 显微装置下观察甲皱处毛细血管变化,可发现血流变慢,血色变紫,血管床模糊,严重时可出现红细胞凝聚,血流不均,最后可见血管内微血栓形成。

  • 肺炎引起的右侧胸膜局部增厚,平时会影响肺功能吗,需要用什么药物治疗,如果是肺炎引起局部的胸膜增厚了,它应该对以后的肺功能,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关键是要做肺部感染控制,肺部感染控制好了,才是对以后肺功能更好的保护,只是因为之前的肺部炎症感染刺激,导致的胸膜的局部增厚,不需要特殊的处理,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

  • 现在是天气中等冷的季节,全国也停了暖气了,早晚温差大,大家穿衣服稍不注意,就会感冒或得气管炎,肺炎。那么,得了这些病,大家需要怎么治疗呢?

    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病毒性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

    普通病毒性感冒有发热,头疼,咽喉痛,鼻塞,流鼻涕,全身乏力等症状。可以用连花清瘟颗粒清热解毒,如果伴有咽喉痛,可以加上消炎药一起治疗。注意多喝水,多休息。一般 3 天左右很快就会好。

    气管炎,肺炎,一般是细菌感染,细菌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其他微生物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等。这就需要先用广谱抗生素,比如青霉素类或头孢类,前提是不过敏才行。再查个肺炎支原体抗体,看看有没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如果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就用大环内酯类消炎药,比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消炎。

    但是,广谱抗生素,青霉素类和头孢类也有敏感和不敏感的,所以,痰培养及药敏也是必须的,如果用了一天头孢类消炎药,患者症状不好转,就可以试着换青霉素类消炎药。待三天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选择敏感抗生素,这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

    另外就是反复高烧患者,要考虑是否有流感,需要查流感抗原,应用奥司他韦治疗流感。

    最后,记得疫情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必须的哦!

  • 临床表现不同

    “耳石症”与“颈性眩晕”临床症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患者难以区分清楚, 非专科的医生也易误诊误治。

    “耳石症”是分属于耳鼻喉科的一类典型的外周性前庭功能异常而引发的疾病, 英文简称(BPPV ), BPPV 的临床症状主要特点:头部位置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而突发眩晕。

    眩晕为旋转性, 多数持续数秒至 1min 左右, 在这类疾病的临床症状方面, 具有区域局部反应的特点即并非所有患者均可出现不良反应。具体的不良反应症状包括了恶心、呕吐、心率不稳等症状。另外, 患者感官上还会出现身体漂浮感强烈、平衡感下降以及幻视等现象。从临床症状的出现时期判断, 症状主要出现在晨起, 躺下、翻身时发作, 发病前无任何先兆, 重复诱发体位眩晕可重复出现。特征性位置性眼震, 是其重要体征。

    “颈性眩晕”则是分属于骨科和眩晕门诊的一类典型疾病,患者出现眩晕的主要原因在于, 其椎动脉由于发生压迫而引起的头晕。

    是一种由于颈椎源性病变, 导致椎动脉供血障碍, 引起小脑和内耳的血液循环障碍, 继发眩晕或头晕。

    颈椎小关节紊乱可能是导致眩晕或头晕的直接原因。头晕主要特征为:头昏眼花, 感觉身体漂浮的, 走路像是踩在棉花上, 担心会摔倒或害怕失去意识。多在头颈较大幅度扭转、低头、仰头时容易诱发。多伴有耳鸣、恶心、视力模糊、平衡失调等临床表现。头部姿态异常, 颈肩部疼痛是其主要体征。

  • 脑血栓的中医治疗在中国已经广泛应用多年。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从患者个体出发,将脑血栓辨证分型主要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神志昏迷。一般对于脑血栓患者不单纯使用中医治疗,而更关注中西医结合互补的原则。比如有些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会出现药物抵抗或者不耐受,中药可以改善其不耐受的现象,同时中药大部分活血化瘀的药物都有改善脑循环的作用。

    脑梗死期间,患者出现发热、便秘等并发症都可以通过中药明显改善。中医药治疗脑血栓的优势最大还是在于脑血栓的恢复期,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中药、针灸等技术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加快恢复。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