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出现肾阴虚或者肾阳虚建议就诊中医内科,通过口服中药来治疗,临床治疗肾阴虚使用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等,治疗肾阳虚使用桂附地黄丸、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等。

    当然,也可以就诊针灸推拿科,通过针灸、艾灸辅助治疗,选择的穴位有肾俞穴、关元穴、涌泉穴、太溪穴等等。

    治疗是必要的,饮食也要配合调理,多吃点牛羊肉、枸杞、桑椹、山药等,注意节制房事和手淫,进行适当的运动,避免出现熬夜的情况,以免加重阴虚的病情。

  • 口腔卫生状况不理想、鼻窦炎、扁桃体结石和消化道问题都可能引起口臭。

    治疗口臭需要先找出导致口腔异味的原因,针对性进行治疗,就诊科室主要包括口腔科、耳鼻喉科和消化内科。

    口腔清洁工作不到位,会导致牙菌斑、牙垢和牙结石大量出现,牙齿也会变黑,往往还伴有口腔异味,有时候还会出现龋齿。需要到口腔科就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同时,也应该每天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吸烟也会带来口臭的问题,建议戒烟。

    鼻窦炎、扁桃体结石等鼻咽部问题可以导致鼻咽部异味,也表现为口臭,应该到耳鼻喉科治疗。

    如果平时有消化不良症状,应该到消化内科排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改善肠胃功能,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以缓解口臭。

  • 脑血栓可以引起的疾病,其本身提法不太确切,脑血栓本身就是疾病。脑梗塞病人其实分为几大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所以脑血栓形成本身是脑梗塞的一种类型,是独立的疾病。

    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的具体部位有关系。

    • 大脑有很多不同功能分区,当血栓形成在语言功能区可能会出现语言功能障碍、口齿不清、他人说话听不懂、理解障碍、表达障碍、心里想的讲不出来。
    • 如果血栓形成在运动功能区,出现讲话口齿不清楚、肢体乏力、活动不灵活,甚至出现肢体麻木、完全活动障碍等问题。
    • 如果血栓形成在情感中枢,可能会出现严重明显性格改变。本来很活泼好动的人,变成沉默寡言、少动、少语。
    • 如果在控制精神功能的分区,病人出现突然激起精神行为的异常、无缘无故大笑或无缘无故哭泣,甚至病人出现冲动伤人的行为。

  • 脑血栓形成原因具体如下:

    • 动脉粥样硬化为本病基本病因,常伴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 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镰状细胞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原因相对比较少见;而脑淀粉样血管病、烟雾病、肌纤维发育不良和颅内外夹层动脉瘤等原因较罕见;
    • 某些脑梗死病例,虽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但很难找到确切病因。其可能病因包括脑血管痉挛、来源不明的微栓子、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蛋白 C 和蛋白 S 异常、抗凝血酶Ⅲ的缺乏,及纤溶酶原激活物不全释放伴发高凝状态等。

    针对以上病因,建议大家首先要忌烟酒,低盐、低脂饮食,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

  • 多吃天然“控脂药”

    >>>>适当多喝水

    高血脂患者的血液黏度高,血流速度减慢,血小板会在局部沉积,易形成血栓。日常适当多喝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适当多吃深色蔬果

    新鲜蔬果不仅富含维生素、叶绿色等多种营养素,也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它能阻止肠道吸收并排出多余的胆固醇、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辅助降低血脂,改善血液环境。

    推荐:香菇/苹果皮

    香菇富含烟酸,每天食用 90g,即 5 朵左右,可辅助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

    苹果皮含有苹果酸、膳食纤维、果胶等物质,可以阻止肠内的胆酸重新被吸收,起到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因此,炖肉时可以加些苹果皮,而且加热后的苹果皮抗氧化成分会大幅增加,对血脂、血管健康都有非常好的帮助。

  • 同时患有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消化道出血,首先需要积极治疗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因有急性胃粘膜病变,见于长期口服止痛药物的患者;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治疗除了抑酸,保护胃粘膜、止血等外,需要对原发疾病给予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就需要手术止血。

    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需要看患者的具体症状。哪种疾病的症状明显,对患者的影响大,就需要先治疗哪种疾病。胆囊炎可以给予消炎治疗观察,消炎治疗效果不好的,就需要手术治疗。胆结石、肾结石如果没有相关症状,可以不予治疗,定期复查腹部超声。但如果胆结石或者肾结石引起腹痛等症状,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 1. 降糖药:餐前半小时服用

    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及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等,宜餐前半小时服用。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暂,应在餐前 5-20 分钟口服,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给药可能引起低血糖。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与吃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效果最好,如在饭后或饭前过早服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二甲双胍对胃肠道有些刺激,故宜在餐中或饭后服。

    2. 降压药

    长效——早晨 7-8 点

    短效——早晨 7-8 点及下午 2-4 点

    一般来说,血压在清晨和下午时最高,晚间血压最低。每日一次给药的长效降压药或缓控释制剂,以早晨 7-8 点服用为宜,如氨氯地平、氯沙坦、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短效降压药每日两次给药,早晨 7-8 点及下午 2-4 点服用为宜,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硝苯地平片等。

    3. 他汀类调脂药:晚餐后服用

    调脂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宜晚上服用,因肝脏合成胆固醇峰期多在夜间,晚餐后服用有利于提高疗效。

    4. 抗抑郁药:清晨服用

    抑郁、焦虑、猜疑等症状,常表现为晨重晚轻,适合清晨服用,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5. 非甾体抗炎药:餐后服用

    应该餐后服用,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除外)、对乙酰氨基酚、贝诺酯、吲哚美辛、尼美舒利、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

    6. 骨质疏松症药物:早晨空腹

    口服双膦酸盐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宜早晨空腹服用,服药半小时内避免躺卧,以减少对食管的刺激。因骨质疏松症患者常服的钙剂和维生素 D,会干扰双膦酸盐发挥药效,必须间隔至少半小时后再服用。

    7. 维生素类药、钙剂

    维生素及复合维生素等宜餐后服用,有利于吸收。钙剂宜睡前服,因人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睡前服用可使钙得到更好的利用。

    8. 胃药

    抑酸药:空腹或餐前

    促胃动力药:餐前

    抗酸药:餐后 1 小时及睡前

    抑酸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尼替丁等,宜空腹或睡前服用。促胃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宜餐前服用,有利于促进胃蠕动和食物排空,帮助消化。抗酸药如铝碳酸镁、铝镁二甲硅油等,宜餐后 1 小时及睡前服用。

    9. 平喘药:睡前半小时

    哮喘多在凌晨发生,平喘药如氨茶碱、β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宜在睡前半小时服用,至凌晨时血药浓度最高,疗效较好。

    10. 激素类药物:早上 7-8 点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片、地塞米松等,宜将一日剂量于早晨 7-8 点服用(早餐后),因为人体内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变化,分泌的峰值在早上 7-8 点,此时服用可避免药物对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抑制较轻,可减少不良反应。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宜早餐前空腹服用。

    11. 催眠药物:睡前半小时

    催眠药起效快的,如水合氯醛,需临睡时服用;起效慢的,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片、地西泮片、硝西泮、佐匹克隆片等需睡前半小时服用。

  • 川崎病,是 1967 日本科学家川崎首先描述报道的,为纪念其对川崎病的认识,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疾病。川崎病好发于 6 个月~5 岁的儿童,但近年小于 6 个月的婴儿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川崎病早期的临床表现,可能只有发热,随后慢慢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和手足红肿等典型改变,容易和感冒、气管炎等常见疾病混淆。

    小婴儿出现以下情况应该考虑川崎病可能:

    • <6 个月婴儿长时间发热、易激惹;
    • 婴儿长时间发热伴不明原因的无菌性脑膜炎;
    • 婴儿或儿童长时间发热及不明原因或培养阴性的休克;
    • 婴儿或儿童长时间发热及颈部淋巴结炎抗生素治疗无效;
    • 婴儿或儿童长时间发热及咽后壁和咽旁蜂窝织炎抗生素治疗无效。

    心脏损害是川崎病的特点,也是本病预后不好的最重要原因。 川崎病的治疗及预后,多数病人治疗效果好,早期及时诊断并使用足量的人免疫球蛋白是治疗的关键 ,对于阻止川崎病导致冠脉病变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则容易损害患儿冠状动脉,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事实上,在临床实践中小婴儿川崎病经常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气管炎,导致心脏损害、冠脉扩张等严重后果。2017 年美国 AHA 新版指南指出,小婴儿的川崎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漏诊。

  • 疝气手术后大概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能够完全恢复,恢复时间因个人体质差异和术后护理情况不同稍有差异。

    疝气术后七、八天的时候可以拆线,皮肤上的伤口能够愈合了,但内部组织的愈合恢复较慢,至少得三个月的时间;应用生物补片的要和组织完全融合也得三个月左右。所以术后至少三个月内不要负重,特别是不能干重体力活,以免内部伤口破裂。一旦破裂后果很严重,还得二次缝合重新治疗。

    疝气术后要按照医生的叮嘱定期换药,并仔细观察伤口的恢复情况,看伤口是否有红、肿、痛、渗液等感染情况。患者术后要注意休息,不能剧烈活动,以免复发。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证大便通畅,才能促进术后身体尽快恢复。

  • 误区 1:勤奋洗脸,清洁产品不换季

    告别高温夏天,不再油光满面,如果你还如夏天般用强力清洁产品洗脸,会让脸越洗越干,且更易引起敏感症状,如泛红、脱皮、瘙痒等。此时应收起皂类(或含皂碱)及含果酸、水杨酸等成分的洗脸用品,避免使用磨砂洗面奶,改用成分单纯、温和的保湿洗面奶。一天洗脸不宜超过两次,水温更不能太高,否则热水会破坏皮肤的皮脂膜,降低表皮保水能力,刺激脸部毛细血管扩张,让人觉得干痒、不舒服。

    误区 2:每星期去角质

    虽然去角质可以帮皮肤重拾光彩,但过于频繁地去除角质(例如每周做 1 次以上),或同时使用好几种去角质产品,会让角质层变得越来越薄,失去储水及抵抗外界环境伤害的能力。

    寒冬时节,保养偷点懒也无妨。把去角质间隔的时间拉长一点,对皮肤反而更好。即使是油性皮肤,一两周去一次角质就可以了;皮肤本来就偏干的人,甚至可将时间拉长到每月 1 次。

    误区 3:只搽化妆水保湿

    由于讨厌脸上油乎乎的感觉,很多人根本不碰含油保养品,洗脸后只搽保湿化妆水,以为这样皮肤就会水嫩透亮,却不知如此非但不能吸饱水,反而令肌肤更干。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后续的锁水产品,化妆水很快就会蒸发,尤其当外界很干时,蒸发的速度会更快,甚至还会一并带走脸部皮肤原有的水分。冬天宜选择不含酒精的产品(较少刺激性),且趁脸部还湿润时,赶快搽上保湿产品,并再上一层乳液或乳霜,以及时锁住水分。

    误区 4:频繁喷矿泉喷雾

    补水平日保养时,有人喜欢随身带一瓶矿泉喷雾,以便随时拿出来喷一喷,舒缓不适。其实这样反而可能吸干皮肤原有的水分。

    虽然保湿矿泉水含有微量的矿物离子,的确可以补充水分,但由于不含能锁水的保湿成分,所以经常事倍功半。如果喷的次数太频繁,同时又没有搽乳液锁住水分,会让皮肤陷入干――湿――干的恶性循环。

    误区 5:天天敷面膜

    面膜并非创造水嫩皮肤的“万灵丹”,况且,如果其中含有酒精、果酸等成分,敷得太频繁会刺激脸部肌肤,令其变得脆弱。冬季最好使用成分单纯的保湿面膜,每周敷一两次,每次时间不能太长,约 15―20 分钟即可。不要等到整片面膜都干掉再拿下来,否则水分蒸发,根本起不到保湿作用,之后,要记得赶紧搽上乳液或乳霜锁住水分,保湿才算大功告成。

    误区 6:迷信某种保湿成分

    接触任何一种保湿成分时,都必须考虑两件事:一是本身肤质是否适合;二是如何使用,以及需要搭配其他什么成分,才能真正做好保湿。选择保湿产品时,最好能花些时间看看它的成分标识,尽量保证其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效成分,例如一瓶同时有“吸水”和“锁水”功效的保湿剂,就会比较好。

    误区 7:油性、“痘痘族”不用保湿

    “痘痘族”或油光满面的人,常嫉“油”如仇,拒含油保养品于千里之外。事实上,皮肤的出油量和角质层的含水量是否充足,没有绝对的关系。油性皮肤的人不一定就不缺水,因此,根据皮肤状况适时调整所用的保湿产品,还是很有必要的。“痘痘族”也不是完全不能碰乳液,在皮肤变干燥或脱皮时,就可视情况使用乳液加强保湿。

    误区 8:疏忽防晒

    冬天阳光和煦,但这并不代表没有紫外线的威胁。而且,忽略防晒会让皮肤本身的保水能力变差。出门前一定要搽上些防晒产品。一般来说,办公室一族使用 SPF(防晒指数)15―SPF30 的产品就足够了。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