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阴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临床可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治以滋阴为主。若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阴虚可见于多个脏器系统组织的病变,常见者有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脾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等,以并见各脏器的病状为诊断依据。

    阴虚严重者可导致亡阴证,症状为:汗热而黏、呼吸短促、身畏热、手足温、躁妄不安、渴喜冷饮,或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此属体液大量消耗而表现出的阴津枯涸的病变,为危重证候,应及时予以滋阴补津。

  • 前几天有一女性朋友电话咨询我,说她查体发现有一个卵巢囊肿,医生给她开了一些中成消炎药,她非常希望通过药物消除卵巢囊肿,电话中流露出她的担心,犹豫及期望。通过她的咨询,我觉得值得在这里与大家说一说,卵巢囊肿的治疗,它是否可以通过药物治愈呢?

    卵巢囊肿从病因上说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进一步解释说就是卵巢正常的功能变化产生的囊肿,叫生理性囊肿,它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增大或者消失。还有就是卵巢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肿物叫病理性的,不会随着月经周期变化而消失。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生理性的卵巢囊肿只需要定期复查,不用治疗,它就会自己消失。

    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囊肿服用药物其实没有意义。所以对于生理性的卵巢囊肿,需要记住大夫的叮嘱:等待,复查 B 超就行!3 个月复查超声时,结果提示卵巢囊肿消失了,那么你就可以心情轻松下来。那么病理性的囊肿可以用药物治疗吗?这其中的炎症性的囊肿,可以经过抗炎药物的使用使囊肿进一步变小,减轻症状,但一般不能完全消除。

    还有卵巢巧克力囊肿,可以用药物 GnRHa 在术前或者术后进行预处理和预防复发。因此我们说病理性的囊肿,我们用药可能缓解,但不可能完全消除。

    因此,病理性的卵巢囊肿一般要考虑手术治疗。提起手术,大家都非常恐惧,其实现在针对卵巢囊肿的治疗,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做到微创,恢复快捷的常规治疗方式,成为病理性卵巢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 如果它没有任何伴随症状,很可能它是比较轻微的一种病症,只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很可能它会跟情绪波动有关,很可能跟工作繁忙相关,或者说在家里面带小孩,不听话的时候那个相关,还有熬夜睡眠不好的时候相关。

  • 肺癌积液抽水三天死了,肺癌积液有恶性胸水,出现恶性胸水的,通常都是比较偏晚的肺癌患者,抽了胸液以后三天去世了,说明确实是比较晚期的。

  •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 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 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 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主要有两种疾病: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我们平时所说的脂肪肝就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肝患者应遵循的饮食原则:

    • 限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每餐只吃七八成饱。

  • 我家宝宝 3 岁多,还在穿纸尿裤,家里老人都有意见了,对此我很苦恼,宝宝什么时候才能告别纸尿裤啊?”

    我的回答是:“穿”到桥头自然“止”!

    纸尿裤作为解放家长双手的伟大发明,安全实用又方便,所以不用急着摆脱尿裤。让孩子“挂空档”还会让不怀好意的人有机可乘。

    关键是——过早脱离纸尿裤也不能让宝宝更快学会上厕所。

    根据梅奥诊所的建议,大部分孩子可以在一岁半至两岁的时候开始如厕训练。但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孩子甚至到 3 岁才准备好进行如厕训练。进行如厕训练后,大多数孩子在 4 岁之前可以控制日间排尿,要实现睡眠期间的排尿控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部分儿童直到 5-7 岁时才不会夜间尿床。

    什么时候告别纸尿裤,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选择。

    比如白天总是可以保持干爽,那么白天可以尝试不穿纸尿裤。孩子夜间不尿床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

    如果给孩子脱掉尿裤之后,发现孩子又尿裤子了,也不必担心。

    纸尿裤可以再穿一段时间,随着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能力逐渐增强,到时再完全告别也不迟。

    记住,孩子是自己的,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

    孩子纸尿裤穿到啥时候,我们可以决定。

    PS:如果孩子超过 5 岁还会频繁尿床(≥2 次/周,持续 3 个月以上),则需要考虑遗尿症的可能,这种情况,尽早评估可能对家长有利,所以家长可寻求小儿肾脏科医生帮助评估。

  • 本证多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脾胃运化不利,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不能荣于面,故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均为气虚之象。

    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

  • 小儿打呼噜是呼吸受阻的信号,其中鼻咽部腺样体肥大及扁桃体肥大是小儿打呼噜最常见的原因,对小儿生长发育不利。

    据研究,婴幼儿在深睡时诱导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另外,慢性鼻炎、鼻腔新生物及鼻腔异物也会出现睡眠时打呼噜,小儿睡眠时打呼噜,张口呼吸,长期慢性缺氧对健康不利。

    打呼噜影响小儿睡眠结构,深睡少、浅睡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打呼噜可引起鼻根塌陷,唇厚而上翘,开唇露齿牙,医学上称“腺样体面容”。

    影响小儿智力和记忆力

    小儿打呼噜因睡眠受影响,长期缺氧,大脑血液供应不足,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差,会严重影响智力和记忆力,容易被误认为“弱智儿童”,另外,小儿因长期吸气阻力增大而导致胸廓发育畸形(鸡胸),容易被误诊为“缺钙”。

    因此儿童打鼾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首先要到耳鼻咽喉科检查鼻咽部腺样体及扁桃体,如有异常,则要进一步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平衡,保持作息时间有规律性。明确诊断为儿童鼾症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在医学上这种手术并不复杂,通常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掉呼吸道内不正常肿大部分,使呼吸通畅无阻,如:采用扁桃体、腺样体肥大(鼻咽部)切除,消除呼吸暂停现象,使孩子的记忆力、智力和身心都得到正常发展。

  • 胃动力不足的原因

    • 胃分泌功能紊乱:人的胃壁中有两种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一种分泌消化酶,另一种分泌胃酸。当这些细胞的功能下降时,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亦减少,这样会反射性地抑制胃部肌肉的收缩和蠕动,从而产生胃动力障碍。
    • 精神情绪变化:精神紧张和情绪悲伤可使胃电活动紊乱,影响到交感神经从而造成胃肌收缩频率缓慢,胃中食物不能及时排到肠道中,形成胃内食物和气体滞留,产生腹胀、嗳气、恶心等诸多症状。
    •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速度减慢,引起了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因为人的近端胃容纳及贮存食物的功能下降,不能在进食后正常舒张,患者就会出现饱胀感,通常还会伴有嗳气、腹胀,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
    • 进食不当:进食过多的萝卜、土豆、红薯、板栗等食物。暴饮暴食,饮食过量,使胃的负荷超过常态,胃部肌肉蠕动力量不足,胃不能按时排空,胃内积存食物过久,会导致胃动力不足
    • 不良生活习惯

  • 睡觉起来头晕需要具体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 患者可能睡眠质量较差,还保持混沌的睡眠状态,此时起床后会出现头晕;
    • 从睡眠恢复到觉醒状态;
    • 睡眠当中受到干扰,如打呼噜,因为打呼噜可伴脑缺氧,此时可伴发睡眠后头晕的现象;
    • 高血压,很多高血压患者睡眠中会有血压波动。刚开始入眠时是低血压,深睡眠后又高血压,快醒时又变成低血压,巨大的波动可以造成脑功能受损,可以有头晕现象;
    • 做梦,做梦后可以造成头晕的现象,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
    • 体位性低血压,有的人对于生理性血压降低比较敏感,可以产生起床以后头晕;
    • 耳朵前庭功能障碍,当头位和体位改变之后由于两侧前庭的不对称可以产生眩晕的感觉和头昏的感觉。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