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了解、诊断和治疗
垂体瘤是一种在垂体上发生的肿瘤,通常也被称为垂体腺瘤。这种疾病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占据了10%-15%的比例。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医生对垂体瘤的认识不断提高,近年来垂体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部分神经外科中心的垂体瘤收治量甚至占到了所有肿瘤的三分之一。
国外一项研究表明,随机抽样选择100个正常人进行鞍区的核磁共振检查,垂体瘤的检出率高达16%。这说明垂体瘤的检出率非常高,只是大多数人没有表现出相关的症状。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垂体瘤的分类有关。
垂体瘤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激素分泌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按照肿瘤大小的不同,垂体瘤分为垂体微腺瘤(直径小于1cm)和垂体腺瘤(直径大于等于1cm)。根据分泌激素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激素分泌性垂体瘤和无功能腺瘤。尤其是无功能腺瘤,当肿瘤体积不大时,往往没有不适的症状和体征,难以被发现。
垂体瘤的大小与治疗预后密切相关。大约70%以上的垂体无功能瘤不需要治疗,若没有相应的垂体功能低减的情况,临床上可以长期随诊。若在随诊的过程中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肿瘤生长速度加快,压迫了周围的组织(如视野缺损等),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常用的按照激素分类将垂体瘤分为以下四种:泌乳素分泌型垂体瘤、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型垂体瘤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型垂体瘤。当然还有FSH、LH型垂体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女性月经紊乱、不育,男性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不育等。激素分泌型肿瘤可以是单独发生,也可以是两种以上激素分泌增多的混合性肿瘤,临床表现也有相应的混合症状。
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垂体瘤的临床表现千差万别,患者首诊的科室也会相对分散,最常见的就诊科室为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妇科、眼科、皮肤科、骨科、男科以及皮肤科等等。在某些基层和专科医院,由于缺乏垂体瘤综合治疗的中心,患者往往辗转多个科室,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从而贻误了病情,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精神和物质的压力。
垂体瘤的诊断主要依据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垂体激素的检测以及影像学的检查等做出诊断。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其中以核磁共振(MRI)检查对垂体瘤的检出率最高。通过鞍区薄层(每1mm扫描一层)增强影像的MRI检测,若结合动态造影MRI检测,直径小至2-3mm的垂体微腺瘤也可以显像。鞍区薄层CT可以了解鞍底骨质的破坏程度以及蝶窦气化的程度,不仅对诊断有帮助,同时对手术也有指导价值。
关于垂体瘤的治疗,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是否分泌激素以及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垂体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三种治疗方法。由于垂体瘤的特殊性,很多时候一种方法无法达到完全治愈,应该根据患者垂体瘤的大小、激素分泌的情况、并发症及共患疾病的情况、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垂体瘤多数是良性肿瘤,患者应将其视为如同高血压等慢性病一样要终身随访。对于手术的患者,术后定期(每3-6个月)复查垂体前叶功能,每半年到一年复查鞍区MRI,监控肿瘤的复发及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