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病因、症状及诊断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是一种罕见的眼科疾病,首次由Jampol等人在1984年报道。该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有关。通常情况下,患者只有一只眼睛受到影响,占比约为87.3%,并且青年女性更容易患上此病,占比约为78.6%。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视力突然下降和闪光感,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视野暗点。视力下降的范围可以从1.0到0.05,但大多数情况下是轻度或中度下降。眼前段检查正常,而眼底检查可见多个白色点状病灶,位于视网膜的深层及RPE,多分布在血管弓附近的后极部和黄斑周围,但不侵犯中心凹。这些病灶的大小不等,直径约为100~500μm,颜色淡且边界模糊,类似于低功率激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光凝斑。中心凹处常可见细小的色素颗粒,部分病例的视盘边界不清,在急性期可见玻璃体有少量细胞,少数病例可见血管白鞘形成。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早期可见相应于白点病灶的簇状强荧光斑,后期可见病灶荧光素染色和视盘毛细血管渗漏。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的早期并不显现脉络膜血管的异常,但在10min之后的造影后期可见无荧光暗点。在眼底镜下和荧光素血管造影时不易察觉的病灶,此时明显可见。无荧光的斑点直径大于其他检查时所见的相应病灶,视盘可见环形的弱荧光区围绕。
值得注意的是,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与其他一些视网膜色素上皮和(或)脉络膜的炎症性疾病有相似之处,例如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鸟枪弹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拟眼组织孢浆菌病综合征等。这些疾病也可以表现为白点状眼底改变,但不属于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的范畴。为了进行鉴别,可以进行荧光素血管造影。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不需要治疗。眼底白色病灶通常在1~2周内消失,多数患者的视力可以恢复,少数患者可能会复发,但即使复发,视力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