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最新治疗进展和分子鉴别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源自卡哈尔间质细胞或共同前体细胞的非上皮、间叶细胞肿瘤。这种肿瘤的发生与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CD117)或相关受体的突变有关。它是最常见的腹部软组织恶性肿瘤,年发病率在每百万3~7人之间,高于欧洲、韩国和香港的报告数据。
胃肠道间质瘤最常见于胃(50%~60%)、小肠(30%~35%)、结肠和直肠(5%)、食道(<1%),以及少部分消化道外(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后;<5%)。平均诊断年龄为63岁,未满20岁的患者不到1%。家族性症状如Carney三联征、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症状或胃肠道间质瘤相关的神经纤维瘤病类型,通常在20岁以内发现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可能是非特异性的,如模糊的腹部不适和腹胀。高达25%的病人是在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的。症状与肿瘤大小相关,消化道出血、腹部疼痛或类似于溃疡的症状是最常见的表现。由于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粘膜下且不表现出局部浸润,其与粘膜层肿瘤相比在引起出血或梗阻症状前能长得更大。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CT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胃肠道间质瘤于粘膜下层内生性生长,使其在影像学上更难分辨大小和程度。如前所述,胃肠道间质瘤可被高分辨率三期CT视为常发生于胃或小肠的富血供、不规则的异型性肿块。同其他前肠肿瘤一样,三期CT(口服和静脉造影,动脉和静脉期)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些肿瘤血管的性质和程度。由于大部分转移在腹腔内,腹部CT扫描足以捕捉大部分的转移性病灶。
酪氨酸激酶受体突变是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机理的主要原因。KIT基因(及其相关酪氨酸激酶受体的过表达)和PDGFRA基因突变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占80-85%。这两种突变是相互独立的,患者不会同时阳性。基因芯片分析得到了更多的胃肠道间质瘤标记,最显著的是DOG1、FLJ10261基因,其广泛表达于所有突变类型的胃肠道间质瘤中。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新辅助治疗。局限性病灶手术切除仍是唯一可能治愈胃肠道间质瘤的方式。对于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已被证明有效。舒尼替尼和瑞格菲尼也被用作二线和三线治疗药物。新辅助治疗用于有切除可能的胃肠道间质瘤,术前应用伊马替尼能增加手术切除可能性及长期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