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脚抽筋:不仅仅是缺钙
骨科疾病在发病前会发出很多信号,例如疼痛、头晕、走路咯噔咯噔响、腿脚经常抽筋等都是骨病的警示信号。抽筋,医学上称为肌肉痉挛,是神经肌肉异常兴奋引起肌肉不自主、无征兆的过度收缩,发作时表现为肌肉明显压榨样收缩,疼痛难忍,可持续数秒或数十秒,后逐渐缓解,可残留局部痛感。
抽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夜间抽筋、运动抽筋、疾病性抽筋等。其中,夜间抽筋和运动抽筋是最常见的抽筋类型。夜间抽筋包括在任何静态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抽筋,如睡觉时或静坐时;运动抽筋常见于剧烈运动时,全身处于紧张状态,腿部肌肉收缩过快,放松的时间太短,局部代谢产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从而引起小腿肌肉痉挛。
抽筋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缺钙外,还包括肌肉连续收缩过快、寒冷刺激、疲劳过度、睡眠姿势不好、全身疾病等。例如,老年妇女雌激素下降,骨质疏松,都会使血钙水平过低,肌肉应激性增加常发生腿抽筋;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引起腿抽筋;长途旅行、爬山、登高时,小腿肌肉最容易发生疲劳,当它疲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痉挛;长时间仰卧或俯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也会引起肌肉“被动痉挛”。
抽筋的预防很重要。想要减少抽筋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驱寒保暖,适当锻炼,适当补钙,改善血供,找明原因,积极治疗。例如,在睡眠时,睡前热水烫脚,每日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和运动,活动前注意热身,改善血供,增强肌肉收缩能力;多吃维生素 D、钙片、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虾皮、海带、豆腐;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消除引起血管管腔直径变小的因素,减轻体重,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 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
总之,腿抽筋的症状常常被人们忽视,所以这部分骨科疾病患者会被当作一般腿抽筋或缺钙来治疗而耽误了病情。因此,在出现腿抽筋症状时,应该及时找明原因,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