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常识、类型、治疗及预防
在消化内科门诊,经常会遇到胃镜报告显示“胃息肉”的情况。这种情况常常引起患者的担忧和焦虑,误以为自己患上了胃癌。那么,胃息肉究竟是什么?需要如何治疗?本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首先,胃息肉是指胃粘膜上局限隆起的良性病变,多由胃粘膜异常增生引起。胃息肉最常见于胃的胃窦和胃底部分。根据形态和组织学特点,胃息肉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有蒂和无蒂息肉、单发和多发息肉,以及炎性或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最易发生癌变,需要引起警惕。
胃息肉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目前仍不完全清楚。根据研究初步提示,胃炎性或增生性息肉多是由于胃内感染和损伤引起的适应性反应;而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可能是由于外界或环境因素改变而导致多个基因改变而产生。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或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胃息肉常伴有慢性胃炎,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如上腹不适、反酸、烧心等。胃息肉可无阳性体征,伴有出血者可以出现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
胃镜成像清晰,是目前诊断胃息肉的首选和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内镜下息肉多呈圆形或半球形,少数为分叶状,表面黏膜光滑或有细颗粒感,多呈橘红色,较周围黏膜色泽稍重。若内镜下观察息肉表面有糜烂坏死、基底部有浸润性病变、表面颗粒大小不等、息肉呈结节状等应考虑有恶变的可能。内镜下所见到的息肉均应常规活检,明确息肉性质。根据息肉性质决定下一步治疗。
胃息肉是一种公认的胃癌癌前期病变。据统计,约有1-5%的胃镜受检者中可发现息肉,其中约80%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约20%为腺瘤性息肉。前者癌变率低约为0-5%;后者癌变率高一般在25-50%之间,甚有高达66.5%的报告。胃息肉发生癌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息肉的大小、组织学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程度、年龄以及地区和种族等。
如发现有胃息肉,在病理结果回报排除癌变后多主张胃镜下摘除,目的是预防息肉癌变。根据胃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长短粗细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1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通过内镜定期随访,还可发现息肉复发,并给予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
一些胃息肉患者,尤其是多发息肉患者,其家族成员也常患有息肉,又叫家族性息肉病。如若发现家人有息肉病,其他成员应及早到医院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癌变。
胃息肉的预防主要包括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食物,不长期饮酒等。因为胃肠息肉多数没有临床症状,大多在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所以,年长者、有家族病史者、以及既往有胃肠息肉病史的患者除遵循以上原则外,需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