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用药要谨慎
哺乳期妇女用药需要格外谨慎,因为药物不仅会进入人体循环系统,还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虽然人体存在血乳屏障等天然屏障,可以阻止部分药物进入乳汁,但仍有不少药物可以穿过这些屏障,甚至个别药物的乳汁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浓度。例如,红霉素在乳汁中的浓度可以比血液中高4-5倍,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甚至可以高出3-12倍,这对乳儿的正常发育危害极大。
有些药物虽然乳汁中含量很少,但其危害却不容忽视。例如,吗啡可能导致儿童窒息,氯霉素可能损害乳儿的造血功能,四环素可能导致乳儿牙质改变,链霉素可能影响乳儿听力,磺胺药物可能引起乳儿粒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苯海拉明和异丙嗪可能导致乳儿昏睡,抗癫痫药物可能导致乳儿发育迟缓,痢特灵可能导致乳儿溶血,阿托品可能导致乳儿颜面潮红和啼哭不止,酚酞和大黄可能导致乳儿腹泻。
以下是一些哺乳期妇女禁用的药物:
锂盐(抗燥狂病药):乳儿血中显著增多,抑制发育。
放射性碘(放射性制剂):损害乳儿。
甲氨蝶呤(抗代谢药):抗脱氧核糖核酸,抑制生长发育。
滴滴涕、四氢大麻酚等:仅由乳汁排泄,使乳儿中毒。
苯茚二酮(抗凝血药):出血、凝血时间延长,易发生出血。
氯霉素:抑制骨髓,妨碍造血功能,乳儿呕吐不止。
异烟肼:抗脱氧核糖核酸,抑制生长发育,其代谢还会引起肝中毒。
以下是一些可能对乳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大量饮酒:乳儿昏睡。
抗菌药物:
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念珠菌病(可服制霉菌素预防)
磺胺药:叶酸缺乏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
庆大霉素及链霉素(注射):耳毒性损害
四环素类:乳儿骨、牙受损
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扑米酮等):新生儿嗜睡。
抗甲状腺药(甲亢平、碘化合物、硫氧嘧啶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呆小症、粒细胞缺乏。
阿司匹林:出血倾向
阿托品:瞳孔散大、高热、兴奋不安
氟化物:牙齿氟斑
甲磺丁脲及普萘洛尔:低血糖
泻药(如番泻叶):腹泻
女性激素及口服避孕药:男婴乳房女性化,女婴阴道上皮增生,月经初潮提前。
溴化钾等溴化物:倦睡、皮疹
氯丙嗪:倦睡、溢乳
地西泮(安定):嗜睡,高胆红素血症
大量骨化醇(维生素D2):高血钙症
二氢速甾醇(维生素D类似物):高血钙症
以下是一些能抑制乳汁分泌的药物:
大量饮酒、过度吸烟、雄激素、阿托品、利尿药、多巴胺、饮大量液体、含雌激素(如口服避孕药)、吡多辛(维生素B6)、溴麦角环肽(溴隐亭)
乳母如何选用抗菌素:
1. 容易进入乳汁中的药物(大于50%者)有: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异烟肼、磺胺类、四环素类以及苄卡西林、阿莫西林、红霉素、甲硝唑等。由于前5种对乳儿极为不利,易造成损害,故应竭力避免选用。
2. 不易进入乳汁的药物(小于50%者)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利复星类)、呋喃坦啶以及新青II号、新青III号、青霉素G、青霉素V、菌克单、氯林可霉素和多数头孢菌素等。由于前四种对乳儿有损害,虽然乳汁中较少,也应避免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