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笔记一一中医养生长寿之道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主任医师田立军
田立军,主任医师,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内经》中黄帝和岐伯对话,了解古人对人之生命过程的认识,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此为自然规律,上古之人对生命的了解,黄帝和岐伯的对话非常有意思,黄帝问的是长生之法,但自古未闻有长生不死之人,所以黄帝又转而问上古之人何以能度百岁乃去,岐伯先是谈了男女生理变化,又提出了自身看法,原文: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即《内经·上古天真论》对生命健康长寿的方法。

从最早的医书《内经》中可以看出,合理膳食,适度锻炼(今人语),必能长寿。观东汉三国时期,华佗创五禽戏,使人长寿,一模仿虎,二模仿鹿,三模仿熊,四模仿猿,五模仿鸟。既能消除疾病,又能使手脚灵便,用这个当导引术。华佗死于曹阿瞒之手,未能长寿,但其弟子吴普常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耳聪目明,牙齿完整结实。华佗的“五禽戏”流传至今,依然造福中华民族。

后世传内家太极拳发明人张三丰活过宋、元、明三朝,年过百岁,也是养生得法,动静相宜,得享长寿。

古代帝王绝大多数短命。从秦始皇到清朝雍正皇帝,多求丹药之法,但均短寿,现代看来无非是重金属中毒,也看出丹药之法不可信,现代人多以易筋经,峨眉十二桩健身,从中获益也。从佛教、道教内功中得长寿之法,是自然之道,合乎术数,法于阴阳,即可得守真人之寿数。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