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残行为,可能只是疼痛转移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珍惜自己的身体,父母经常挂在耳边的一句话就是注意身体。 自残意识日(SIAD)是每年3月1日举行的全球性活动,其目的是消除自我伤害带来的耻辱感,鼓励父母、家庭成员、教育工作者和医护人员认识自残的迹象。
在我们的成长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大大小小的磕磕碰碰,这些身体损伤往往会让我们经历十分痛苦的体验。
疼,是我们身体本能的保护反应
但身体上的痛苦,对于某些人来说,却反而会带来一种别样的心理安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自杀状况》来看,每年自杀人数几乎都会超过70万人,占据每年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说有大约1%的人群在一些困境中会选择自残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每年因为自杀而去世的人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已经超过艾滋、疟疾或乳腺癌等疾病引起的死亡任务,甚至超过了因为战争而去世的人数。
青少年,是其中一个特别的人群
有关研究表明,在青少年中,11岁到15岁之间是自残行为发生的高峰。那些有过自残行为的孩子,在遇到困境时往往会选择继续通过自残来缓解压力。青少年选择的自残方式,通常会选择割伤皮肤,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自残形式。割伤的部位可以是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手、手腕、腹部和大腿。
那些无法承受的悲伤,心中的焦虑、压抑,情感的麻木缺失,是导致自残发生的最主要触发因素,在许多青少年阐述自己为何想要自杀时,往往会提到——自残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管理情绪的方法,能够用来应对心中的焦虑,缓解压力以及其它消极情绪。
因此,有些孩子进行自残行为,只是想让自己感觉更舒服一些。这种行为也能够得到一些科学理论的支持。
我们的大脑会在感受到机体上的疼痛刺激时,释放有一种类似吗啡的镇痛剂——内啡肽。内啡肽不仅会有着镇静、镇痛作用,也会让人身心进行一种短暂的愉悦状态。在一些研究中,自残行为会激发身体内啡肽的释放,从而让进行自残的孩子们感受到缺失的快乐,从而减轻心中的焦虑,缓解压力。
我们该如何预防孩子再次发生自残?
首先,家长与孩子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亲子关系,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是扭转自残行为的基石。
父母需要对青少年自残行为有一个及早识别与科学认识,从而及时沟通,并根据孩子情况去安排心理治疗。
辩证行为疗法(DBT)、认知行为疗法(CBT),诸如此类的心理治疗能够帮助孩子逐渐走出阴影,优秀的心理治疗师会与孩子一起设定一个治疗目标,并让父母或朋友参与进来,从而一起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