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长辈们都比较喜欢活泼开朗的孩子。但有的时候,“过度开朗”让家长们感到格外负担。
有不少爸妈跟我抱怨说孩子太闹腾了,感到心累,有些家长也询问我,孩子太活泼是不是多动症的表现。那么,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说说小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事实上,小儿多动症并不只是表现为孩子太闹腾。儿童多动症,又被称之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
一般来说,患这类疾病的儿童的智力基本正常,但在学习、行为和情绪方面会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很难集中、注意短暂、活动量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来说较差,在家庭和学校里难与人相处,家长和老师教育困难。
据国外报道,小儿多动症的患病率在5%-10%之间,国内的情况在10%以上,并且男孩多余女孩;早产儿及剖宫产儿患多动症的几率较高,在6%以上。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有多动症没什么大不了的,就难管教一点,等到长大了就好了。但其实孩子患有多动症的严重性可大可小,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忽略了!
(1)学习方面困难
首先,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会十分困难,因为注意力很难集中,孩子会经常被留堂、休学,很多情况严重的孩子都会被幼儿园劝退。
而这些孩子如果学习跟不上同龄人的话,成年后就业率也是非常低的,有一些甚至需要依靠药物生活。
(2)引发其他不良行为
如果多动症情况加重,还有可能会引发其他不良行为,最常见的就是破坏行为。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很容易在外面和其他人发生严重冲突、打架,甚至是犯罪行为。还有一些多动症伴有抑郁症,这些精神方面的疾病合并起来,想要治好是非常棘手的。
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有多动症的表现,千万要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不要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目前,针对小儿多动症,主要有三种治疗手段:
一是心理治疗。需要家长、老师和医生共同去启发、诱导和教育孩子。
二是行为治疗。日常生活里,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多和孩子做一些亲子活动,培养孩子复述故事的能力,这样可以帮助其训练集中注意力。
三是药物治疗。可以服用一些帮助孩子心神安定,缓解不安的药物,但不能把这一治疗方法当成是“救命稻草”。
孩子的童年是十分重要的,父母们一定要多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 宝宝经常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宝宝长不高?是爸爸妈妈没有做对这几件事!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文章 湿热便秘怎么办?你知道吗?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两岁多宝宝能理解事物和模仿动作,但不说话,目前只会叫爸爸,家长担心是否正常并寻求专业建议。患者男性1岁11个月
就诊科室:小儿保健科
总交流次数:18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八个月宝宝肌张力低,运动落后,其他能力正常,特别怕生。患者女性1岁
就诊科室:小儿保健科
总交流次数:34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想了解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女性4岁
就诊科室:小儿保健科
总交流次数:26
马良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