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宝宝腹泻,注意乳糖、乳糖酶、乳糖不耐受
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究其原因,家长通常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其实并不尽然,婴幼儿腹泻的原因很多,比如当婴幼儿身体内缺乏一种酶时,也会引腹泻。
乳糖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们进食的淀粉在肠道内被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等,再经过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半乳糖等,然后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转运和吸收。
乳糖的作用:促进脑发育,提高矿物质吸收利用率
乳糖是乳制品中首要的营养成分,是机体器官、肌肉以及神经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乳糖在乳糖酶作用下形成的半乳糖是宝宝脑发育不可替代的物质;同时,乳糖在肠道经发酵产生的乳酸可有效提高食物中钙、磷、钾、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
乳糖酶的作用:把双糖分解成易吸收的单糖。 乳糖是母乳中唯一存在的双糖,是婴儿主要能量来源之一,牛奶中含有4%~ 10% 的乳糖,这些乳糖需要乳糖酶(位于小肠粘膜上皮)对其进行分解,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等单糖后迅速在小肠内吸收,被机体利用。
乳糖不耐受:婴幼儿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乳糖不耐受,是指人体不能分解并代谢乳糖,就是由于肠道内缺乏所需的乳糖酶,或者是由于乳糖酶的活性已减弱而造成的。乳糖不耐受可造成人体营养吸收不良,还会影响钙、铁、锌等的吸收,并影响婴幼儿的脑发育。我国3岁左右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的比例高达 38.5% ,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乳糖不耐受的分类: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原发性乳糖不耐受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原发性乳糖不耐受:多有家族性 , 中国发病率极低 。新生宝宝在出生哺乳后1~ 2 小时便会发生腹泻,原因是在肠内有大量吸收不良的糖,肠内渗透压增高,使大量水分被吸收到肠腔内,同时肠内的糖是细菌很好的营养物质,细菌发酵糖后产生大量酸性产物及二氧化碳,进一步加重了肠胀气和腹泻。
这些病儿的特点是排出大量的气体,大便次数多,呈水样,看不到粪质,大便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婴儿在摄入含蔗糖或淀粉的饮食后会引起严重的腹泻、脱水和酸中毒,长期腹泻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腹部膨胀等。年长儿很少有严重的腹泻。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这是由于胃肠炎、寄生虫感染或营养不良等引起的肠粘膜受损,致使乳糖酶缺乏 、 活性降低,乳糖吸收下降,肠腔渗透压升高,形成水样腹泻 。如果婴幼儿曾经患严重的腹泻,他的身体有可能会暂时无法生成足量的乳糖酶。腹泻1~ 2 周左右,孩子就可能会有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症状。给孩子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也可能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另外,有些药物也会使身体分泌乳糖酶的水平降低,从而造成暂时性的乳糖不耐受。患有长期肠胃不适病症(例如 克罗恩病 、 节段性肠炎)的人有时候也会出现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婴幼儿在给予正常含乳糖饮食后会出现水样便,大便呈黄色,有酸味,带泡沫。若给予无乳糖饮食,在 24 小时内大便会明显好转。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在数周至数月可自行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