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这么好吃的东西,真的致癌么?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说起美食,咱们中国人从来就没怕过谁。而且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中,也有众多美食纷纷和传统节日结合了起来,为美食赋予了文化含义,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等等。而过年的腊肉,也是其中之一。
所谓“腊肉”,通常是以猪腿肉或五花肉做原材料,先经过腌制,再烟熏、烘烤或暴晒所制成的加工肉,因保存时间长而颇得普通人家青睐。
说起来,腊肉的历史可是相当悠久,早在《易经》上就有记载。而在生活中,腊肉也是很多人“童年的味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腊肉做出来的菜肴,不仅美味,更是已经成了很多人家过年的“仪式感”。
但,就在我们美滋滋地吃着腊肉的同时,却逐渐听到一些关于腊肉的负面的声音——
有人说腊肉没营养,还有人说腊肉致癌,这大过年的,到底还能不能好好吃顿肉了?
今天,就让Dr.京来带大家一探究竟吧~
烟熏产生致癌物
首先,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是: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腊肉、腊肠、火腿等加工肉制品列为了一级致癌物。
一定有很多人会说了:中国人祖祖辈辈吃腊肉,好像也没见什么坏处啊?
其实,这就像“很多人抽烟照样活到一百岁”一样,这是个统计学问题:“吃致癌物”,就相当于买“死亡彩票”,吃得多就相当于买得多,但这不意味着就一定会“中奖”,而买得少也不代表不会中奖,但这些都无法撼动“买得越多中的可能性越大”这个统计规律。
那么,腊肉又是怎样危害人体健康的呢?
首先就是烟熏肉。
我国腊肉的做法有很多种,其中很多地方的做法会包括“烟熏”,特别是川湘地区。
用烟熏的方式使肉制品脱水、改变颜色,并赋予其特殊的香味,还有一定的杀菌防腐抗氧化的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也会让肉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比如多环芳香类化合物(PAH),特别是其中的苯并芘,危害尤其巨大,可诱发皮肤、肺、消化道癌症。
多环芳香类化合物(PAH)由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在熏制过程中,它们会附着在产品表层,如肉制品表层的黑色焦油中就含有大量的苯并芘。
另外,熏制肉表面还存在大量的甲醛,这是因为在熏制过程中,木材可能会生成甲醇,甲醇进一步氧化成甲醛,附着在产品表面。
亚硝酸盐
烟熏可能产生致癌物质,但我们知道,吃腊肉的习俗存在于我国很多地区,有些地方制作腊肉并不采取烟熏。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健康——
为了延长腌肉、腊肉的保存时间,制作时往往会在其中加入过量的盐。这也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我们每天应摄入的盐量不应超过6g。但显然,
吃腊肉很容易过量。所以膳食指南里也说:“少吃熏制、腌制、酱制食品”
无论是烟熏肉还是非烟熏肉,都还是少吃为妙。
权衡美食与健康
有人说了:那我实在想吃腊肉,怎么办?
当然也不是不能吃,只不过首先要树立起健康意识,尽量少吃。
而如果一定要吃的话,可以在烹调之前拿水泡一泡、洗一洗,或者稍微水煮一下,尽可能地将表面一些有害物质清洗掉;而且在做法上也要注意,尽量就别再爆炒、油炸了,因为高温烹调更容易产生致癌物,而可以采用焖煮的低温烹调方式。
最后在吃的时候,可以搭配着蔬菜、水果、谷薯等食品一起吃,既化解油腻,又营养全面。毕竟,长期单一地食用某一类食品,这种吃法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均衡饮食才是长久之计。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自己在家熏制腊肉,一定要主要安全。特别是烟熏做法,有污染环境甚至引发火灾的潜在危险性,所以一定要注意。
总而言之,腊肉作为中国的传统美食,我们大家都很喜欢,但毕竟健康是一切的本钱,总不能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就牺牲健康,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