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手术治疗需要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副主任医师罗天戈
罗天戈,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

大多数人对心脏外科手术接触和认识较少,所以当自己或家属面临手术时,往往不知所措。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尤其是心脏瓣膜外科手术,有其独特的特点。这次就为大家总结下,多数人做心脏外科手术,特别是瓣膜外科手术需要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

术前的调整、评估期:

决定接受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多数都有比较明显的症状,病情拖延的时间较长,很多没有经过系统的调整心功能的治疗。

门诊经常可以遇到患者正处于心衰或心功能不全而来就诊的。除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外,一般不要在患者心衰状态下手术。因为此时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都是会显著增高的。而且,绝大多的瓣膜手术都属于择期手术,并不急于一时的处理。尤其对于那些从来没有经过系统,正规抗心衰治疗的患者来说,多数情况下,初发的心衰,或头两次心衰都是可以用药物治疗纠正的。调整好后再评估,进而手术,最为合理安全。当然如果一直坚持不手术的话,心衰的发生会越来越频繁,并且难以纠正。

另外,有的患者术前有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全,新发脑梗,甲减甲亢等其他疾病时,都应该在专科的指导下调整甚至纠正后,再接受心脏手术。

总之,手术前的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身体的各项机能调整到一个尽可能好的转态,为可能的手术做准备。

术后的监护期:

就是指患者在心脏手术完成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机体的其他机能,从不稳定逐渐到稳定状态的时期。瓣膜外科手术的患者一般需要 1-3 天。

具体又可以分为术后早期的重症监护期,和随后病房内的普通监护期。

重症监护期是指在手术刚刚做完,患者多数未清醒,并且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期。根据病情不同,一般要经历 6-24 小时。在患者完全清醒,血压心率稳定,并拔除气管插管后结束。

这一时期患者病情可能会随时出现变化,也是外科手术的延续。因此,家属应保持电话通畅,便于及时沟通。

拔管后,患者转回病房的监护室,进入普通监护期。这一时期患者也有监测设备,强心药泵等。但是状态较为稳定,可以进食并适度活动。

这一时期一般要 1-3 天,主要任务就是在避免发生各种并发症前提下,逐渐撤除强心药泵和监测设备。

恢复期:

一般要 1-3 天。恢复的快的可能很短,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主要是指患者在撤除监测设备后,告别床旁活动的区域限制,逐渐适应在他人的辅助下日常活动,如去洗手间,步行锻炼等。对于很多人也包括正常睡眠节律的恢复,饮食的恢复。

打个比方,就像是一辆汽车,现在发动机修好了,就要给它加上正常的油和水,让它充分运转起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最终要转到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并能基本正常饮食,睡眠规律的状态。绝大多数病人在这个时期就应该出院了。

康复期:

手术出院后,到完全回归到正常生活、工作状态的时期。也就是由一个手术后的病人,转为正常人的阶段。一般要 1 个月-半年。

这个时期也是国内心外科手术患者常常忽略的时期。很多人包括医生并不重视这个时期,以为手术做完了,各项检查没问题,患者自己回家养着就行了。

其实,接受规范的康复治疗和指导是有助于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状态的,也避免了从医院直接回家对一些患者造成的治疗落差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逐渐恢复体能和正常作息,克服由于手术切口所造成的心理性活动障碍。

总之,正确的理解手术的每个阶段,有助于患者尽快的平稳恢复。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