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进攻的一种形式

中国有许多充满哲理的成语:“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等可谓家喻户晓。不久前,看《中国通史》,谈到双方交战“久攻必克,久守必失”是必然规律,意思是说,如果你坚持不懈,想方设法去攻破城池,那破城是迟早的事;而守城部队如果长期只考虑如何守住城门,那城门失守只是时间问题。现在看来,这种军事战略上的哲理,其实也非常适合于科技竞争。
在知名医院里工作的医生一定累,一方面是同行的竞争,另一方面是病人太多,医生们通常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私人电话号码和住址,以保持业余时间的一丝清净。在病人不多的医院里,则会产生累死和闲死两种医生,积极进取的医生,不仅要钻研业务,更耗人的是需要做市场,找病人,他们活得格外累,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写作(科普)和回答问题等事务上。但这是少数,这种医院里可能更多的医生不会那么进取,过的会很悠闲。
当年从最著名医院来到谋划崛起的单位时,有一组医生的工作模式让我着实长见识,他们自己做网站,写科普,做电视节目,甚至自己购置更好用的手术器械。最让人不习惯的是不断接听病人咨询电话。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笑话他们:挺大的大夫,怎么都能随时随地,不分白天黑夜地接咨询电话,太掉价了!但后来才明白,他们是对的,要生存,要崛起,就要牺牲休闲和安宁。事实证明,他们是最顽强的一组大医生,后来无论转移到哪个医院,都会迅速崛起,而且是可持续发展。记得当这组人刚换到另一家医院时,带来很多手术病人,该医院一个最有威望的外科医生根据经验判断这是“昙花一现“,但事实给了他最好的答案。当然也有医生市场做的过火的,听说有一家医院的医生做央视节目时,竟然在屏幕上留的是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由他夫人接听,现在电视台医学科普节目都不允许留医疗机构电话号码,不知是不是与此事有关。
在上面提到的医院工作时,虽然医院不震耳欲聋,但由于挂了最著名大学附属医院牌子,心里还有一丝的骄傲,但后来到了第二家不知名医院后情况就不同了,在社会上或者同行学术交流时,总是羞于说出医院名字,但这显然无济于事,于是与领导和同事一起,绞尽脑汁策划了一系列给医院贴金的事情:挂上大学医院牌子,甚至成为博士后联合培养基地;抓住机遇,生产出动人救治特殊病人故事, 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医院的美誉很大程度上是以故事为载体传播的,林巧稚是典型案例。
医疗是医院的今天,科研是医院的明天,教学是医院的未来。治病救人的故事毕竟属于前者,科研和教育不仅是有理想和情怀医生们的兴趣爱好,更是医院和医学科持续发展的发动机。由于高质量病人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即使我们宣传,也只有那些疑难病人才找上门来,为此高瞻远瞩的领导与我国最高科研单位建立了转化医学研究单位,我们在此大旗下建立了若干单病种疑难病研究室,经过若干年,这种策略显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比如我们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股骨头坏死、慢性盆腔痛和顽固性失眠研究室,经过十年的探索,成果陆续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当时的兴趣和生存的需要,现在成了可持续发展生产力。如今来自各地的病人源源不断地慕名而来,而且都那么深明大义,自愿做研究对象,无偿捐献血液,支持我们的科研。
创新是科技竞争中的进攻模式!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地区推荐专家
患友问诊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药品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