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要吃多久?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抑郁症是世界上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的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6.8%(2019年发布的流调数据)。药物治疗被证实是抑郁症尤其是中重度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在各个国家的抑郁症治疗指南中,均被作为一线的首要推荐。

 

有的患者可能会问,抗抑郁药吃多久才能好?

 

实际上,作为一种高复发性疾病,抑郁症被倡导进行“全病程治疗”。

 

 

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

 

根据《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包括了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

 

l  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症状、尽量使患者达到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

l  抗抑郁药一般在2-4周开始起效。

l  若用药治疗6-8周无效,可改用同类另一种药物或另一类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

 

巩固期治疗

 

l  巩固期治疗的目的是防止患者在急性期症状部分缓解后,因过早减药或停药后出现症状复燃。

l  巩固期患者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需持续治疗至少4-6月,应当继续急性期所使用的药物并维持原剂量不变。

 

维持期治疗

 

l  维持期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复发的风险。

 

l  对维持期治疗时间的研究尚不充分,一般如出现2次以上的复发,尤其是青少年起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病情严重、自杀风险大或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其维持期治疗的时间应至少2-3年;多次复发者(3次或以上)主张进行长期维持治疗。

 

l  一般以急性期治疗剂量作为维持期治疗的剂量,可以有效防止复发。

 

l  维持期治疗结束、病情稳定后,可缓慢(数周)减药直至终止治疗,同时应密切监测复发的早期征象,一旦出现,应迅速恢复原有治疗剂量。

 

 

提高服药依从性,是抑郁症患者的“必修课”

 

在抑郁症较为漫长的“全病程治疗”期间,相当一部分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

 

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疾病本身的因素:抑郁症是一种高复发率的慢性病,缓解期越长,患者依从性越差。

 

②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一部分患者不认为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将其归类为情绪问题,只需自身心理调节,无需治疗;另一部分患者具有“病耻感”,从而不愿意接受治疗。“病耻感”越强,中断药物治疗的可能性越大。

 

③对药物的认识不足:一方面,部分患者缺乏对药物起效时间(1-2周)的认识,急于求成,自行停药、换药,导致依从性变差;另一方面,有些患者误认为抗抑郁药就是镇静剂,服药“三心二意”,造成病情迁延不愈;或是过于担心药物副作用,仅接受心理咨询,排斥药物基础上的心理治疗。

 

 

抑郁症患者服用药物注意事项:

 

①服用药物要系统。

 

所谓系统,就是不要随便换药。抗抑郁药起效时间通常在2周左右。在服药初期,很可能治疗效果不明显,反而是副作用明显。这时候一定要坚持。可以把感受告诉医生,但不要私自随便换药。一般来说,只有当一种药物足量服用了8周后,仍没有明显效果,才考虑更换另一种。

 

②药物要从小剂量服用,逐渐加量,给躯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有的患者为求速效,一下子服用好几片,这样会加剧副作用。而且很多药物并不是服的量越大,效果越好。同样,减药时也要逐渐减量,防止出现撤药反应。

 

③维持用药。

 

长期、足量的维持治疗是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预防疾病复发的关键。因此,应严格按照抑郁症的“全病程治疗”用药。

 

只有消除患者对抗抑郁药治疗的顾虑及误解,才能提高治疗率、依从性及治愈率。最后,希望所有抑郁症患者都能积极治疗,打开心结,走出抑郁的阴霾。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