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几大误区
随着大家的高度关注,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新研究也层出不穷,旧观念也不断受到冲击,知识点未必都能及时更新,跟随保胃健康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幽门螺杆菌与人类共生已久
存在即合理
幽门螺杆菌的确是与人类共生已久的古细菌,现在地球上所有幽门螺杆菌的共同祖先大约是8.8-11.6万年之前就开始存在于人类的胃腔里,但多年共生并没有发展出互惠互利,有幽门螺杆菌在体内并没有给人类带来什么保护作用,反而会引发一系列的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引起胃癌。在医疗水平不发达的时代,与幽门螺杆菌共生,是一种无奈的现实。但是在现代,我们不能再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动于衷。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增生性息肉、胃癌、胃黏摸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多种胃部疾病,并与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动脉硬化等多种胃外疾病发生有关。可引起口臭、恶心呕吐、反酸、嗳气、上腹不适、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可在家庭人员和同事等人员之间经“口—口”、“粪—口”和“胃—口”途径传播。
误区二:胃部没有不适症状,
就不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病发生多数情况下都是悄无声息的,大多并没有明显不适症状。是否有消化系统的症状与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症并不能划等号。那些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出现的胃癌,很可能在胃癌变成进展期之前,都不会有任何感觉。我们对胃癌高发人群检查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是因为胃部不舒服,而是为了降低未来发生胃癌的风险。
误区三: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
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和胃病患者没有不适症状。如检查证实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只要没有根除治疗的抗衡因素,都应该予以根除治疗。越早根除获益越大,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及长期服用非甾体药物者。
胃癌变是一个从炎症到癌症的过程,即幽门螺杆菌感染→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在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之前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有效预防肠型胃癌的发生,到了肠上皮化生阶段则几乎不可逆转了。但即使到了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阶段,仍需根除治疗,可延缓或阻止胃癌的发生。
误区四:根除幽门螺杆菌伤身体
目前采用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主要是铋剂四联(铋剂+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疗程14天。短期服用铋剂的安全性很高,短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几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是抗生素。目前常用的耐药率低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等。据研究,根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约5%-20%,大多数为轻度,可以耐受,只有极少数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至于治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在停药后会在短期内恢复正常。
误区五:治好了也很容易复发
有研究报道,感染根除之后的复发率只有1.7%左右,所以对于成人来说根除之后的复发率是很低的,不需要过多担心。但还是提倡共餐时使用公筷,餐具消毒,以预防再次感染。对有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胃癌家族史等胃癌高危人群,在根除成功后仍需每年复查。
误区六:小朋友也要检查和治疗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发生在幼童时期,但很少引起症状,且由于儿童时期可选择药物种类少,患儿服药依从性差,不良反应耐受性低,再感染率可能比成人高,发生严重疾病几率低,并有一定“自发清除”率(约15%),故不推荐对14岁以下儿童常规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但对有消化性溃疡及有消化不良症状者推荐行幽门螺杆菌检测与治疗。
误区七:可以吃保健品治疗幽门螺杆菌
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多为铋剂四联疗法。还没有任何保健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有好的疗效。
误区八:可以家庭自测幽门螺杆菌
家庭幽门螺杆菌自测试纸,是通过检测口腔中尿素酶含量来评判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但是有尿素酶不等于就有幽门螺杆菌,口腔内还存在其他可以产生尿素酶的细菌,例如唾液链球菌,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最好还是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C14或C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