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胆结石直接“割以永治”?关于胆结石治疗,这些事你应该知道。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胆结石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关于胆结石治疗方法的争议,也是越来越多。一部分医生认为,胆囊只要存在,就是胆结石的诱发因素,所以干脆切掉胆囊,胆结石就可以“割以永治”,永不复发;另一部分医生认为,胆囊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其存在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直接不分青红皂白,得了胆结石就建议切胆囊,这是不正确的,可以做保胆取石的患者应该用保胆取石的方法治疗。
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对于哪种疾病的治疗,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学术界关于胆囊切除和保胆取石的争论,其实各自都有各自的理由。支持胆囊切除的一部分医生,主要是认为保胆取石后复发几率高,并且还有诱发胆囊癌的可能,所以认为切除胆囊比较好;支持保胆取石的医生,主要是认为切除胆囊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如果患者的胆囊功能良好,胆囊壁没有增厚,保留一个有正常生理功能的胆囊对患者是很有好处的。那么,不谈医学上的争论,对于患者来说,胆结石的治疗有哪些事情是患者应该知道的呢?
首先,切掉胆囊会有什么后果?
胆囊作为人体的一个消化器官,主要的功能是浓缩、贮存胆汁,并且在进食之后将胆汁挤入肠道内,参与消化吸收的过程。如果切除了胆囊,那么肝脏产生的胆汁只能直接进入肠道,在没有食物的时候这些胆汁就会刺激肠道或者形成胆汁反流,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长期下来这些患者发生胃肠道疾病的几率是要高于未切除胆囊的患者的。
另外,切除胆囊后,虽然胆囊的功能有一部分可以由胆管代偿,但也打不到完全代偿的程度,患者在进食比较油腻的食物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腹痛腹泻,所以即使切除了胆囊,也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忌口的,不能完全随心所欲了。
那么保胆取石,又有什么后果呢?
目前进行比较多的保胆取石手术是微创手术,主要的目的是保留患者功能正常的胆囊,但是患者术后需要终生忌口,忌食油炸食品、甜品、蛋黄、肥肉等,需要清淡饮食,并且定期到医院检查,看是否有胆结石复发。
根据统计,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结石有一定复发的概率,如果再次复发,一般患者不能再进行保胆取石术,只能进行胆囊切除,等于是需要进行二次手术,这对患者是有一定的伤害的。在进行保胆取石手术前,医生需要向患者点明术后有胆结石复发的可能,这一点是无法杜绝的。
所以说,如果患者确诊患有胆结石,还是应该在专业医师的判断下选择治疗方式,而不是盲目选择保胆取石术,或者盲目地决定“割以永治”。这两种治疗方式各有优缺,但对于每个患者来说,合适他们的治疗方式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日常护理#胆囊超声检查#手术治疗#胆结石#胆囊结石#胆囊肥大#胆结石
阅读数 5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多种因素导致胆囊和(或)胆管内形成结石胆结石可并发胆囊炎,典型症状是胆绞痛并发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重需及时治疗简介胆结石是发生在胆囊和(或)胆管内的结石,又称为胆石症。结石可导致胆囊、胆管发生炎症和梗阻,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常见症状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胆结石一旦发生感染和梗阻,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或手术、中医等治疗,严重时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大部分患者可治愈,预后良好。症状表现:胆结石患者症状表现一,部分患者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胆囊、胆管的感染或梗阻症状,如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严重时可发生感染性休克。诊断依据:胆结石依据患者症状及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和(或)胆管内有结石的强回声,可确诊。胆结石有哪些类型?1.根据胆结石具体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2.根据胆结石的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胆结石常见。我国胆结石的发病率为10%~15%,好发年龄为40~60岁。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口服溶石、灌注溶石、体外震波碎石和中药排石等方法。如患者适合非手术疗法,可通过手术方式切除胆囊或胆管。是否遗传?会是否医保范围?是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