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乳糖不耐受,还能吃母乳吗?

日常看诊中,经常会遇到宝妈们问到这样的问题--“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必须停止喂养母乳吗?
 
母乳作为人类的第一餐,是帮助宝宝健康自然发育成长的天然营养品,其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今天,我将为您解惑“乳糖不耐受”的宝宝,还能不能好好吃母乳?
 
问:乳糖不耐受是怎么一回事?
 
答:母乳中含有乳糖,乳糖只有在小肠乳糖酶的作用下才会被分解消化和吸收。但如果小肠当中缺乏乳糖酶时,乳糖就无法分解。直接进入大肠的乳糖就会被细菌分解,造成胀气、腹泻和腹胀。
 
问:乳糖不耐受如何分类?
 
答:乳糖不耐受可分为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原发性乳糖不耐受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宝宝生下来就是乳糖不耐受,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这样的宝宝一出生就无法耐受母乳以及普通的奶粉,必须要吃无乳糖奶粉。
 
 
原发性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比较常见,以成年人多见。主要是因为乳糖酶会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而慢慢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年人喝了牛奶以后容易出现腹泻,可能就是因为原发性的乳糖不耐受,体内乳糖酶不够引起的。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在小宝宝中最为常见,主要是因为一些疾病如感染、腹泻或者长期使用药物后,使宝宝小肠肠壁被破坏,小肠当中的乳糖酶减少,从而导致宝宝发生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发生。最常见原因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轮状病毒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
 
问:乳糖不耐受有哪些症状呢?
 
答:乳糖不耐受的本质是人体缺乏用来消化牛奶中乳糖的乳糖酶。既然没有足够的乳糖酶,乳糖就无法在小肠中完全消化,一路畅行无阻来到大肠,成为大肠中细菌的“美食”。这些细菌将乳糖发酵后供自己利用,然而发酵过程会额外产生一些气体、水分,从而引起人体腹泻、腹胀、腹痛,这也是乳糖不耐受的典型症状。
 
 
问:“乳糖不耐受”的宝宝还能不能喂母乳呢?
 
答:在正常情况下,作为哺乳类动物,人类的第一口食物往往就是母乳。天性决定了人类天生就具有能够产生乳糖酶的基因,这样母乳才能够在肠道中被顺利消化,达到维持人类繁衍的目的。也就是说,除了极少数因为基因突变导致先天就无法生产乳糖酶,没法吃母乳的“不幸儿”外,几乎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初都拥有足够的乳糖酶来消化乳糖。
 
所以,关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能不能喂母乳的问题需区别对待。
 
当宝宝在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发作期间,应适当避免或者减少母乳摄入,待疾病恢复后,可逐渐恢复母乳喂养;当宝宝属原发性乳糖不耐受时,应尽量避免或者在耐受情况下可少许摄入乳制品。
 
问:遇到“乳糖不耐受”,宝妈怎么做?
 
答:宝宝遇到“乳糖不耐受”时,可进行“去乳糖奶粉”替代喂养,或者适当添加乳糖酶增加“外援”帮宝宝分解一部分乳糖。其次,可口服益生菌,如乳酸菌等益生菌均可以产生乳糖酶分解乳糖。
向本文作者提问
赵继华·主治医师
赵继华主治医师三甲不可处方
恩施州民族医院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64|响应时长16667分钟
擅长: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呕吐腹泻、过敏性紫癜、川崎病、营养不良、过敏症、婴幼儿发育、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喂养、新生儿行为评估、各种疑难危重症的诊治,对临床知识家庭转化、儿童保健、疾病预防有独到的见解!
¥49
问医生
#消化内科#乳糖耐受不良[乳糖不耐(症)]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饮用含乳糖的乳品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主要是遗传相关的先天性因素所导致可食用零乳糖、低乳糖乳品或添加乳糖酶治疗简介乳糖耐受是指乳糖酶的相对或绝对缺乏,宠儿导致摄入的乳糖能或能完全被分解吸收,而产生的消化道症状。乳糖耐受对婴幼儿影响较大,其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如若引起重视可导致慢性腹泻、营养良、贫血、骨质疏松等长期危害,可通过改用乳糖配方奶粉或加用乳糖酶等方法进行治疗,虽能治愈,但一般预后良好。症状表现:乳糖耐受的典型表现是饮用含乳糖的乳品(母乳或牛乳)后,产生腹胀、腹痛、腹泻的症状;腹泻后,腹胀、腹痛减轻。诊断依据:通过典型的临床症状,结合去乳糖治疗或添加乳糖酶治疗后症状好转即可确诊,也可通过检测大便对乳糖耐受进行检查确诊。乳糖耐受有哪些类型?根据引发乳糖耐受的乳糖酶缺乏的原因同,乳糖耐受可分为4个类型:1.发育性乳糖酶缺乏引起的乳糖耐受2.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引起的乳糖耐受3.原发性乳糖酶缺乏引起的乳糖耐受4.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引起的乳糖耐受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乳糖耐受在我国是常见病,在中国婴幼儿中发病率极高,可46.9%~70.0%,在成人中原发性乳糖酶缺乏甚至可达100%[1]。是否可以治愈?乳糖耐受可以通过食用零乳糖乳品或添加乳糖酶等方式而治愈;但乳糖酶缺乏则可治愈。是否遗传?会,乳糖耐受主要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是否医保范围?是
赵继华·主治医师李俊霞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