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注射破伤风疫苗:

如果伤口的深度比较深,一般超过1~2厘米,就建议应用破伤风抗毒素,伤口比较深的情况下,破伤风杆菌容易生存。
 

如果伤口比较浅也没有炎症感染等情况,通常主要是进行局部的消毒处理,不需要进行破伤风的注射。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尤其是新生儿和吸毒者,为此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伤口内的一切坏死组织、异物等均须清除,应在抗毒素治疗后,在良好麻醉、控制痉挛下进行伤口处理,彻底清创、充分引流,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清创后伤口不必缝合包扎。有的伤口看上去已愈合,应仔细检查下有无窦道或死腔。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在早期应用有效,一般只用一次。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杨雨雨·主治医师
杨雨雨主治医师三甲可处方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56|响应时长1分钟
擅长:常见外科各类急腹症、腹股沟疝、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泌尿生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外科整形方面相关问题。
¥15
问医生
#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主要症状有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等以药物治疗为主,重点是保证呼吸道通畅、控制痉挛、中和毒素等正规医院分娩、菌接生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简介新生儿破伤风是一种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而引起的。本病常见,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主要症状有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等。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重点是保证呼吸道通畅、控制痉挛(常用地西泮)、中和毒素(常用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常用青霉素),同时也要注意保证营养供给以及提供良好的护理。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可明显减轻患儿发病的程度,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部分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果处理及时,患儿可因严重缺氧窒息或继发感染而死亡。本病目前完全可以预防,大力推广菌接生是重要措施。新生儿出生后,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要重视脐带的菌处理和抗毒素局部封闭治疗,可有效预防破伤风发生[1-2]。症状表现:主要症状有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发生的同的部位可出现同症状,如呼吸困难、口溢白沫等)、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等。诊断依据:根据患儿的病史(是否存在私人接生、脐带结扎消毒严、脐部感染等),结合发病时间[出生后7天左右(2~14天)发病]、典型临床症状(如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等)即可明确诊断。早期明显抽搐时,可利用压舌板试验阳性确诊。新生儿破伤风有哪些类型?本病分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罕见。我国已基本消除该病,即所有地市的患病率均低于1‰,但在偏远农村、山区以及由私人接生者较常见[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存在一定的治愈概率,治疗难度大,以药物治疗为主,重点是保证呼吸道通畅、控制痉挛(常用地西泮)、中和毒素(常用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常用青霉素)。防止窒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杨雨雨·主治医师陈胜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