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严重吗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甲状腺癌的85-90%。甲状腺乳头状癌虽然生物行为比较温和,但是仍易发生局部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颈淋巴转移。据统计,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约20-50%。即使体积很小的甲状腺内的乳头状癌,也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小于2mm的淋巴结微转移灶可高达90%,这些微转移灶只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于癌灶的同侧,沿颈部淋巴引流路径逐站转移。 中央区淋巴结(Ⅵ区)为最常见转移部位,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最多见于患侧Ⅲ、Ⅳ区,其次为Ⅱ区、Ⅴ区,Ⅰ区较少见。
1)有研究报道,肿瘤体积越大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直径≥1.0 cm时,中央组和侧颈区淋巴结的转移率明显增加;
2)癌灶的位置可能影响颈部淋巴节转移,甲状腺上极的肿瘤更易发生侧颈区淋巴结转移,而下极的肿瘤更倾向于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3)另外,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的数目可预测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有报道中央组淋巴结转移数目≥3个时, 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因此对于这部分病人,术后需密切随访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情况。
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后果很严重吗?
研究表明甲状腺乳头转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跟肿瘤的复发是明显相关的。2009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将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种类型。
低危:cN0或者≤5个pN1(最大直径均小于0.2cm);
中危:cN1或者>5个pN1(最大直径均小于3cm);
高危:pN1(最大直径>3cm)。
这种分类对其复发风险的评估起到了促进作用,2015美国甲状腺学会针对不同情况的淋巴结转移预测其复发风险。
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复发相关,那影响的患者的生存时间吗?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比较好,10年生存率高达90%。目前,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否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仍存在争论,有统计研究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10年生存率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没有差别;另有一项SEER数据研究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4年的生存率约82%,而发生转移的14年生存率为79%,虽有统计学差异,但从数据上看出也微乎其微。
向本文作者提问

马强主治医师自营医生
上海市东方医院甲状腺外科
好评100%|接诊量3431|响应时长25分钟
擅长:甲状腺肿瘤、甲状旁腺肿瘤、乳腺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包括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旁腺肿瘤、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急性乳腺炎、乳房肿块、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以及乳腺癌。
¥39起
问医生
#乳突窦癌#喉前淋巴结继发癌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最常见症状为颈前肿块,可有压迫症状可治愈,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恶性程度低,预后好,死亡率低简介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癌。大多数甲状腺癌具有病理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肿瘤生长缓慢等特点,临床死亡率较低,预后较好。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具有良好分化和高存活率的一种病理类型。可治愈,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最佳手段[1]。症状表现[2]:最常见的表现是颈前症状性肿块或结节。一些病人有颈部压迫感、持久性咳嗽、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声音变化、声带瘫痪、进水呛咳、咯血、肿块快速增大、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以及疼痛等症状少见。诊断依据[1]: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病变,依据术前细针穿刺来明确其性质,能快速确诊甲状腺恶性病变;根据术中冷冻切片结果决定手术方式。疾病类型[2]:弥漫硬化型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筛状-桑葚样亚型是否常见?甲状腺癌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具有良好分化和高存活率的一种病理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80%~90%。甲状腺癌女性多见,女:男约3:1。是否可以治愈?可治愈,甲状腺乳头状癌大多数生长缓慢,预后良好。术后10年生存率高于95%。如果肿瘤侵入血管,约1/3患者有10年存活率。是否遗传?是,有一定可能性遗传,遗传率大概在5%左右。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1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