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疱疹性咽峡炎你了解多少
发表人:
孙艳茹
阅读量:
1574人
发病率高,四季散发,春夏季是流行季节,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本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潜伏期3-5天,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是科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该病热惊厥、脑炎等。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口腔局部喷涂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缓解口痛症状。病程一般4-6天,预后良好。
传染性
潜伏期3-5天,疾病初期即可从粪便和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病毒,病程第1周病毒检出阳性率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呼吸道排出病毒一般持续1-3周,粪便持续排出病毒可长达2-3个月,感染后持续排毒也易造成病毒广泛传播。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患儿及隐性感染者都是重要的传染源。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临床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急性起病,常突发发热和咽痛,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为高热,亦可高达40℃以上,可引起惊厥,热程2-4天,可伴咳嗽、流涕、呕吐、腹泻,有时述头痛、腹痛或肌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发热期间年龄较大儿童可出现精神差或嗜睡、食欲差、年幼患儿因口腔疼痛出现流涎、哭闹、厌食,个别患儿症状重,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持续发热且不易退、亦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类似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初起时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2-4mm,数目多少不等,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也可见于口腔的其他部位,部分手足口病的初期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全身和咽部症状体征一般在1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个别重症患儿(多为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或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一)一般治疗
1、护理方法: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2周。★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清淡饮食,不易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口腔护理,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发热患儿护理,衣被不易过厚,鼓励患儿多饮食,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勤监测体温,观察患儿热型及伴随症状,以便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警惕高热惊厥发生;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饮食状态。如有无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2、对症治疗
(1)控制高热,体温38.5℃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如退热贴、头部冷敷、枕冰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等,亦可遵照医嘱给予退热药物等药物降温。常用退热药物有:布洛芬口服5-10mg\Kg每次,对乙酰氨基酚口服10-15mg\Kg.次;两次用药的最短时间4h,24h不超过4次。
(2)止惊治疗,发生高热惊厥病例需要及时止惊治疗,可首选咪达唑仑缓慢静脉注射,0.1-0.3mg\Kg.次,体重小于40Kg者不超过5mg\次,大于40Kg者,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在无静脉时可选择咪达唑仑肌肉注射;苯巴比妥肌肉注射10mg\Kg.次;地西泮缓慢静脉注射0.3-0.5mg\Kg.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注射速度1-2mg\min。也可使用水合氯醛灌肠抗惊厥;
(二)病因治疗,尚无特效治疗。
1、干扰素α
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有一定疗效;干扰素α是皮肤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关键调节因子,黏膜给药可发挥局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局部用药使用便捷,儿童易接受,安全有效。
2、利巴韦林
不常规推荐利巴韦林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利巴韦林静脉滴注10-15mg\Kg.天,早期使用可能有一定疗效,但若使用利巴韦林应密切关注其不良反映和生殖毒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一起认识了解下EB病毒
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所以也称“接吻病毒”。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在人群中普遍易感,通常抵抗力弱者更容易感染及发病。 一旦感染这种病毒,还会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比感冒更粘人的病症,它会侵犯人体的各个脏器组织,引发许多并发症,如脑膜炎、肺炎、胸腔积液、心肌炎、脊髓炎、颅内出血等,甚至会诱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肝脏功能受损以及泌尿系统感染、肝衰竭等病症。 宝宝感染EB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 1、发热:绝大多数患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不定,热程长短不一。幼儿可不发热或低热; 2、咽峡炎:80%以上患儿出现咽痛、咽峡炎,扁桃体肿大、充血,可见白色渗出物,偶可形成假膜; 3、淋巴结肿大:90%以上的患儿可有淋巴结肿大,为本病的特征之一,颈部最常见; 4、肝脾肿大:约一半患儿可出现肝脾肿大,伴肝功能受损,偶有脾大患儿出现脾破裂,可危及生命; 5、眼睑浮肿:约一半患儿可出现眼睑浮肿,眼部无明显分泌物; 6、皮疹:约10%的患儿出现不规则、多形性皮疹;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临床表现,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医院就诊,完善相应检查,如EB病毒抗体及病毒拷贝数等。 感染EB病毒后如何治疗 本病没有特效治疗,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当卧床休息,加强护理。脾大的患儿应注意防治脾破裂;避免任何可能挤压或者撞击脾脏的动作; 2、对症治疗 对症使用退热止痛、镇静、止咳、保肝等措施; 3、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首选阿昔洛韦; 4、另外,抗生素对本病是无效的,仅用于伴发细菌感染的时候。 因为本病是自限性疾病,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病程约1-2周。同时,宝宝感染病毒治愈后,基本可以达到持久免疫的效果。对于免疫力正常的宝宝,只有极少数的会因为EB病毒感染导致严重的病症,家长们无需恐慌但应引起重视。 怎样防止宝宝感染EB病毒 1、不要让宝宝和已患该病的小朋友一起玩耍,避免交叉感染; 2、宝宝过于劳累,抵抗力就会变差,很容易患病,要注意让孩子适度活动,注意休息; 3、教育宝宝勤洗手,注意卫生。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或密不透风的室内; 4、另外,家长注意不要随意亲吻宝宝,把“亲吻病毒”传染给宝宝。
孙艳茹
住院医师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
157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你了解多少
发病率高,四季散发,春夏季是流行季节,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本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潜伏期3-5天,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是科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该病热惊厥、脑炎等。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口腔局部喷涂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缓解口痛症状。病程一般4-6天,预后良好。 传染性 潜伏期3-5天,疾病初期即可从粪便和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病毒,病程第1周病毒检出阳性率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呼吸道排出病毒一般持续1-3周,粪便持续排出病毒可长达2-3个月,感染后持续排毒也易造成病毒广泛传播。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患儿及隐性感染者都是重要的传染源。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临床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急性起病,常突发发热和咽痛,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为高热,亦可高达40℃以上,可引起惊厥,热程2-4天,可伴咳嗽、流涕、呕吐、腹泻,有时述头痛、腹痛或肌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发热期间年龄较大儿童可出现精神差或嗜睡、食欲差、年幼患儿因口腔疼痛出现流涎、哭闹、厌食,个别患儿症状重,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持续发热且不易退、亦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类似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初起时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2-4mm,数目多少不等,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此种黏膜疹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也可见于口腔的其他部位,部分手足口病的初期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全身和咽部症状体征一般在1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个别重症患儿(多为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或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一)一般治疗 1、护理方法: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居家隔离2周。★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清淡饮食,不易进食过烫、辛辣、酸、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应进流食或半流食,饮食应少食多餐★口腔护理,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发热患儿护理,衣被不易过厚,鼓励患儿多饮食,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勤监测体温,观察患儿热型及伴随症状,以便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进食困难及高热不退的患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警惕高热惊厥发生;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饮食状态。如有无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2、对症治疗 (1)控制高热,体温38.5℃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如退热贴、头部冷敷、枕冰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等,亦可遵照医嘱给予退热药物等药物降温。常用退热药物有:布洛芬口服5-10mg\Kg每次,对乙酰氨基酚口服10-15mg\Kg.次;两次用药的最短时间4h,24h不超过4次。 (2)止惊治疗,发生高热惊厥病例需要及时止惊治疗,可首选咪达唑仑缓慢静脉注射,0.1-0.3mg\Kg.次,体重小于40Kg者不超过5mg\次,大于40Kg者,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在无静脉时可选择咪达唑仑肌肉注射;苯巴比妥肌肉注射10mg\Kg.次;地西泮缓慢静脉注射0.3-0.5mg\Kg.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注射速度1-2mg\min。也可使用水合氯醛灌肠抗惊厥; (二)病因治疗,尚无特效治疗。 1、干扰素α 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有一定疗效;干扰素α是皮肤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关键调节因子,黏膜给药可发挥局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局部用药使用便捷,儿童易接受,安全有效。 2、利巴韦林 不常规推荐利巴韦林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利巴韦林静脉滴注10-15mg\Kg.天,早期使用可能有一定疗效,但若使用利巴韦林应密切关注其不良反映和生殖毒性。
孙艳茹
住院医师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
157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打喷嚏流鼻涕是感冒了吗
季节交替,气候多变,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其中,普通感冒和过敏性鼻炎也是常见疾病,它们同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时有好多临床症状相似。比如,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头痛等。具体怎么区别呢,宝妈们是不是也很伤脑筋,下边一起来分辨一下吧。 1.病变部位同中有异 过敏性鼻炎主要病变部位是鼻粘膜。其主要病原是特异性个体接触变应原,简单说就是接触了过敏物质而发病。 普通感冒主要病变部位是鼻和喉部。其主要病原是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简单说就是有病毒侵袭了鼻和喉部。 所以,过敏性鼻炎和普通感冒同为鼻部疾病,但各有各的发病原因。 2.发病时间有异而同 过敏性鼻炎和普通感冒都容易在气候骤变、空气干燥等情况下发病。 过敏性鼻炎有时候不一定在气候变化情况下发病,宝宝接触了相应的过敏原就会发病。 而普通感冒多数在气候变化,或患者自己不注意饮食起居,着凉而发病。 3.临床疗效大同小异 目前,过敏性鼻炎和普通感冒都没特效疗法,均以对症治疗为主。过敏性鼻炎若因先天自身免疫细胞有问题,其临床治疗目的多数是为了缓解临床症状。若因后天因素导致反复发作,调理得到还是能够根治。 普通感冒若没并发其它疾病,多数对症治疗就能临床痊愈。 4.转归变化大不相同 过敏性鼻炎常常反复发作,其转归多良好。由于多数不能真正临床痊愈,难免有的患者在反复发作过程中松懈治疗,最终引发副鼻窦炎等。 普通感冒若是没并发其它疾病,自身无其它慢性疾病等,绝大多数的转归是良好的,临床症状消失后便基本属于临床痊愈。 所以,过敏性鼻炎和普通感冒患者的转归大不相同。过敏性鼻炎不容易引发其它严重疾病,但是因其经久不愈,容易引发副鼻窦炎等。普通感冒无并发症,多数临床痊愈则愈,若并发其它疾病,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孙艳茹
住院医师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
1553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