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又叫做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被阳痿困扰的男性同胞也有所增多,严重影响了家庭和谐和男性的自信,成为了一个“难言之隐”。
西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精神心理因素、神经损伤、先天发育不良、血管损伤、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滥用药物、肿瘤等有关;西医的治疗主要是口服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和补充睾酮,但服用此类西药适应症较为复杂,因此中医治疗阳痿有其独特的优势。
阳痿的发病在中医学中与房事过度、年老体衰、劳伤久病、七情失调、饮食不节、下腹部和外阴部的损伤息息相关;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肝郁、肾虚、血瘀,因此阳痿病人补肾尤为关键。大多数人都知道阳痿和肾虚有一定关系,所以有的患者盲目的买补肾保健品,而未遵循科学规律,有的适得其反。掌握科学补肾方法,会使效果事半功倍。
冬天是补肾的最佳时期
在中医学中,肾五行属水,与冬季相通,主封藏;而冬季天寒地冻是封藏的时节。正因为这样的理论,自古医家都意识到冬季是补肾的最佳时机。而现代医学也认为,冬季气候寒冷,人体为抵御严寒,需要储存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此时在体内也最易被吸收和储存。阳痿病人冬季合理补肾可以调补肾中阴阳之气,以增加勃起硬度和改善性欲。
补肾≠壮阳,补肾需分情况
补肾不等于壮阳,肾虚也分情况。一般阳痿病人的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如果肾阳虚的病人补阴、肾阴虚的病人反而补肾阳,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反而会加重阳痿。因此阳痿患者也需分清自身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找到适合自己的补肾方法。
肾阳虚的阳痿患者主要表现为同房时阴茎不能勃起或者勃起硬度不够好,有的性欲也会减退,怕冷比较明显,晚上睡觉背部和四肢比较冰凉;此外还会出现腰酸、四肢乏力、头晕耳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夜间小便次数多、尿量也会增多,但小便颜色是白色的。
肾阴虚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性欲正常或者比较强烈,但勃起硬度不好,不足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着了患者比较怕热,热是从身体内部发出来的,哪怕减少衣被这种怕热的感觉减轻不明显,这种感觉夜间明显,甚至会心烦影响睡眠,导致难以入睡或者睡着后容易惊醒、梦多和容易遗精;此外还会出现腰腿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小便比较黄,小便量少,总是想喝冷饮。
综合调理,补肾有方
1. 注意保暖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时节,保暖尤为重要,冬天受寒太多会伤肾,加重阳痿,甚至诱发类似哮喘、慢阻肺、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而现代年轻人喜欢穿着露脚踝的裤子,或者为了追求时尚而穿得比较少,这些都不利于冬天补肾。另外有的人认为冬天穿得少是健康的表现,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冬天人体就得顺从冬天的特点,多穿点衣服、晚上被子盖厚点,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人与自然相通。
2.避免剧烈运动
《黄帝内经》有说到:“无泻皮肤,使气亟夺”。就是指冬天不宜让皮肤张开出汗,而频繁耗伤阳气。而剧烈运动往往会导致出汗而耗伤阳气。
3.早睡早起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4. 饮食调护
4.1苁蓉羊腰粥:肉苁蓉10g,羊腰一个,大米100g,加水1000nl同煮成粥。有补肾助阳、益精通便的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便秘等。
4.2韭菜柴鱼:枸杞25g、淫羊藿5g、肉苁蓉10g,韭菜1斤、柴鱼片(鳕鱼风干而成)60g、酱油3大匙、香油半小匙。将上述药材用1杯水烧开后转小火熬约15 分钟,取2大匙药汁备用。韭菜用水烫熟捞起沥干切小段,将药汁、酱油、香油调和均匀,淋在韭菜上并洒上柴鱼片。有补肾阳、益肾精的作用。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患者。
4.3滋阴排骨粥:将刺五加10g,麦芽10g,麦冬10g,黄精10g及生姜2片放入药袋中,与小排骨加10杯水,大火煮滚,转小火煮1小时,去除药袋加入米饭,熬煮成粥后加入火腿丝等其余材料,煮熟后加盐调味,即可食用。补阴清热,生津止渴,适用于肾阴虚阳痿患者。
4.4山药粥:将山药1斤洗净,切丁备用。鸡肉丝加少许盐、米酒及太白粉(马铃薯粉)调味备用。将何首乌3钱、天门冬1两半及白扁豆5钱放入纱布袋内,与米煮成粥后,转为大火,加入鸡肉丝及山药,滚煮数下,加入盐及香油调味,焖约10分钟即可食用。补肝肾、退肾中虚火,适用于肾阴虚阳痿患者。
注:以上食材中肉苁蓉、枸杞、淫羊藿、刺五加、麦冬、黄精、何首乌、天门冬等均可以在药店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