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疾病的关系

    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 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用于指导农业耕种。
    四季的气候特征是春温、夏暑、秋凉、冬寒。中医学认为,在春夏秋冬四季中有寒暑温凉的变化和阳气阴气的盛衰,这种四季寒暑温凉和生长收藏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人体五脏之气的生理、病理活动过程,都与四时五行密切相关。以下根据四时五行的生克乘侮理论,结合人体五脏之气的情况来分析测知五脏病的变化和预后。
冬至:
    古人认为,冬至是一阳生的时期,就是说将从阴而出阳的时候;夏至是一阴生的时期,就是说将从阳而入阴的时候。二分二至属于大的节气转交之日、阴阳气交之时,每当大的节气交替的时候,常常可使年老体弱者此时发生特殊不舒感;慢性病此时可加重;重病此时可恶化发生死亡。有人对2668例因疾病自然死亡的住院病例进行统计,发现在清明、夏至、立春、寒露、冬至等五大节气里,死亡人数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0.001),尤其在二至时更明显。
《黄帝内经》中与节气相关节段:
    四季与肝(胆)病的关系:“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素向·脏气法时论篇》)。这是由于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肝(胆)病到了丙丁火气旺的夏季,火克金,金受克则不能制木,病情可好转或痊愈;否则,到了庚辛金旺的秋季,肝(胆)木受到克制,病情就会加重;如在秋季不死,到了壬癸水气旺的冬季,水生木,病情虽不好转,但也不至于加重;到了甲乙木气旺的春季,病情就会好转。
    四季与心(小肠)病的关系:“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这是由于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心(小肠)病到了戊己土气旺的长夏,土克水,水受克则不能制火,病情可好转或痊愈;否则,到了壬癸水旺的冬季,心(小肠)火受到克制,病情就会加重;如在冬季不死,到了甲乙木气旺的春季,木生火,病情虽不好转,但也不至于加重;到了丙丁火气旺的夏季,病情就会好转。
    四季与脾(胃)病的关系:“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这是由于脾为己土,胃为戊土,“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脾(胃)病到了庚辛金气旺的秋季,因金克木,木受克则不能制土,病情可好转或痊愈;否则到了甲乙木旺的春季,脾(胃)土受到克制,病情就会加重;如在春季不死,到了丙丁火气旺的夏至,因火生土,病情虽不好转,但也不至于加重;到了戊己土气旺的长夏,病情就会好转。
    四季与肺(大肠)病的关系:“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这是由于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肺(大肠)病到了壬癸水气旺的冬季,水克火,火受克则不能制金,病情可好转或痊愈;否则,到了丙丁火旺的夏季,肺(大肠)受到克制,病情就会加重;如在夏至不死,到了戊己土气旺的夏季,因土生金,病情虽不好转,但也不至于加重;到了庚辛金气旺的秋季,病情就会好转。
    四季与肾(膀胱)病的关系:“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这是由于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肾(膀胱)病到了甲乙木气旺的春季,因木克土,土受克则不能制水,病情可好转或痊愈;否则,到了戊己土旺的长夏,肾(膀胱)水受到克制,病情就会加重;如在长夏不死,到了庚辛金气旺的秋季,因金生水,病情虽不好转,但也不至于加重;到了壬癸水气旺的冬季,病情就会好转。
向本文作者提问
李灵雨·主治医师
李灵雨主治医师可处方
白城中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28423|响应时长46分钟
擅长:阳痿、早泄的中医调理、各种原因导致的自汗、甲状腺疾病、肾病、肥胖症及其相关并发症的中医西医诊疗和预防。高血压、痛风、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更年期综合症、失眠等常见病的中西医治疗。痤疮、黄褐斑的中医治疗。
¥29
问医生
#中医治疗#胃热滞脾证#肾结石#小肠节段性肠炎(十二指肠,回肠或空肠)[小肠克隆氏病]
阅读数 6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肾绞痛、腰腹部疼痛、腰部酸胀、血尿易造成尿路梗阻和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严重者需行手术治疗简介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可发生在肾盏、肾盂以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肾结石以钙结石最为常见,纯尿酸结石在所有结石中所占比例足10%。肾结石可引起患者腰部酸胀适,还可能造成尿路(是指从肾盂开始到输尿管、膀胱,再到尿道的小便流经通路)阻塞或继发感染,出现疼痛、血尿、脓尿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上,肾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饮食干预等,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一般可以达到治愈,但肾结石复发率高,患者治愈后还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症状表现:肾结石所产生的症状,依结石的体积、位置、活动度同而异。肾盂、肾盏内活动的结石可以有任何临床症状或仅有腰部酸胀适;活动度较大的肾结石,在泌尿道内移动时会引起黏膜损伤、尿路阻塞或继发感染,此时就会出现典型的症状,如疼痛、血尿、脓尿等。诊断依据:肾结石通过询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腰部酸胀适、疼痛、血尿等)、体格检查(脊肋角有触痛或肾区叩击痛、腰部或上腹部扪及包块等)、辅助检查(B超、X线、CT明确发现肾结石等)综合分析一般即可确诊。肾结石有哪些类型?肾结石按照结石的成分,可分为:钙结石(约占80%,包括草酸钙结石和磷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约占9%);胱氨酸结石(约占10%);黄嘌呤类结石(约占1%)[1]。通常情况下,肾结石是由多种盐类混合形成,需做结石成分分析来确定结石的具体性质。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肾结石为泌尿外科常见多发病。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对3792例男性和5518例女性肾结石患病率的调查结果表明,肾结石患病率男性为6.5%,女性为5.1%,且绝经后女性比绝经前女性患肾结石的风险更高[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肾结石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饮食干预等治疗手段可以治愈,但远期复发率高,患者治愈后仍需定期复查。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李灵雨·主治医师张洪宪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