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毒的形成过程
饮酒是一种生活现象,我国酿酒和饮酒至少有五千年历史。随着饮酒人群的不断增加及对饮酒危害性的逐渐认识,如今饮酒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一次大量饮酒会导致急性酒中毒;长期饮酒会产生酒依赖,以至发展为慢性酒中毒。
大量饮酒(酒精滥用)及酒依赖者大多有如下社会人口学特征:男性为主;开始饮酒年龄较小;重体力劳动者居多;少数民族者多。近年来,行政、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酒精滥用及酒依赖者有所上升。此外,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个性特征的不健全、经济状况、不良生活事件、吸烟等均为酒依赖的危险因素。
酒依赖、酒中毒者大多有类似的发展过程。青少年期由于各种原因如过节、结婚喜庆、同学、朋友聚会或在家人的影响下偶尔小量饮酒。开始并不认为饮酒是件好事,所体验到的是口内辛辣、胃肠烧灼感、以及话多、头晕、脸红。随着饮酒机会的增加,大部分人对酒的不适反应基本消失或已能耐受,感到饮酒可使心情愉快、缓解紧张,易于社交或经济活动,此时饮酒量及饮酒频率增加。如面红耳赤等反应较为严重,部分人会认为不胜酒力或被告知不能饮酒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控制饮酒量,减少饮酒机会,这部分人往往很少发展为习惯性饮酒者。大部分无特殊反应者渐渐形成习惯,每日小饮,称为习惯性饮酒者。习惯性饮酒者如每日仅饮 1-2 两白酒的话,既使喝它几十年,对身体健康也不会有多大损害。
大部分的习惯性饮酒者超过此量,实为酒精滥用者。由于对酒的耐受性增加,酒对躯体的作用逐渐减弱,在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促使部分习惯性饮酒者饮量大增,以至豪饮。此阶段常被称为无节制饮酒期,此期维持时间不长,由于长期大量饮酒,酒对大脑的损害作用日益明显,对酒的耐受性下降,演变为每日数饮,不饮则出现疲乏无力、纳差、失眠、出汗、口齿不清、手抖,及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戒断症状,饮酒后症状消失,此时已到酒依赖阶段。进一步发展可造成永久性脑及躯体损害,即中毒期,出现各种精神病性症状及严重的躯体疾病,最终导致死亡。
一般而言,从偶尔饮酒到习惯性饮酒,因人而异,维持时间长短不一,与个性特征、经济状况、社会心理因素等的相互作用有关。自习惯性饮酒到酒依赖、酒中毒期,大多在 5-30 年,平均 7 年。开始饮酒年龄小、家族饮酒史、不良生活事件在酒依赖、酒中毒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