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患上了心血管疾病?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京东健康
京东健康

我们身边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多了。

 

一项关于中国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达到了397万,这大概是一个小城市的常住居民数量。

 

2001-2011年短短十年时间,中国急性心梗患者的住院率就增加了4倍之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支架放置率也大幅增加。

 

中国目前的医疗体系是倒金字塔形的,我们大部分的患者并不是在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而是在等待病情恶化,等待住院,等待手术。

 

 

到底是哪些环节出问题了呢?

 

治疗方案不恰当

 

中国的某些医院似乎很喜欢让患者使用“先进”的医学技术,来辅助诊断和治疗患者。

 

例如冠状动脉造影,这种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一项全国性研究显示,在三级医院中,有63%的低风险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但是这项检查一般都是在患者有了一定的冠心病表现之后,才建议病人做的。

 

 

对于一些情况比较轻的病人,应当是先开具运动处方,给出日常运动建议,病人可以通过合理运动,来控制心血管疾病,避免情况恶化。

 

在某些地方,冠状动脉造影还被作为常规体检的一部分。一项针对152家医院进行的全国性调查显示,95%医院会将冠状动脉造影用来筛查无冠心病症状的病人,甚至有些医院还将其作为一项常规健康检查。

 

再来看看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口服抗凝药(比如法华林)能够显著降低房颤以及卒中的风险。

 

但是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抗凝药物治疗的使用率却很低,只有11%的房颤患者在就诊时接受了口服抗凝药治疗,相比之下,欧美国家抗凝药物治疗的使用率达到了60%以上。

 

目前医生对于抗凝药的使用十分谨慎,因为担心出血,而且需要定期监测。

 

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抗凝药物治疗远远是利大于弊的,而且法华林价格低,对于患者经济压力来说也比较小。希望在将来,医生和患者们都能够重视起来,增加抗凝药的使用场景。

 

抽烟、喝酒、不运动

 

大部分人都难逃“延迟满足”定律,什么意思呢,就是明明知道吸烟不好,但还是忍不住会去吸烟。

 

中国有超过3亿烟民,他们消费了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香烟。据估计,吸烟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人的过早死亡。

 

目前看来,中国的控烟成果并不好。在世界范围内,位列倒数。

 

相较而言,中国的烟草税价格还是很低的。

 

2015年,中国实行了第四次重大的国家烟草税改革,每包卷烟的总税率提高到55%,要知道,欧美、日本等国家卷烟的税率为70%。

 

在公共场所控烟方面,目前也只有北京和上海通过了控烟法。

 

有高血压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戒烟,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恶化的基础,。

 

其实,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的,其中包括:均衡饮食,适度饮酒,避免吸烟,积极运动,不饮酒。

 

逃不过“延迟满足”定律,目前也仅仅只有1%的中国人做到了以上的生活习惯。

 

基层医疗体系管理能力有限

 

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不能只靠患者自己,而是应该通过基层医疗体系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健康监测并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如果基层医疗体系做好了患者的健康管理以及检测的工作,就能够控制好心血管疾病,做到少生病甚至不生病,对于患者来说,也能够减轻经济压力。

 

 

然而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基层医疗体系很难实现这个目标。

 

一个是社区医院模式的问题,中国的初级卫生保健系统直到2009年才开始启动,专业过关的社区医生实在是太少了,在数量多达2亿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面前,可谓是杯水车薪。

 

二是社区医院也没法向患者提供用药指导,以基础的降压药为例,在2016年至201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近2/3的社区医院没有储备齐全四类基础的降压药,甚至有8%的卫生服务中心没有储备任何降压药物。

 

社区医院力量有限,因此即便是一些小毛病,许多人宁可选择去距离更远、排队更久的公立医院就诊。

 

但是,目前公立医院存在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医生们都很忙。

 

目前中国大部分的患者量,主要还是由公立医院承担的。但是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本身就很大,又哪里有经历对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监测和健康管理呢?

 

此外,由于市场驱动的卫生改革,医护人员诊疗服务的定价比较低,反而是药品和相关检查服务的价格高,这就意味着,医生和护士的诊疗水平以及诊疗服务,反倒成了次要的。

 

想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现长期监控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就现状来说,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患者就诊难,医生看病累,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患者就诊时和医生沟通也就三分钟,有问题也没法多问,因为后面还有一堆人等着。需要调整用药方案,或者病情有变时,也没法儿及时回到医院请教医生,因为三甲医院、专科医院挂好真的不容易。

 

医生日常工作繁重,希望救治更多的患者,但是时常无能为力。

打破这个僵局,需要技术的参与,“互联网+心血管疾病”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京东健康建立心脏中心的初衷也是来源于此。

 

由京东健康牵头,将全中国的好医生集合起来,组建成心脏中心,为全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服务。

 

心内分中心为患者提供用药建议和康复指导,患者的情况能够随时反馈给医生,及时得到解决。

 

双心医学分中心则是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帮助,患者开心了,身体上的问题也会缓解很多。

 

心外分中心为的是给需要手术的患者提供手术方案建议,帮助联系线下医院。

 

预防和康复分中心是为了给术后的患者提供康复指导。

 

这份事业的意义在于,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不仅能够提高就诊效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解约医疗支出,也算是京东健康为广大患者们尽一份绵薄之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