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检测手段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目前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 ) 已经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病理基础,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深入研究,在 As 基础与临床相关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尤其随着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AS 的诊断技术突飞猛进,为 AS 的治疗提供有力支撑。本文旨在针对 AS 诊断相关指标进行整理综述。
生物标志物指标
- 1.1 AS 相关炎性标志物:
- a. 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 )
- b.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p-PLA2)
- c.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
- d. 白细胞介素-2 ,IL-2
- e. 细胞间黏附分子-1 ( ICAM-1 )
- 1.2 AS 相关脂质标志物:
- a.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rol, TC)
- b.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c. 载脂蛋白 B(apo B )
- d.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 e.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 )
- 1.3 AS 相关出凝血标志物
- 1.4 AS 相关的基因标志物
- 1.5 其他:补体 C1q、基质金属蛋白酶、LDL 颗粒数等。
无创检查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检测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下肢动脉等,可以根据斑块表面的纤维帽完整性以及血流信号充盈缺损来判断是否存在溃疡性斑块。与血管造影比较,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达到 85%-90%。
CT 或 MRI 颈动脉高分辨 MRI:可用于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易损性以及药物疗效等。头颅 CT 或 MRI: CAD 患者可以检测出散在的小梗死灶或大面积梗死,根据梗死部位可推测评估责任血管。CT 血管成像(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MRA 可提供主动脉弓、颈动脉和颅内动脉的解剖影像,也可用于血管重建术的术前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比较,高质量 MRA 的敏感性可达 97%-100%,特异性为 82%-96%。CTA 也可提供主动脉弓至 Willis 环的解剖图像,多层重建后可以用来评价每条纡曲的血管。对于 CAD 患者的评估,CTA 的敏感性可达 100%,而特异性为 60%左右;对于<70%的颈动脉狭窄,CTA 阴性预测值也可达 100%。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和踝臂血压指数(ABI ): PWV 是无创评估血管弹性的指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 PWV 有很好的相关性,通过测量 baPWV 可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数值越大,AS 程度越重。baPWV 可反映动脉弹性及僵硬度,被认为是评价患者动脉僵硬度的有效指标,可作为诊断 AS 的早期敏感指标,已成为监测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分层的有效手段。踝臂指数(ABI)是一种无创性探测下肢动脉阻塞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于 AS 血栓形成性疾病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和预测。
有创检查
动脉造影是 X 线检查方法之一,通过直接在动脉内注射对比剂令动脉内充盈对比剂,使动脉系统显影的检查方法。根据导管顶端距兴趣血管的位置,可分为非选择性动脉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超选择性动脉造影。DSA 是大部分动脉造影可由 DSA 来施行。血管内超声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使用末端连接有超声探针的特殊导管进行的医学成像技术。血管内超声能检出冠状动脉早期病变和判断病变性质,在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有很大价值。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是一种用于诊断冠心病的高分辨率介入影像技术,能够实时评价动脉管壁的超微结构,并且指导经皮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其他有创检查包括血管内窥镜。
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存在并了解其严重程度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对危险因素进行管理和治疗,同时考虑到防止此类病变的进展和消退,因此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程度是非常必要的。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手段的探究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