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生活小巧方,教你吃喝之间祛湿消肿

生活小巧方,教你吃喝之间祛湿消肿

夏暑已过,你是否依旧感到身体疲惫慵懒、水肿不退?之前还安慰自己说,这大概是夏日气候所带来的身体不适反应吧,可现在似乎已经无法自圆其说了。进入秋季后,尽管空气干燥,但早晚的湿度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夏末初秋的时节,再加上一整个夏天囤积体内的湿气,比如饮食贪凉、熬夜、长期窝在空调房等等,所以当你的身体有如下这些症状时,或许不能全怪天气,而是体内湿气所致。

 

 

一、肢体无力

 

如果身体中的湿气过重,会影响到体内代谢,使得全身乏力、身体有沉重感。这种感受在晨起后尤为明显,经过一夜的休息,不但不觉得精神有力,反而感到头昏脑涨、身体无力,就说明体内有湿气。

 

二、身体水肿

 

湿气过重会影响脾的功能,出现身体的水肿,以腿部、脸部最为明显。由于脾主运化,当它的能力减退时,体内的水液代谢就无法正常排出,在身体中沉积,而腿脚是肢体的末端,所以更容易出现水肿。

 

三、虚胖

 

当湿气进入皮下,还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降低脂肪的燃烧效率,形成肥胖。不过这种胖一般都属于虚胖,就是整个人看起来虽然很壮实,但实际上没什么力气,免疫力也低下,容易生病。

 

 

那如果真的体内有湿,该怎么办呢?这老话说的好:药补不如食补,如果能在日常饮食中多花点功夫,也是可以起到祛湿消肿的功效的。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好吃、好喝的,来帮助大家祛湿消肿吧。

 

一、玉米须白茅根汤

 

玉米须味甘性凉,能补虚清热也能止血泄热,还有利水消肿的作用;白茅根来源于和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主要功效为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在治疗身体水肿、小便不利、黄疸吐血尿血及咳嗽等常见病里,功效出色。平时可以将玉米须和白茅根一起泡水代茶饮用,治疗下焦湿热,起到利水通淋的功效。

 

二、蒲公英龙须茶

 

玉米须(龙须)1克,蒲公英0.4克,玉竹0.3克,玫瑰花0.3克,蒲公英是很好的天然良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凉血、利尿、利胆、健胃等多种功效。将上述材料碾碎制成茶包,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可起到祛湿排毒,缓解肾炎,调整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等作用。

 

三、玉米须煮鸡蛋

 

玉米须100克,鸡蛋2个,将玉米须和鸡蛋洗净,加水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一会,吃蛋喝汤,这种食用方法可起到平肝清热、利尿祛湿的功效。

 

四、苡仁玉米须粥

 

薏苡仁50克,大米50克,鲜玉米须15克,白茅根15克。先煮白茅根、玉米须,20分钟后去渣,加入薏苡仁、大米熬成粥食用,具有清热除湿,利尿退肿的作用。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任何饮食都无法替代药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如果本身已经患病且有症状,应该遵照医嘱正规治疗,正确服药,以免耽误病情。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孕妈必读:妊娠水肿咋办

怀孕期间,女性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其中妊娠水肿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由于孕期内分泌和体液平衡的改变,以及子宫增大压迫下肢静脉,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发水肿。本文将详细介绍妊娠水肿的成因、症状、预防和缓解方法,帮助准妈妈们度过一个舒适、健康的孕期。 一、妊娠水肿的成因与症状 1. 成因: - 内分泌变化: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孕酮、雌激素等,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潴留,引发水肿。 - 体液平衡改变:孕期肾脏负担加重,导致水分代谢减慢,容易发生水肿。 - 子宫增大压迫: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逐渐增大,压迫下肢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引发水肿。 2. 症状: - 下肢水肿:最常见的是踝部、足部水肿,严重时可能蔓延至小腿、大腿。 - 手部水肿:有时也会出现手部水肿,尤其在早晨起床后。 - 体重增加:水肿会导致体重增加,但与胎儿增长相比,增加幅度较小。 二、妊娠水肿的预防与缓解方法 1. 预防: - 适量运动:散步、孕妇瑜伽等轻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水肿。 - 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 饮食调整:保持低盐、高蛋白、高纤维的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 - 保暖: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 缓解方法: - 睡眠姿势:尽量采取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对下肢静脉的压迫。 - 穿着选择: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过紧的衣物压迫下肢。 - 足部护理:每天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 按摩:适当进行按摩,缓解肌肉紧张和水肿。 - 医疗干预:如果水肿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三、妊娠水肿的注意事项 1. 注意监测体重:定期测量体重,及时发现水肿症状。 2. 注意饮食:保持低盐、高蛋白、高纤维的饮食,避免过量饮水。 3.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 4. 注意保暖: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5. 及时就医:如果水肿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未来医疗领航员

41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肾性水肿和营养不良水肿的区别

视频简介 作者:山西省人民医院 肾病内科 副主任医师 周晓霜 水肿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在门诊常见的患者就诊的病因,水肿其实就是指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者体内聚集的一个病理过程;肾性水肿首先发生在,组织比较疏松的一个部位比如眼睑颜面部的一个水肿;营养性的水肿通常是从足部开始逐渐蔓延到全身,主要是一些慢性消耗性的疾病。

健康专家说

147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感到身体麻是什么原因?

感到身体麻是什么原因?脸肿,健忘也会有麻的风险!

来要水

副主任医师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

7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髋关节水肿针灸放血有副作用吗?

髋关节外侧水肿针灸放血有副作用。髋关节外侧的水肿是要看一下什么原因引起,是不是因为外伤以后引起。目前针灸放血是治疗有一些痛症和骨科疾病的方法,肯定是有副作用。外侧的水肿用了针灸有没有效果,要咨询一下做治疗的医生。一般常见的副作用,是放血部位的一些感染。

医联媒体

68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美尼尔综合症怎么治疗?

一般目前没有一个特效的一个治疗,但是很多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的比较好,比如说可以吃点敏使朗吃点西比灵,甚至有些水肿比较厉害可以用点利尿剂,有些睡眠不好的可以用点乌灵胶囊,一般通过药物的一个治疗,可以七八十%的人控制的比较好的。

医联媒体

65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生完小孩外阴水肿怎么办?

生完小孩外阴水肿怎么办

医联媒体

65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早上2个异常,说明你在悄悄变胖! #健康科普在 #中医健康在 #健康养生

早上2个异常,说明你在悄悄变胖! #健康科普在 #中医健康在 #健康养生

周喜玉

主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67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全身水肿,中医教你搞定

全身水肿,中医教你搞定! #中医健康在 #健康科普在 #健康养生

周喜玉

主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67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全身水肿,中医教你搞定! #中医健康在 #健康科普在 #健康养生

全身水肿,中医教你搞定! #中医健康在 #健康科普在 #健康养生

周喜玉

主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66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视频 主播用嗓过度,导致#声带水肿

主播用嗓过度,导致#声带水肿。

寻医问药网

68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去咨询
plus免费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 湿 的内容
AI医生助手

AI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服务中
24小时 24小时响应
智能诊断 智能症状分析
专业保障 专业医疗保障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推荐医生
袁圆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肺结节(5例) 虚劳(1例)
专业擅长:擅长治疗咳嗽/头痛/失眠/眩晕/心悸/水肿/肥胖/便秘/痤疮等内伤杂症、心律失常、冠脉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糖尿病、肝脏疾病、功能性胃肠病、睡眠障碍、过敏反应疾病、呼吸系统肿瘤、消化道肿瘤、肝胆胰腺肿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肿瘤。
好评率:99% 接诊量:876
董齐齐

主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邯郸市中医院
脾虚(1138例) 肾虚症(674例)
专业擅长:中医治疗口臭,消化不良,肾虚、阳痿早泄、脾虚、失眠、头痛、耳鸣、肠胃炎、肥胖、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早泄等中医内科、中医男科疾病。 口臭、舌苔白厚、有齿痕、中医减肥、大便不成型、大便黏、脾虚(健脾补气、温肾健脾)、肾虚(阳虚、阳虚体质、四肢厥冷、温补肾阳、滋阴潜阳、补阳益气、散寒止痛、温阳行气、温阳活血、温阳散寒、温肾散寒、补肾固冲)。 感冒、鼻炎、咽喉痛,咳嗽。胃肠系统:胃炎、胃溃疡、便秘、口臭、肠炎(肠胃炎、急性肠胃炎、慢性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腹痛,泄泻。
好评率:99% 接诊量:61635
李颖飞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三甲
河北燕达医院
肝病(527例) 脾虚(443例)
专业擅长: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的湿热、大便黏腻不爽、各种口臭、胃肠镜报告解读、前列腺炎、烦躁多梦、心悸、便秘、腹泻、腹胀、乏力困倦、寒湿导致的关节酸痛、咳嗽、头痛、耳鸣、盗汗、阴虚火旺、自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气血亏虚、肥胖、食欲不振、肠易激综合征、虚劳、性功能障碍等。
好评率:99% 接诊量:93115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