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陈功

急诊挽救性手术(ESS)在进展型髓内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陈功[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挽救性

急诊挽救性手术(ESS)在进展型髓内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陈功[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挽救性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挽救性手术(emergency salvage surgery, ESS)对进展型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intramedullary spinal cavernomas, ISC)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3个中心39例经手术治疗的ISC纳入分析:男女比例相当,平均年龄45.8±13.5岁(17岁~66岁),病程从2天~20年(中位数10天);其中急性进展27例(69.2%)和慢性反复发作12例。ISC位于颈段11例、胸段 22例和腰骶段6例。采用改良的Aminoff-Logue(mAL)评分和等级来评估脊髓神经功能。结果 术后均病理确诊及复查均未见残留或复发。在27例进展型ISC中,15例采用了ESS,术后12月,13例(86.7%,13/15)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明显好于非ESS手术组的33.3%(4/12)改善率(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文章 相关脑脊髓血管病的基本医学知识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的特点。 1. 分类:脑脊髓血管病分为两大类: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和缺血性(脑梗死、中风)。病因包括:脑动脉瘤、AVM、DAVF、血管狭窄或闭塞(烟雾病)等。 2. 治疗方法:一旦被诊断应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原因是它有再次出血或再次缺血的概率。方法包括药物、开颅或介入手术和放射治疗等。 (1) 开颅手术或介入栓塞手术治疗:这二种方法各有利弊,需根据病情,选择其中的一种治疗方法或者二者的结合。 (2) 放射治疗:主要是伽玛刀治疗,适合病变小而且位置深的血管病变。优点是相对安全,缺点是治疗后需要较长时间才有效果(2~3 年)。 康复治疗: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消除危险因素、饮食、心理和生理康复等。 (1) 相关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三高”)。在正规医院接受长期治疗和随访。 (2) 药物治疗:有些需继续用改善脑循环及脑代谢的药物;有癫痫发作需要服用抗癫痫药半年以上。药物的增减和停药需要医师的指导。 (3) 危险因素:吸烟、饮酒、肥胖、屏便、过度用力、脾气急躁、熬夜和缺乏运动。 (4) 平常饮食:按照防治“三高”的饮食(网上可查)。可选用谷类、乳、豆、蔬菜、水果、植物油和优质蛋白(如鱼)等。不饱、不饥和不摄盐过多,不宜食用动物油、内脏和油炸食品;不宜食用粉条、薯类高热能食物(诱发肥胖)。 (5) 心理和生理康复:保持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愉快心情,可在合适医院选用高压氧、针灸、按摩、理疗、光疗、体疗和中医等治疗。

陈功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3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复合手术(Hybrid)在脊髓血管畸形(SCVM)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

目的:脊髓血管畸形(SCVM)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且多数需要外科治疗(手术和介入),但单一治疗的疗效存在瓶颈。近 2 年,本中心应用全新治疗理念的复合手术(Hybrid)来治疗 SCVM,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方法: 18 例平均年龄 55.5 岁(24~74 岁) 病种: sDAVF(14 例)、PMAVF(2 例)、sAVM(1 例)和血管母细胞瘤 1 例 部位:颅颈交界区 7 例,胸段 4 例,腰段 2 例,骶段 1 例 均有 SCVM 相关症状和体征(出血、脊髓功能障碍、疼痛等) 经 MRI 检查和 DSA 确诊,其中 2 例为介入栓塞和手术后残留或复发 Hybrid 有三部分内容:成像、介入和手术 成像+介入+手术 2 例(11.1%),成像+手术 13 例(72.2%),成像+介入 3 例(16.7%) 结果: 无相关的死亡和永久性并发症,平均随访期 7.4 月 疗效根据脊髓神经功能(AL 表)和影像进行综合评估:治愈 7 例(38.9%),改善 10 例(55.5%),无变化 1 例(5.5%),恶化或差 0 例 结论: Hybrid 除了发挥手术和介入的各自优势的特点外,还有极为重要的功能--评估功能,包括以下: CT、MR、DSA 以及结合多模态影像融合(MIF),可实现对 SCVM 精准的解剖、功能定位和评估,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本文 3 例患者选择了介入栓赛,并达到了治愈的效果),个体化手术入路(减少了无效的暴露),术中判断评估,以及减少术后择期复查 DSA 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术中采用导管置于脊髓病变血管,通过术中间断注射稀释的美兰,显微镜下来评估病变,大大减少了手术和 DSA 之间的切换时间。 Hybrid 应用于 SCVM,可更好地应用于复杂、巨大、高流量 SCVM(sAVM、Ⅲ型以上的 PMAVF 等)的外科治疗,再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最大程度地切除病变和最安全地保护神经功能,这是未来 SCVM 处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脊髓血管畸形,复合手术,手术,介入,成像技术

陈功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0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根据与AChA的关系,提出新的分型

目的:根据脉络膜前动脉(AChA)起始端动脉瘤(AN)与AChA的关系,提出新的分型。针对不同分型采用个体化的介入方法,并分析其结果。 方法 新分型将不涉及AChA的AN归为I型(无关型),涉及AChA则归为Ⅱ型(有关型),再将后者细分为Ⅱa(瘤颈型)、Ⅱb(瘤体型)和Ⅱc(直接型)。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近两年收治的34例AChA起始端AN患者,其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为38~75岁,平均54.7±8.9岁;12例(35.3%)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症状,其余为检查发现。按新分型如下:I型9例(26.4%),Ⅱa型15例(44.1%),Ⅱb型10例(29.4%);其中14例(41.2%)伴颅内多发AN。 结果: 4例无症状、微小AN予随访;30例予个体化介入治疗:12例予单纯弹簧圈栓塞,15例予支架联合弹簧圈,3例行单纯支架(密网支架2例)。85.7%(6/7)I型AN术后即刻达到Raymond-Ⅰ级栓塞,Ⅱ型均为Ⅱ级~Ⅲ级,有显著性差异(2=23.800,P=0.00)。Ⅱ型中6例术中出现AChA闭塞或流速减慢,调整弹簧圈后4例好转,而Ⅱb型有更高的风险(2 = 7.802, P = 0.005)。无死亡病例,Ⅱ型术后4例(13.3%)出现AChA相关并发症,术后6月mRS随访22例:17例评分如术前,评分好转2例,无改善2例;6~12月DSA随访15例:稳定10例,加重3例,好转2例。 结论:介入治疗的术中评估更为可靠,操作更可控,并发症率更低,应作为首选。目前尚没有针对AChA起始端AN介入治疗的分型,新分型有助于采用个体化的介入策略:对于Ⅰ型,处理与其他部位侧壁型AN相似,对于Ⅱa型,着重保护AChA开口,尽量栓塞瘤体;Ⅱb型则在保留AChA基础上,大部分栓塞瘤体。 对于未破裂的AN其自然史仍不明确。对于AChA的直径及其代偿情况在Ⅱ型的角色和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血流导向装置(FD)在于Ⅱ型的疗效值得期待,特别是Ⅱb和Ⅱc型。新分型对手术夹闭亦有帮助,复合手术在夹闭手术中更具优势。

陈功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0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颅颈交界区DAVF治疗方法和手术入路的选择,及复合手术在其中的应用,

陈功 目的: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DAVF)是少见的血管病变,全球报道总数为 135 例,但检出率逐年提高。结合本中心 15 年 28 例的经验进行探讨。 方法:28 例平均年龄 55.5 岁(34~74 岁),男性是女性的 6 倍(24/4)。均经 DSA 确诊,并采用 3D-DSA 成像技术来分析瘘口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血管、脊髓、延髓和骨骼)的关系。无症状者 4 例(14.3%;其他疾病 DSA 发现),有症状 24 例(85.7%): SAH 15 例(53.6%,15/28),脊髓症状 7 例(25%),后颅凹、颈部疼痛 2 例(7.1%)。随访 3 例(10.7%),治疗 25 例(89.3%):直接手术 15 例(60%,15/25;包括复合手术 2 例),介入 8 例(32%);栓塞后残留再手术 2 例(8%)。 结果:早期 3 例死亡:手术 2 例(脑干梗塞和感染),介入 1 例(再出血)。20 例得到 DSA 随访(80%,20/25),平均随访期二年。3 例随访者:自行闭塞、加重 1 例和无变化各 1 例;17 例治疗者中 13 例得到了的治愈(76.5%):手术为 90%(9 例,9/10),介入为 66.7%(4 例,4/7),其中栓塞后再手术和复合手术者(共 4 例)均无残留。 结论:其自然史仍不明,倾向于是进展性发展,有症状者需干预治疗。经典是直接手术电凝漏口,目前有枕颈后正中和远外侧入路(或改良)。本文 3D-DSA 成像发现:其供血动脉多数来自椎动脉(VA )的后脑膜动脉及其分支、C1-C2 根动脉;瘘口在椎管水平面的 3 点或 9 点位置,结合矢状位,瘘口位于 VA 的下后方,而枕骨稞位于 VA 的上前方。故只要暴露病变侧寰椎的外侧(即暴露椎管外侧的硬膜,无需磨除枕骨稞),就可充分暴露瘘口。所以,枕颈后正中入路可处理大部分 DAVF。对于供血动脉来自咽升动脉(AShA)、枕动脉分支和多瘘口的 DAVF,可采用改良的远外侧入路来暴露瘘口。 随着介入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变采用了栓塞。如有适合介入的血管构筑,治愈率可达到 71.4%,特别是由 AShA、枕动脉分支供血的 DAVF,及多瘘口、高流量的 DAVF 的分期治疗。但如何提高栓塞的治愈率且不损伤其他重要的血管(如 VA 和脊髓后动脉等)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复合手术对于判断瘘口、评估是否残留,以及治疗复杂、多瘘口病变(术中可同时栓塞和手术)等方面,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对于双侧、多瘘口、高流量、范围广的 DAVF,治疗仍是挑战。需要采用介入+手术+或放射治疗并结合复合手术来综合治疗。

陈功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0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总部)脑脊髓血管病组出院宣教

一、本部地址: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 12 号(与华山路交界)。 交通:自行导航,建议最好乘地铁(快,便宜)。上海火车站和上海南站:地铁一号线-常熟路站下;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和虹桥火车站:地铁二号线-静安寺站下,换 113 路公交车乘一站到医院,或者走路十分钟左右到。地铁七号线-常熟路站下。 二、陈功教授门诊时间:华山医院门诊大楼 每周五上午特需门诊(门诊七楼 6 号诊室);每周四上午神经外科专家门诊(门诊五楼 32 号诊室) 预约挂号:可以通过华山医院、微医、好大夫等 APP 网上挂号,正规收费,没有其他费用。如没有挂到号,可在门诊时间的上午 10: 00 之前来诊室加号。流程:持患者华山医院门诊磁卡或者二维码到诊室刷卡加号。需带患者的身份证(实名制)。 三、血管组医师办公地址:住院部 2 号楼 3 楼血管病组医师办公室(工作日上午 10 点以后) 二.复诊和随访 来复诊时,请带齐所有诊疗资料,包括门诊卡和病历、化验单(血糖、血脂等)和出院小结复印件);所有片子: CT、CTA(CT 血管成像)、MRI、 MR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和 DSA(脑血管造影)片。勿折、卷片子。 最好在当地医院做好相关检查后带片子来(通用的),如果没有片子,请自行将图像转到手机里,以缩短华山医院就医时间(门诊检查预约平均需要二周以上)。如果病情出现明显的变化,需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 以下是具体病种和治疗的复诊和随访计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 多数有明确的病因(见 2~5),但 30%SAH 即时 DSA 也找不到病因。DSA 检查出院后,每周复查脑 CT,等 SAH 吸收干净后(一般一个月),及时再住院复查 DSA。 2. 动脉瘤患者 (1 ). 手术开颅夹闭:出院后 3 个月复查头颅 CT 普通平扫和 CTA(当地医院做好带来,以下相同);6 个或 12 个月住院复查 DSA(本院);24 个月复查增强 CTA(当地医院做好带来,以下相同);如果 CTA 发现有变化,即住院 DSA 检查(本院)。 (2 ). 介入弹簧圈栓塞患者:出院后 3 个月 CT 平扫和普通 X 光正侧位片,6 个月复查增强 MRA;6 或 12 个月住院复查 DSA(本院)。以后每年查 MRA;发现有变化者,即行 DSA 检查。 (3 ). 介入支架辅助栓塞、夹层动脉瘤和大动脉瘤:出院后 3 个月 CT 平扫、X 光正侧位片和增强 MRA;6~12 个月住院复查 DSA(本院);以后每年检查 CT、X 光正侧位片和增强 MRA;发现有变化者,即行 DSA 检查。 3. 脑动静脉畸形(AVM)和硬膜动静脉瘘(DAVF)患者 (1 ). 手术:出院后 3 个月头颅 CT 平扫和增强 MRI(当地医院做,以下相同);6 或 12 个月住院复查 DSA(本院)。 (2 ). 介入栓塞:出院后 3 个月头颅 CT 平扫和增强 MRI,6 或 12 个月复查 DSA(本院)。 (3 ). 手术或栓塞残留者:术后 6 或 12 个月住院复查 DSA(本院);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行伽玛刀或者射波刀治疗。治疗后每年随访 MRI,第三年复查 DSA(本院)。 4. 脊髓血管畸形(AVM、DAVF) (1 ). 手术者:出院后 3 个月和 6 个月 MRI 平扫和增强(当地医院做,以下相同),6 个月或 12 个月住院复查 DSA(本院)。 (2 ). 栓塞者:出院后 3 个和 6 个月 MRI 平扫和增强,6 个月或 12 个月住院复查 DSA(本院)。 5. 烟雾病(含脑缺血搭桥患者) 出院后 3 个月 MRI 平扫,6 个月复查 MRI、CTA 或 MRA、SPECT,12 个月住院复查 DSA(本院)。 6. 脑缺血颅内外支架植入术 术后 3 个月、6 个月复查 MRI 平扫和增强 MRA,12 个月时住院复查 DSA 和 SPECT;以后每年 1 次 MRA;若发现变化,即行 DSA。 7. 特殊药物的服用: (1 ). 动脉瘤患者(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口服药物:①.波立维 75 mg (毫克),每天一片; ②阿司匹林 100 mg(毫克),每天一片; 共 3 个月。之后阿司匹林 100 mg ,每天一片;至少 2 年以上,或者至终身。 (2 ). 缺血支架植入患者术后药物使用:①.波立维 75 mg,每天一片, 阿司匹林 300 mg,每天一次,每次三片; 共 1 个月。②.之后阿司匹林 300 mg ,每天一次,每此三片,共 3 个月;或者波立维 75 mg,每天一片, 阿司匹林 100 mg,每天一片,共 3 个月。之后阿司匹林 100 mg ,每天一片; 至终生。 如果上述 2 种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出血、瘀斑、胃肠反应等),请到当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处理,或替换类似药物。 有些患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降脂的“他汀类”药物(如:可定、立普妥、舒降之等),出院可在当地医院配类似药物,并定情复查肝功能(一般三个月)。

陈功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3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神经介入技术在脑和脊髓富血运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附234例报告)

陈功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3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常用比较物美价廉的支架取得部分密网支架的效果

陈功.Flow diversion effect of the leo braided stent for aneurysms in the posterior and distal anterior circulations: A multicenter cohort study.Frontiers in Neurolo.2022,影响因子 4.086.Q2

陈功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36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