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的人,身上多有4个明显症状

养生微木·关注健康,关注养生
养生微木
关注健康,关注养生

目前许多老年人都患有脑供血不足,若只是一时的脑供血不足,比如下蹲时间过久,血液汇集在下肢,流通不畅,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然后突然站立时而出现头晕或昏厥现象,但该症状一般短时间内便可恢复。

若是因大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而引发脑供血不足,那情况就严重了,长时间下去,很可能演变成脑梗死痴呆等疾病,危及生命。

其实,患脑供血不足早期时,身体会有一些表现的,只是容易被忽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脑供血不足的人,身上多有4个明显症状,若你一个不占,恭喜


面部或身体一侧发麻,比如头晕头痛耳鸣、嘴歪、吐字不清,或者一侧肢体发麻无力、动作不灵活等,这均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而使运动神经受到干扰,而引起的一系列动作失常的行为。

意识模糊,脑供血不足,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暂时性的丧失意识,记忆力下降、智力下降等现象,甚至还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


还有性情转变,比如原本活泼开朗的人,因为大脑供血不足,而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少语、孤僻等,这其实是因为,脑部供血不足,而牵连到大脑神经所引起的。


失眠爱睡,大脑缺血,进而导致脑部缺氧,患者本人白天容易昏昏沉沉没精神,但到了晚上,又总失眠。


以上症状,若你存在两个以上,要引起警惕,不容忽视。另外哪些人群易患脑供血不足呢?


中老年人,脑供血不足,多发于老年人, 而且年龄越大,症状越明显。不过老年人只是该疾病的高发群体,并不排除年轻人患该病的可能性。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高血压控制不好,可能导致血管内膜受损而增生,进而使血管变狭窄、血流变慢;而体内所含脂类物质过高的话,容易引发动脉硬化,使管腔变狭窄,血管的流通能力,也将严重受到影响;还有体内血糖过高时,容易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减缓血流速度,血液不能顺利地从心脏流入大脑,脑组织的供血便会减少。


还有患心脏疾病的人, 比如心脏病心衰冠心病等等,这类疾病均会影响心脏的造血功能,使体内血液循环量不足,供应给大脑的血液,自然也就有所减少了。


另外,还有低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大家对低血压比较陌生。在血压过低的情况下,心脏的造血功能减弱,造血量减少,全身也就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


最后,颈椎疾病,该病可能会使局部血管变窄,进而阻碍心脏向脑部输送血液, 出现脑供血不足、头晕头痛等症状。因此平时一定要保护好颈椎,多活动颈椎。


除此之外,体重肥胖、遗传、爱吸烟等人群,也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


以上人群,若有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做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及时调理,避免发展成脑梗等严重疾病。


改善、预防脑供血不足,需要从平时的生活习惯中,多加注意。建议大家均衡饮食,摄取足够营养;每天适度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还有保护好颈椎,平时不要过度使用颈椎,戒烟酒。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更应控制好病情,避免恶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下降,血管也会逐渐老化,也就很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因此,积极预防很重要,尤其是对已有脑供血不足的人来讲,更需要积极控制改善。

#中年#老年#病因#吸烟#肥胖#脑动脉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
阅读数 8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多由颈椎病、颈动脉或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易疲乏、记忆力下降等常见于中老年人,多数经治疗后预后良好简介脑供血足并是一个单一的疾病,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同时存在,主要是由于这些疾病在进展过程中,引起脑部血液供应与脑部血液需求之间平衡,引起头痛、头晕、易疲乏、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等脑功能受损症状。本病可通过药物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但若治疗及时,可能发展出全身性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症状表现脑供血足的典型症状为头痛、头晕、易疲乏、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等。诊断依据医生除了采集病史(如询问患者症状、既往史等)之外,还需通过体格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DSA)、脑CT及核磁成像(MRI)、精神及神经检查、血生化检查、测量血压水平等检查手段来诊断脑供血足。疾病类型根据起病的缓急程度,可分为以下两大类:急性脑供血足:突然起病,毫征兆;慢性脑供血足:脑部呈现慢性持续低灌缺氧状态,非局灶性脑缺血[1]。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尤其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体,80%的80岁以上老年人和约2/3的60岁以上老年人存在慢性脑供血足[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治疗的关键是积极寻找病因,而后进行针对性治疗,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的方式,可显著改善脑供血足症状。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养生微木·关注健康,关注养生侯世芳主任医师北京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