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轻度泪沟,如何避免出现下睑水肿?

京东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京东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 | 韩雪峰
文章首发于 | 八大处韩雪峰博士

泪睑沟的出现、逐步加深加宽、伴有“黑眼圈”等是中面部衰老的重要表现。

FrançoisNiforos按下睑凹陷程度,将下睑的容量不足分为0-5级,其中0-2级轻度凹陷临床上常使用较轻薄和柔软的透明质酸注射在皮下脂肪层,即刻填充浅层脂肪缺失的容量,改善凹陷。

在临床中如出现注射后次日注射部位水肿,下睑袋加重的情况,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方式如下:

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方式

1.局部注射量过大

眼部皮肤菲薄,透明质酸注射在皮下脂肪层,吸水后体积肿胀增大,因而表皮较薄的求美者更易发生。

在2019年发表的透明质酸注射共识中也说明:泪沟的单侧注射量为0.2ml-0.5ml【1】。如填充泪沟从内侧开始,内侧饱满后再填外侧,这就会导致内侧填充量过大,进而导致内侧异常凸起;

预防:(减少局部注射量,整体改善,先外侧后内侧)

  • 第一步,眶外侧增厚区:外眦外侧0.5cm-1cm处,此区域注射可提升眶外侧;
  • 第二步: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区域:泪沟外侧区平铺,注意平铺区域不要超过卧蚕下缘;
  • 第三步:泪槽韧带区域:泪沟内侧区平铺,注意平铺区域不要超过卧蚕下缘。

所以总体注射原则是单点剂量建议在0.05ml-0.1ml,单侧总剂量<0.5ml,先外侧后内侧,先上后下的顺序。

另外在注射材料选择上建议选择低锁水性低黏度产品,例如非交联透明质酸复合溶液,避免团块的产生而形成外观上的不平整,其他较硬的注射材料不适用在此层次。

2.注射层次过深,注射到颧前间隙和上颌骨前间隙

在使用透明质酸注射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区域时,若注射层次过深到达颧前间隙中,可能导致淋巴循环障碍,形成长久难愈合的水肿。

同时填充物会随着颧大肌、颧小肌的移动而发生移位、下移,进而导致局部的水肿与凸起;凸起与水肿的出现,会导致视觉上泪沟、颧颊沟加深变长。

而针对上颌骨间隙:矩形空间,位于中颊的鼻唇段。底部位于上唇鼻翼提肌,覆盖眶下神经的干部,顶部上半部由眼轮匝肌眶部形成,如果注射到上颌骨间隙中,容易造成鼻唇沟加重。

预防:

医生掌握注射层次是关键,针对轻度泪沟需注射到皮下浅层。

【备注:注射到颧前间隙手感是疏松无阻力】

3.注射、剥离等机械创伤肿胀

注射、剥离等机械创伤也是造成术后局灶性轻微肿胀的原因之一,因此,注射时应选择合适的层次缓慢推注,避免在同一位置反复进出。注射后局部冰敷可明显减少肿胀的发生。

4.求美者个人的身体原因

除以上注射技巧及剂量问题,引起眼睑水肿的原因也包括求美者的身体原因,主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生理性眼睑水肿:大多是由于注射后夜间睡眠不好、或睡时枕头太低,影响了面部血液回流,或者睡前喝水过多,这种眼睑水肿多见于健康人,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可自然消退。

另外就是病理性眼睑水肿:又分炎症性和非炎症性。引起的原因有眼睑的急性炎症、眼睑外伤,或眼周炎症、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急、慢性肾炎等。医生在问诊前需跟求美者沟通确认,诊断是否进行治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女性健康#预防#检查#美容护肤#药物治疗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