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及莨菪中毒

曼陀罗又称洋金花,种类很多,各地称呼也不一致,为一年生的草木,我国各地都有生长,大多是野生。全株有毒,主要成分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生物碱。各种之间含有毒性成分及量各不相同,根、茎、叶、花、果实含毒量也不等,以种子含毒量最高。小儿内服 3-8 个种子即可发生中毒。毒性作用是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阻断乙酰胆碱反应。

同科植物莨菪,其叶,根,花,种子均有毒。在新疆,内蒙古等地较为普通。儿童误以其根茎为“野萝卜”,采食中毒。其所含生物碱,主要为莨菪碱,中毒症状与采食曼陀罗者相似。

临床表现:中毒症状因各种生物碱含量的不同而不同。发病的快慢也因食入量的多少级个人体质而异。一般在食果实之后 0.5-3 小时内出现症状。最初症状为口干渴,皮肤及颜面普通发红,有红斑疹,干燥无汗,惊恐,烦躁或嗜睡,以后手足舞动,瞻妄,幻视,幻听,严重者发生痉挛,为强直性或阵挛性。常伴有中度发热,少数可达 40℃以上。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或减弱,血压升高,脉搏速而弱,部分患儿经 12-24 小时后,由躁狂,瞻妄转入昏迷。重症患儿可因高热,血压下降,循环和呼吸衰竭而死亡。若抢救及时或中度较轻,则上述各种症状逐渐消失,而瞳孔散大一般经 1-3 天方恢复正常,甚至延长至 1-2 周之久。事后患儿完全忘记病情经过。

白细胞总数一般正常或轻度增加,中性粒细胞多在 65%以上。

曼陀罗中毒症状有时并不完全类似阿托品中毒,可以不发热,皮肤不红,无红斑疹等,是因东莨菪碱拮抗作用所致。

诊断:秋末如见学龄前儿童猝然发生瞻妄或昏迷,并有瞳孔散大,必须追索误食植物野果的病史,再自洗胃排出液中搜寻曼陀罗果实或莨菪根即可确诊。对中毒史不详的病例,须与氯丙嗪、异丙嗪中毒或猩红热、脑炎、脑膜炎等病鉴别。如用醋甲胆碱 3-10mg 皮下注射,而无出汗,流泪,唾液增多,胃肠蠕动增强等正常反应。可疑为阿托品类中毒。必要时可取患儿的尿做阿托品定性分析:即在尿液中加少许硝酸在水浴上蒸发至干,再加一滴氢氧化钾酒精溶液,若为阿托品则呈紫罗兰色,并很快变为红色。猫眼散瞳试验:取患儿尿液一滴,滴入猫眼,若此尿中有阿托品或莨菪碱 0.0002mg,可引起瞳孔散大,为阳性反应。

预防 曼陀罗中毒大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由于误食而发病。因此,应大力宣传曼陀罗,莨菪有毒不能食用,引起群众主注意,以防意外。

治疗:首先应催吐,然后用 1g/Kg 活性炭加水成混悬剂灌入胃中,内服硫酸钠(本类药延缓肠蠕动,故不用镁盐泻剂),但洗胃和活性炭疗法究竟能否减少毒素吸收尚不明确。中毒时间长者可用生理盐水做高位洗肠。同时应输液及对症治疗。对狂躁者须专人护理以防意外,并给予足量的镇静剂,如水合氯醛,地西泮等,忌用吗啡或长效巴比妥类药物,以防增加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对于中毒引起中枢神经的抑制的患儿,应给氧,机械通气。高热者可用退热剂,因温水浴能使肌肉松弛及出汗,可增加排泄。

解毒剂和拮抗剂治疗包括:

  • 肌肉注射新斯的明 0.04mg/kg,每 3-4 小时 1 次。
  • 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为阿托品的拮抗剂,用于治疗本症最为相宜。由于患儿阿托品的吸收量难以判定,故本药的需要量也无明确标准。用药当从小剂量开始,小儿每次用 0.1mg/kg,皮下或肌内注射,每 15 分钟 1 次,至症状减轻为主
  • 水杨酸毒扁豆碱 1-2mg 皮下注射,每 15-30 分钟 1 次,也有对抗阿托品的作用。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