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又生病了?看老母亲教我们给2岁儿子喂药,快狠准
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即使家长百般小心预防,孩子是难免会生病。
孩子生病中,让家长最困扰的就是喂药。如果医生开的是冲剂还好,孩子还勉强能吃进去;但是如果开的是中成药或药粉等,那将会有一场苦战,保不准孩子会吐,再重新喂。
最近一个老人的喂药视频火了,老人喂药的方式真的是快狠准,而且保证孩子不会吐,看看她是怎么喂药的。
视频中的小男孩看着奶奶在准备药散发呆,孩子都是非常聪明,看到奶奶直径向自己走来,就知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开始做无谓的反抗,奶奶却不理会孩子这种情绪,直接将孙子揽入怀中。
奶娘双腿夹住孙子的双腿,避免孩子乱动。孩子的一只手被夹在奶奶的腋下,另一只手被奶奶牢牢地抓着。任由孩子哭闹,奶奶也不做回应。
只见奶奶抓起一汤匙药散,加水后直接喂了下去,并没有立马拿出来,而是等到孩子完全咽下去,取出勺子喂水,孩子孩子嘴里苦,连续喂了两勺水。
期间,孩子苦苦挣扎,但是为了孩子的病赶快好,奶奶还是狠下心给孙子灌药。
孩子吃完药后,对奶奶非常抗拒,也不让奶奶抱了。
看完视频,我们先不判断奶奶的方式的对错,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是不建议的,无论是心理还是行为上,对孩子产生了伤害。
儿童生病后,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如果想使药物顺利达到胃肠道并充分发挥疗效,家长必须掌握一定的喂药技巧,这5个有关小儿喂药的小妙招,可以借鉴一下。
一、喂药前,先调解孩子心理
孩子患病后,由于疾病的折磨,就会表现的紧张、恐惧、哭闹、抗食、拒绝服药等行为。这时候,家长应该耐下心,给以心理情志上的调护理。如语言亲切、态度和蔼、耐心红豆,可以以讲故事、玩游戏的方式降低孩子的警惕心,稳定情绪,方能顺利喂药。
二、喂药的方法
药不苦:可以直接用温开水送服;
药苦或特别苦:可以在小勺子里放些糖,再放上药让孩子吃下。
药片、药丸:可以将其研磨成面,溶于开水后让孩子服下。
对于不同月龄的孩子,喂药方法也不同:
1.新生儿到3个月婴儿:因为三个月以内的孩子味觉还不敏感,可以将药调成糊状,在孩子饥饿时服下,患儿会主动吮吸吞咽。
2.6个月左右婴儿的喂药法:家长先让孩子侧身,将调好的要用勺子由口角慢慢喂入,顺着颊部流入,也可以使用滴管或注射器深入孩子口中,慢慢喂进。
3.1岁以上孩子喂药法:到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喂药开始困难了,家长可以先喂少许的糖后再喂一勺苦药,在孩子还没来及反抗时,赶忙喂一些水,反复此法,可以顺利将药喂完。
4.幼儿及大童的喂药法:家长首先争取孩子能主动服药,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劝说孩子主动服药,千万不要厉声历气和威胁,在等孩子服药后,家长要给予鼓励和赞扬。
5.顽固性拒服儿的喂药法:对于那些完全不合作的幼儿,家长各种语言、暗示、红豆皆不起作用时,需要采取被动哺药法。先让孩子仰卧在怀中,左手拇指压住孩子下颚使其张开嘴,右手将盛药的勺子紧贴在小儿颊部黏膜与臼齿间把药倒入,等待孩子要下后将勺子取出。
三、喂药的注意事项
1.喂药后要以适量的温开水或糖水送服,如固体药一小杯开水即可,液体药应该更少一些,避免过多的水分引起呕吐或因稀释胃酸影响药液的吸收。如服用磺胺药、发汗药可以多喂一些水,小儿呛咳时必须停止喂药避免呕吐。
2.药物不要夹在食物中服用,避免造成厌食,或发生化学作用,降低药效、
3.不要把各种药物放在一起同时服用,要按照医嘱分次服用,中西药物需要想个30以上。
4.药量时间、药量要准确,餐前药要在饭前30-60分钟喂服,餐后药在饭后15-30分钟喂服。
5.一些有刺激气味或其他异味的药物常制成糖衣或胶囊,有些药为防止在胃内被分解破坏而制成肠溶片,不宜碾碎或溶解服用,应以原形喂服。
每个人都会生病,所以家长不要过度担心,只要按照医生医嘱,相信孩子很快都会康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