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小儿咳嗽健康教育
小儿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咳嗽的产生,是由于当异物、刺激性气体、呼吸道内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粘膜里的感受器时,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一、哪些情况可引发小儿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 支气管炎引发的咳嗽。 咽喉炎引发的咳嗽。 过敏性咳嗽。 吸入异物引发呛咳。 二、小儿咳嗽症状及如何处理? 1、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 症状:多为一声声刺激性咳嗽,好似咽喉瘙痒,无痰;不分白天黑夜,不伴随气喘或急促的呼吸。宝宝嗜睡,流鼻涕,有时可伴随发热,体温不超过 38℃;精神差,食欲不振,出汗退热后,症状消失,咳嗽仍持续 3-5 日。 止咳:上呼吸道感染时小儿的鼻腔黏膜已发炎,如再吸入干燥空气将会使鼻腔更为不适,并还会加重咳嗽。因此,要保持房间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挂湿毛巾、用水拖地板或在房间里放一盆清水等方法增加空气湿度。如果孩子的咳嗽和鼻塞症状持续一周仍未见好转,应该尽快带孩子看医生。 2、支气管炎引发的咳嗽。 症状:支气管炎通常在感冒后接着发生,由细菌感染导致。咳嗽有痰、有时剧烈咳嗽,一般在夜间咳嗽次数较多并发出咳喘声。咳嗽最厉害的时间是孩子入睡后的两个小时,或凌晨 6 点左右。 止咳:应去医院治疗,服用医生开具的小几止咳类药物,孩子不能吃太甜或太咸的食物,否则会加剧夜间咳。
余国伟
主治医师
龙川县人民医院
163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发热与肠道感染
发热:医学术语,又称发烧。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 0.5℃),称为发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 10 分钟)超过 37.4℃可定为发热。 发热分度:低: 37.3~38℃;中: 38.1~39℃;高: 39.1~41℃;超高:>41℃。 发热的疾病有哪些:1、可能引起长期高热的疾病主要有败血症,肺炎,脓胸,细菌性心内膜炎,肾盂肾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还有一些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等,也能引起长期高热.2、可能引起长期低热的疾病主要有结核病,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肠炎,慢性鼻窦炎等. 3、一些非感染性疾病也能引起长期发热.如风湿热,类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结缔组织病,某些药物或生物制剂,异体组织等引起的变态反应,白血病或其它恶性肿瘤等组织和细胞坏死等原因,均可引起长期高热或低热.4、另外,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损伤,脑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可使体温中枢调节失常,导致长期发热.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可使机体产热过多而致发热.广泛性皮炎,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均可引起发热。 什么疾病应该看肠道门诊: 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以及食物中毒等 阿米巴原虫引起的阿米巴痢疾 相关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肠道疾病的预防: 洗手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洗洗手,可以将手上 90%左右的微生物洗干净,大大减少污染的机会。 不喝生水,饮用水煮沸后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吃熟食,少吃凉拌菜宜,吃时应洗净,生食瓜果也要洗涤消毒;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食品不要购买;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凉拌菜不妨加点醋和蒜。 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 烹调时,餐具应该严格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搞好室内外卫生,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同时个人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利于预防传染病感染。 如果发现患有上吐下泻等症状, 切不可大意,要立即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余国伟
主治医师
龙川县人民医院
161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感冒的预防
反复感冒的孩子大多体质弱,抵抗力差。医学上称之为免疫功能低下,提高易感冒儿的抵抗力是重要的预防方法,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尽量母乳喂养:至少让宝宝喝四个月母乳,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尤其是分娩后最初分泌的初乳,含有丰富的抗体及微量元素,特别是分泌型 lgA 有助于预防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因此,母乳喂养的小儿一般较少发生感冒。断奶后或者非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在牛奶中添加适量益生菌,益生菌可以促进体内抗体 lgA 的分泌,增强抵抗感冒病毒的能力。 体格锻炼:多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天气变化时添加的衣物不要太多,让宝宝适应四季气候的变化。可用开窗睡觉,洗冷水等方式锻炼宝宝,但要循序渐进,要考虑孩子的身体承受能力。 增加营养:获得各种人体必须的营养素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让孩子多吃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调理孩子的胃肠功能。 按时预防接种:如接种麻疹、百日咳、风疹等的预防针,可有效的提高小儿对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切断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流行。 减少病原接触机会:在冬、春季呼吸道疾病多发期,要注意增减衣服,尽量不要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尽量避免接触病原的机会。若家里人感冒,应避免接触,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余国伟
主治医师
龙川县人民医院
15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