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刘庆雨

想吵架都不行,为什么ta总是不愿沟通呢?

想吵架都不行,为什么ta总是不愿沟通呢?

归根究底,“吵架”实质上是为了解决问题以及表达需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有一类人是解决问题型。在碰到问题时,他们想的是:这件事是什么,我能怎么解决,再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还有一类人是情绪感知型。先希望对方能安抚自己的情绪,接着才是解决矛盾。

两种模式产生冲突,双方都只是在意自己的需求。其中一方以列举对方的错误和缺点开始谈话,而另一方开启攻击和自我保护模式。

这场“谈话”偏离原始目的,变成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输赢拉锯战,双方焦灼于表达不满,互相攻击,很难达到真正的沟通目的。

心理学家汉斯赛利说:“我们渴望获得认同的欲望,和我们畏惧斥责的一样多。”

举个例子,在我们小的时候,被父母要求做一件事时,如果父母用的是带有指责否定意味的话,势必会引起我们强烈的反感叛逆心理。

如“你整天就是好吃懒做的,能不能帮我分担一下?都不知道帮帮忙吗?你看别人家的小明多孝顺。”

或者,“你能不能不要添乱?爸妈每天那么忙你就不知道体谅一下吗?“

同样,在伴侣沟通时,总是以指责开端:

“你怎么不早点回家?都没人做饭!”

“游戏有那么好玩吗?天天玩,什么都不干。”

这些话中带有的浓郁否定色彩,只会开启 ta 们的心理防御机制。

人都是厌恶这种指责的,心理的保护伞会瞬间启动,引起争吵和抵触。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把伴侣分成两类:一种叫成功型伴侣(Master),一种叫灾难型伴侣(Disaster)。

成功型伴侣,会主动发现伴侣身上值得欣赏的优点,会在相处中察觉值得感谢的部分,也会有意识建立起互相尊重和欣赏的习惯。

而灾难型伴侣,通常不会对伴侣的情绪做出积极回应,甚至还会主动找到伴侣身上的错误,习惯性表达指责和批评。

在失败的沟通中,有大多都是灾难型伴侣。

再来聊一聊争吵当中的沉默

我们都以为,沉默是拒绝对方沟通的请求,实际上,有时的沉默,也可能是想要发起沟通,但遭了拒绝。

在亲密关系中,伴侣不一定会直接告诉你“我们来谈谈吧”,也可能是行动或是侧面性话题暗示想要沟通,如“你觉得这对电视剧里的夫妻怎么样?”

但是,当 ta 们的尝试被我们忽略或是拒绝,ta 们可能就会关闭自己想要开口的内心。在我们提出明示性的沟通诉求时,反而保持了沉默。

心理学上,这种场景称之为“滑动门时刻”(sliding door moment)。

即当一个人表达出连接的需要时,另一个人的反应可以是滑开“滑动门”并走过去,也可以是关上“滑动门”并转身离开。

当 ta 说出“我认为这个电视里这对夫妻的问题是沟通不畅”时,如果你的回答是“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这是在引导对方表达,这种回应叫做面向(turning towards)。

而如果,你的回答是“好好看电视别说话”,或者“你还说别人,自己都做不好”之类的,这是在打断对方的表达,这种回应叫做背向(turning away from)。

经常关闭“滑动门”,会让对方慢慢不再愿意主动吐露自己的真实内心,同时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想法和表达不被重视,从而演变成越来越多的沉默。

最后再聊一聊,怎么样争吵才算结束了

很多人都特别在意争吵的输赢。

如果太过于只想着“赢得胜利”,就会偏离原始目的——解决问题。

夫妻沟通中的“输赢”,从来就不能和爱挂钩,你要知道,站在你旁边这个人,不是你的对方辩友,而是你的终身伴侣。

吵架的本质,其实是寻求共鸣。

如果把吵架变成辩论,就是在回避对方的情绪和需求,会让对方开启筑墙(stonewalling)行为,也就是逃避或者直接沉默。

当对方说“你刚刚说的这些话太伤人”时,你的回应是“这是我的错吗?你怎么那么玻璃心?”。

这场沟通就变成了一场互不理解的拉锯战,长此以往只会让对方心里的“墙”越来越高。

在亲密关系里,你总想着争得胜利,就有可能输掉一些什么。

正是因为不管怎么沟通,你都只想占上风,从而忽视、误解了对方的表达和内心。

久而久之,对方会开启冷处理,也就是冷暴力。

这其实是茫然的一种体现,因为对方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对方认为自己被伤害了,所以也选择了用“沉默”“冷暴力”这把武器。

而冷暴力和沉默,可是亲密关系里的一把大杀器,我们不能放纵它自由生长。

学会吵架的人,才可以幸福。

我们需要审视自己沟通的目的,更多去使用“我们”而不是“我认为,我感觉”。

如果想让 ta 接纳你,你首先要做的,是让 ta 感觉你们两人是共同体,接下来也不是对 ta 的批判大会。

当对方开始接纳,并且缓和了“冷暴力”的态度时,不要说话,听 ta 说,毕竟前面我们也宣泄那么久情绪了嘛,你说是吧?

最后,不要带有任何攻击性的方式和伴侣沟通,也不必为他贴标签,直白地表达你的情感诉求。

例如,想让对方多陪陪你,就实事求事告诉对方“明天晚上或者后天晚上我们出去吃饭,然后去公园逛一下吧?”

就像克尔凯郭尔在《爱的作为》中说的:

要去爱彼此的人性。

真爱,不会因为他人的缺点,而不去拥抱他人,仿佛高高在上。

相反,当爱人出现了过错,人们应该更牢靠、更紧密地相拥,为了克服那些不足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如何对求助者表达尊重?

一、工作程序与相关知识 尊重就是心理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尊重既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内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无条件尊重求助者”。 尊重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 咨询师的尊重恰好能打消求助者的顾虑,让求助者能体验和感受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敞开心岸,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 尊重可以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受尊重的、被理解的、被接纳的,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尊重本身就会产生明显的助人效果; 尊重可以激发求助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开发求助者的潜能,使之具有改变自我的力量,为了理解和掌握尊重的意义,恰当地对求助者表达尊重,应着重理解和掌握。 (一)尊重意味着咨询师对求助者无条件接纳 (二)尊重意味着平等 (三)尊重意味着礼貌 (四)尊重意味着信任 (五)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56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阿片奏药物脱瘾的替代性治疗药物有哪些?

(1 )美沙酮: 美沙酮( methadone )是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要作用于阿片μ受体,属麻醉镇痛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德国化学家合成。1960 年,有研究发现该药能控制海洛因的戒断症状,开始用于戒毒治疗。50 年来,成为欧美西方国家主要戒毒药物。20 世纪 70 年代初,香港地区实施美沙酮治疗计划,取得满意效果,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认为是亚洲地区较好的戒毒模式。1993 年我国卫生部颁布《阿片类成瘾常用戒毒疗法的指导原则)批准了美沙酮作为阿片类药物依赖替代的治疗药物。 美沙酮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适用于各种阿片类药物的戒毒治疗,尤其适用于海洛因依赖,也可用于吗啡、阿片、哌替啶、二氢埃托啡等的依赖。由于美沙酮本身也能产生依赖性,因而,凡是不必使用美沙酮替代递减者,可使用其他方法。 美沙酮替代递减法的使用原则是: 单一用药,逐日递减,先快后慢只减不加,停药时应坚决。递减程序个体化,大多数可以在 14~21 日内停药。 2 )丁丙诺啡: 丁丙诺啡( buprenornhine )为阿片 p 受体部分激动部分拮抗剂。与阿片 g 受体亲和力强,可置换结合于阿片 g 受体的其他阿片类药物,从而产生拮抗作用。镇痛作用强于哌替啶、吗啡的 25~50 倍。用于脱毒的优点是:由于该药与阿片受体分离的速度慢,因而作用时间长,每天一次用药即可突然停用时戒断症状轻;能阻滞吗啡的欣快作用;具有天花板效 ceiling effects ),即当达到一定效应时,即使增加剂量也不增加应。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52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压力和生物钟如何影响睡眠?

众所周知,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缓解,那么随之换来的就是午夜时分的辗转反侧,入睡困难。而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又会引发精神健康和生理健康问题。如今,睡眠障碍已是一个全社会普遍的问题,因此,开发出有效改善睡眠的疗法已成为许多人的刚需。 近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了一条新的神经通路,它将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压力和觉醒联系起来。当动物面临压力时,一种名为 促皮质素 释放因子(CRF)的神经元会变得过度活跃,从而引发了失眠和一系列的睡眠障碍。这一发现为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调节提供了重要的见解,也为开发针对睡眠障碍的疗法指明了方向。 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内在生物钟调控,它以24小时为周期波动,组织并安排生理和行为时间,如体温变化、新陈代谢以及“睡眠-清醒”周期,这种称为昼夜节律的现象已经人尽皆知。在哺乳动物中,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中央生物钟调节睡眠-清醒周期。然而,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昼夜节律信号会被关闭,从而使动物保持清醒,这样,即使在原本应该睡觉的时候,它们也可以随时逃离危险。虽然睡眠-清醒周期的暂时关闭对生存来说是必要的,但由这类危险引起的过度或长时间压力会引发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 研究第一作者、名古屋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的Daisuke Ono博士说:“众所周知,生物钟紊乱和压力都会影响睡眠,但目前还不清楚哪条神经通路对于睡眠-清醒的昼夜调节至关重要。” 为了确定这条关键的神经通路,该研究团队使用小鼠进行了研究。他们重点关注位于下丘脑室旁核的CRF神经元上,已知这些神经元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他们研究了当CRF神经元被激活时小鼠的睡眠-清醒周期会受到什么影响。 通过光遗传学工具“光敏感通道蛋白2”在小鼠下丘脑室旁核中表达CRF神经元,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神经元是神经通路的一部分,对睡眠-清醒的昼夜节律调节至关重要。由压力或昼夜节律紊乱引起的CRF神经元过度活跃可能导致了人类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 研究显示,活化的CRF神经元使小鼠保持清醒,并使它们活跃地四处走动,这意味着它们的清醒状态得到了增强。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小鼠在清醒时CRF神经元仍保持活跃;而当神经元的活动受到抑制时,小鼠的清醒和运动能力就会减少。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SCN中的抑制性神经元(GABAergic神经元)在调节CRF神经元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RF神经元的激活刺激了外侧下丘脑的食欲素神经元,从而促进了清醒状态。 因此,是SCN中的GABAergic神经元控制CRF神经元的活动,而CRF神经元介导SCN的昼夜节律并调节睡眠-清醒周期。 Ono说:“我们已经在夜行动物身上发现了这条神经通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夜间和白天的差异是如何在大脑中调节的。” Ono补充说:“在当今社会,睡眠障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希望这些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治疗由压力或昼夜节律紊乱引起的失眠和其他睡眠障碍的新疗法。” 如果你想马上就摆脱失眠,倒是有一篇很应季的研究不妨做做参考:一年内治愈失眠!研究发现:改善睡眠,你或许只需要一条沉重的毯子。

刘庆雨

住院医师

抚顺煤矿脑科医院

14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