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性头痛

  癔症是一类由重大事件、强烈内心冲突、情感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癔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分离症状指对过去经历、当今环境、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 转换症状是指生活事件或处境引起情绪反应,转换为躯体症状,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反应使褪色或消失。

  癔症性疼痛游走不定,可见于头颈部、心前区等处,通常并不局限于一处,也不局限于某一神经支配区。疼痛的性质、强度 分布部位时常改变,且与注意或暗示有关。有些患者感到有一股气自下腹上升到胸、喉部,造成胸部紧迫感和喉部梗塞感,称为癔球症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维海·主治医师
王维海主治医师可处方
寿光市马店医院全科
好评100%|接诊量355414|响应时长2分钟
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对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训练,头痛,头晕,失眠症状等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经验!2021年完成省全科医学培训,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治疗有一定见解!
¥20
问医生
#癔症#习惯和冲动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
阅读数 2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分离性身份障碍、分离性遗忘、人格解体可并发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一般需要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简介癔症又称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遗传因素、人格特征以及躯体因素等所引发的精神疾病,临床较为常见,通常呈急性起病,典型症状包括有分离性身份障碍、分离性遗忘、人格解体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一般需要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难以治愈且容易反复发作[1]。症状表现:典型症状包括有分离性身份障碍、分离性遗忘、人格解体、分离性木僵、分离性情感爆发等。诊断依据:依据患者出现分离性身份障碍、分离性遗忘、人格解体等典型临床表现,联合精神系统体格检查以筛查潜在的精神阳性体征,结合分离体验量表自测分离障碍的严重程度(评分越高分离程度越严重),以及人格解体量表评估患者的人格解体程度,可基本确诊[1]。癔症有哪些类型?分离性身份障碍:又称双重或多重人格,患者存在两种或多种完全同的身份状态。分离性遗忘症:又称为心因性失忆症,遗忘是由器质性因素所引起的,遗忘范围广泛。人格解体:患者感到自身出现特别莫名的改变,感到世界正在变得真实。其他特定的分离性障碍:指除上述之外的表现形式,或法明确的分类表现形式。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癔症患者临床较为常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其终身患病率在普通人群中约占10%[2]。是否可以治愈?癔症患者难以治愈,约六成左右的患者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后,症状可自发缓解,但极容易复发。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