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的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中医养生郑芝环·中医主治医师,中医科普作者
中医养生郑芝环
中医主治医师,中医科普作者

按:临床很多人受到情绪的影响,或者寒凉生冷饮食,寒凝血脉,容易导致血脉淤阻;肝气郁结,气血瘀滞,淤滞经络,会很容易出现身体疼痛、胸胁胀痛、压抑焦虑、胃肠不适、乳胀、烦躁失眠、月经不调等症状。今天我们科普下血瘀的中医调理方法思路。

患者问:血瘀体质,可以选择哪些药材或中成药?

郑医生答:以下几个药是治疗淤血症的经典药物。

1、田七。田七这个药活血化瘀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全身各个部位的淤血都适合,田七这个药还兼有一定的补虚止血的作用,有些人身体虚弱,兼有出血的症状的,田七这个药最适合不过。

2、丹参。丹参有功同四物汤的说法,也有祛淤生新补血的一定作用,尤其能够治疗冠心病疼痛、胃痛、调节月经、治疗痛经等,另外丹参还有一定的安神助眠的作用。

3、山楂。山楂行气活血,和胃助消化的功效非常明显,尤其是一些脾胃气滞的导致淤血的,山楂这个药最适合不过,山楂也经常用在妇科痛经、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

另外还有很多药物,都是有非常好的活血化瘀的功效,比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等,可根据不同的症状和部位,以及不同的病情选择使用。

患者问:出现血瘀,中医如何调理?

郑医生答:基本治法是“结者散之,留者攻之”,大致的意思是说,出现淤血要采用活血散瘀的方法治疗,常用的药物,比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乳香、没药、牛膝、泽兰、丹参等,由这些药物组成的配方,比如血府逐瘀丸、桃红四物汤、桃仁承气汤、大黄蔗虫丸等方药,用来治疗各个部位病症血瘀证,都有非常不错的疗效。

具体治疗也要注意辨别引起血瘀的根源,也不能单纯只靠行气活血药物,比如体内阳气不足所导致的气滞血瘀,可以再加入附子、干姜、肉桂等药物,起到温阳促进血脉运行;或者由于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可加入柴胡、香附、郁金等药物,促进肝气疏泄,调畅情绪;或者脾胃运化不良,也可影响气血的运行,注意健脾开胃,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治病求本,有是证用是方,治本求源,才能更有效的治愈疾病缓解症状。

#中医#养生知识#血液科#血瘀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