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向本文作者提问

麦嘉艳住院医师自营医生
湛江市坡头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4855|响应时长2分钟
擅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川崎病,支气管哮喘,水痘,小儿腹泻病,湿疹,皮疹,手足口病,新生儿黄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佝偻病,过敏性紫癜,百日咳,鼻炎,牛奶蛋白过敏等……
¥21起
问医生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生后1~3个月皮肤仍发黄仅可见皮肤轻度至中度黄染通常需治疗,当胆红素水平达到标准行光疗简介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1~3个月内仍有黄疸(皮肤可出现轻度或中度发黄),一般黄疸出现于生后3-4天,生后2周左右总胆红素水平达到高峰(342~427.5μmol/L,20~25mg/dl)。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目前尚完全清楚,通常需任何治疗,黄疸明显,当胆红素高达256.5μmol/L(15mg/L)以上时,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对总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患儿尤其是早产儿应注意观察、必要者可行光疗,积极干预和随访,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主要的症状为新生儿脑损伤和嗜睡)。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新生儿皮肤出现轻度或中度发黄。诊断依据:依据新生儿喂养史、黄疸持续时间、总胆红素水平、停止母乳后黄疸消退情况,即可确诊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有哪些类型?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近年来我国报道的母乳性黄疸发病率高达30%[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母乳性黄疸患儿一般需治疗,停喂母乳24~48小时,黄疸可有明显减轻,但对总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患儿,如有必要可行光疗。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